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族管线】《天方夜谭》指挥:彭家鹏,演奏:苏州民族管弦乐团 11.29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交响组曲 天方夜谭(纽约爱乐) 门外汉听古典乐 | 29-3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作品导赏-《天方夜谭》交响组曲 李姆斯基-柯薩可夫-天方夜谭交响组曲 Rimsky-Korsakov - Scheherazade op.35 交響組曲「天方夜譚」共有四個樂章: 第1樂章:《海與辛巴德的船》(莊嚴的最緩板─不太快的快板,e小調─E大調)。 (00:28) 樂曲一開始,低音部就展現有力的齊奏旋律。這是夏李爾王的主題。然後,獨奏小提琴在豎琴的伴奏上,提出纖細又嬌怯的一縷旋律。這是雪赫拉莎德的主題。這旋律聽來就那麼嫵媚,卻又覺得那麼孤單無助。這兩段主題就像主導動機一樣,各自代表夏李爾王與雪赫拉莎德,在每個樂章出現,讓聆聽者感到這動人心弦的音樂,只是一段雪赫拉莎德講述的故事,而國王在聽故事。 第2樂章:《卡蘭德王子的故事》(緩版─小行板─很快板─速度略快,b小調) (10:54) 卡蘭德指的是周遊各地的苦行僧。這樂章究竟描寫什麼故事不很清楚,可能是在敘述三個王子打扮成討飯的苦行僧,演出鬧劇的故事。 樂章開始於雪赫拉莎德的主題,表示她又要講故事了。低音管在低音大提琴的和弦上奏出王子的主題。到中間部,長號與小號插進粗獷而強有力的音樂。有人說,這是聽故事的國王的笑聲。不顧國王的笑聲,卡蘭德王子的故事愈講愈有勁。在這裡一下遇到沒有拍子的樂段,一下有樂句插進來,對指揮來說,是相當麻煩的部分。 最後各色各樣的主題糾結在一起,強烈結束樂章。 第3樂章:《小王子與小公主》(接近稍快板的小行板─略為轉快─然後─略加活力,G大調)。 (23:40) 這是年輕王子與公主的愛情故事。主部是小提琴演奏的單純可親而溫和的旋律。巧妙的管弦樂法,把音樂表現得很豔麗。豎笛與長笛的26連音符與32連音符釀出清爽感。 到中間部,豎笛在獨特的小鼓節奏上,跳出有東方色彩的舞曲。這是跳著舞的快活小公主的主題。在旋律底下流動的大提琴,聽來很悠然。最後參差著雪赫拉莎德的主題,溫柔而靜靜的結束這一樂章。在這裡唱出雪赫拉莎德的主題的獨奏小提琴,並不容易演奏。 第4樂章:《巴格達的節日。海。船在有青銅騎士的岩石上觸礁。終曲》(很快的快板─甚快板─宏大而不太過份的快板) (34:07) 夏李爾王的主題,以不一樣的速度呈現,繼以雪赫拉莎德的主題。這時候,雪赫拉莎德已不再如第1樂章時那麼嬌怯,而壯膽以和弦形式出現。兩個主題之後,是很活潑快樂的音樂。巴格達節日的主題,以十六六拍子出現,氣氛很熱鬧。 在8世紀時,巴格達已擁有百萬人口,與長安並稱世界最大城市。東西雙方的商人蝟集此地展開市集,讓這都市更加繁榮。音樂就描述這熱氣騰騰的市集情形。 小號與小提琴以快速音型伴奏,連大提琴在節日後段都有急速音型。 後半部,第1樂章的主題以極大音量參與,音樂趨向高潮。到達頂點時,轉為船舶被狂嘯海浪吞沒的場面,然後是退潮的描述。海的主題平靜再現,獨奏小提琴奏出雪赫拉莎德的主題。夏李爾王的主題到這時候,已經沒有先前的粗暴,表示他已不再殘忍殺王妃。全曲結束。 這首作品的四個樂章,現在常常附有上述的標題,但李姆斯基-柯薩可夫不大喜歡這些標題,因此後來在樂譜上劃掉了。據說,他是希望聽眾把這首作品視為「交響曲」。現在正式的樂譜上並沒有上述的標題。 這首作品很適合當做古典音樂的敲門磚。因為雪赫拉莎德的主題很美、易辨識又易記,在第1樂章聽一次後,在後續幾個樂章就很容易辨認出來。而各主題旋律又那麼鮮明有趣,音樂敘述的故事又充滿幻想,隨聽者自由創造意境,能增加聽者踏入古典音樂的興趣與自信。 (音频超过限制无法上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