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原籍太原,晚年居香山,号香山居士,与元稹并称“元白”,提倡唐代新乐府运动,又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曾撰《与元九书》,阐明其对诗文的创作旨意,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所作诗歌分为四类,有讽喻、闲适、感伤及杂律。其讽喻诗为补察时政,泄导人情,故平易通俗,以《秦中吟十首》与《新乐府五十首》为代表;其闲适诗多写“中隐”状态,有《中隐》《把酒》《饱食闲坐》等;其感伤诗代表为其艺术成就最高的两首诗歌,即《长恨歌》 与《琵琶行》;其杂律诗有《大林寺桃花》《问刘十九》等诗。其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