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翔安区的大嶝岛与金门岛隔海相望,在大嶝岛的田墘村里至今还保留着金门县政府旧址。1937年10月日军占领金门岛,金门县政府被迫搬迁到大嶝岛田墘村,借用当地民居办公,直至抗战胜利后才迁回。如今的田墘村是个安静的村落,村子里有不少红砖古厝,民风纯朴,跟当地人问个路都非常热情。部分古厝经过改造后加入了文创,很适合年轻人的口味,相信这里很快会成为厦门又一个新的旅游打卡点地。
从厦门岛内出发,乘坐756路公交车到终点站“大嶝岛公交场站”。这是车子经过大桥,大嶝虽然是个岛,但车可以直接开上岛,很方便。
大嶝岛公交场站旁边就是“大嶝小镇免税公园”,以前去过多次,这次路过没有进去。田墘村距离大嶝小镇不远,一路问过去,当地人都很热情指路,有些人还放下手中的活带着我走了一小段,令人感动。
在小巷子里七拐八拐的,终于从一栋红砖古厝边转出来,抵达目的地。
这是村子里的“姑婆祖文化广场”,金门县政府旧址分布在这个广场周围。
姑婆祖郑万娘是田墘村人,16岁父母双亡,她剪发退婚守身不嫁,独自一人抚养年仅5岁的弟弟成家立业,使郑家一族人丁兴旺,被载入《金门县志》。
广场边的几栋红砖厝被改造成餐厅和咖啡馆,可惜特殊时期没开门,无法进入。
这种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常见的闽南农村建筑,外墙通常都贴着吉祥喜庆的瓷砖画,很有时代特色。
萌萌的风狮爷坐在屋顶上,好Q哦! 风狮爷是闽台一带的民间风俗,可以驱邪避灾,金门风大,经常用风狮爷来镇风止煞。
这是风狮爷邮局,年轻人凹造型的好地方。
里面是个无人小店,出售文创产品,可以自助扫二维码购买。
对面是个汉服摄影小铺,估计有不少MM会穿上汉服弹古琴拍张美照。隔壁有个民宿,沙发都是木船的造型,有创意。
金门县政府旧址包括政府总部、文书房、保安队、盐兵楼、县党部、书记处等七处12栋建筑,分布在不同地方,经常走着走着又发现一栋旧址,很惊喜,下面是金门县政府总部的三栋建筑,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栋两层楼,中西合璧。
第二栋是闽南传统红砖厝
墙上的浮雕很精美
第三栋贴着瓷砖画
这是“郑氏家庙”,前方有个小广场,正对面是个戏台,戏台旁边是“县党部书记处”。
家庙旁边这栋两层建筑是县政府的保 安 队旧址
抗战时期这栋建筑是金门县政府文书房,后为大嶝乡公所。
旁边这栋两层西式洋楼也是当时的文书房,现在是抗战时期金门县政府历史陈列室。
这几天厦门很热,走了一身汗,坐在弄堂里休息,没想到微风阵阵非常凉快。
这栋中西合璧的红砖楼是G民D 金门县 党部旧址,党部一共有三栋建筑。很少看到这样的建筑风格,前面一红砖厝,后面是一栋二层小洋楼,中间天井,相当有特色,可惜大门紧闭无法进入。
小洋楼侧面
前面的小广场上正晒着面线
面线是闽南一带的特色面食,厦门炒面线很有名,旁边的小店有出售这种手工古法制作太阳晾晒的面线,每包1-2斤,价格10-15元。
这栋红砖古厝也是县党部旧址之一
里面的天井种植了很多花草
参观完金门县政府旧址建筑群,随意在村子里逛逛。
见到红砖古厝就走进去瞧瞧
邂逅了这只猫咪。看到我拍摄,开始它一脸不高兴,充满敌意望着我,后来发现我没恶意就不理我了,任凭我怎么学猫叫都懒得再看我一眼。
这是村口的大幅广告牌“田墘欢迎您”。据我所知目前不少旅行社有组织厦门一日游来这里,即使不跟团,自驾或者坐公车过来这里转转也不错,游览完田墘村还可以顺道去逛逛大嶝小镇,或者去看看战地观光园,快乐的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心动不如行动哈!
感觉自己快成为厦门旅游推广义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