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与人

 庄子吴松柏阅读 2022-05-02 发布于福建

书对于读书人而言是个宝,但是不是真的宝,并不在于书,因为书的存在是客观的,能否为人所吸收,能否转化为人的精神与思想则全靠人自身对书的态度,阅读书的方法。

   在当下社会里,人们对书的态度是很复杂的:有人可能哈按照老一套“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个道理现在还有其现实的意义与价值,最起码这种对书的态度是尊重的,是虔诚的,他们渴望从书中获得自己的现实利益与精神追求。但还按照这样的态度来对待书可以吗?的确存在缺憾,书,并非所有书都是有益的,也并非所有书对阅读者而言都是适合的、有价值的。如果阅读者只是从功利性角度来审视书籍,书只是工具,只是一个凭借,如此而已;如果阅读者对待书只是站在娱乐性的立场,书,也不过是一个玩具,或者是一个玩伴,仅此而已;如果阅读者所选的书是精神鸦片甚至是污秽之作,这书是祸害,是毒品。

      所以,一个人要想让自己成为一个能正确处理好书与人关系的那个人,那么首先这个人在对阅读有兴趣的基础之上,还得对书有很强的辨识能力。这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阅读而读书,他只是一个书袋子,也不懂得选择书籍,最终这个人哪怕书读得再多,也不可能从书中汲取更多有益的东西,更不可能成为那个善于从书中吸收营养,善于让书籍中的宝贵经验与知识为我所用。

    其次,这个人要清楚一点,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穷尽所有书籍的阅读,必须对自己的阅读兴趣有一个合理的界定与选择,不要让自己成为书籍的奴隶,而要让自己不仅是一个善于选择书籍的人,还是一个有阅读边界的人,承认自己的阅读盲区的同时,也懂得选择更合适自己的阅读方向,以便让书籍成为自己不断前行与发展的有力支撑。“书海无涯”,一个人再厉害,一个人精力再旺盛,总不可能将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放在阅读这件事上吧,读书的最终目的的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而不是让我们成为书籍的奴隶与应声虫。

    一个真正懂得阅读的人既不会因为自己阅读了一本有价值的书故意向人炫耀,也不会因为自己阅读的疏漏与不足而自轻自贱,反而激励自己更加勤奋去阅读那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书籍;一个人也不会为了与他人攀比来阅读,更不会为了证明自己的涵养而去阅读。不过,在他的内心之中始终有这样一个观念:人,可以热爱阅读,可以不断地去追逐那些自己喜欢的书籍,但人绝对不能成为书籍的奴隶,反而应该强化一点:人不仅应该成为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更应该成为一个善于阅读并吸收书籍精华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