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明粉们期待已久的《山河月明》终于热播了,作为一部号称“历史正剧”的明朝题材剧,热爱对比的观众们,很快就拿出另一部明朝题材剧《大明风华》进行了对比。在这里,我们对两部剧的整体优劣不做评论,单说其中的战争戏内容。 相比之下,《山河月明》的战争戏在制作上完全可以对得起“五毛特效”四个字,和《大明风华》中的大场景几乎没法比。但是,两部剧中的战争戏存在着共有的问题,就是“与历史事实不符”。例如《大明风华》将朱瞻基击败兀良哈改为击毙瓦剌首领马哈木,而《山河月明》将岭北之战也是修改的严重脱离史实。 下面咱们就一点点地分析,历史上的岭北之战究竟和《山河月明》中的有多大差距。 《山河月明》中的岭北之战 ![]() ![]() 在《山河月明》中,朱元璋以为以往每次用兵都是徐达为帅,而徐达又每战皆捷,以至于赏无可赏,封无可封。为了保全徐达,朱元璋改派李文忠和蓝玉统兵,结果李文忠的主力被北元名将王保保打得大败,蓝玉的偏师虽然成功俘获了王保保的家眷,但是因为蓝玉贪恋女色,被北元女俘虏一枪差点蹦死(虽然这把枪在百年之后才被人类发明)。 危机之下,朱元璋只好请出王牌将领徐达带着傅友德等驰援漠北,与王保保对峙。王保保在经过几次小败之后(虽然镜头都是北元军爆打明军,台词都是明军各种赢),决定快速结束战争,于是撤兵。徐达也感觉王保保不能一战而下,于是见好就收,得胜回朝。 ![]() ![]() 历史上的岭北之战:轻敌冒进导致惨败的徐达中路军 ![]() ![]() 与《山河月明》不同,历史上朱元璋就是让徐达作为全军最高统帅,征伐北元。并且,徐达还是此次军事行动的积极倡导者,据《明太祖实录·卷七十一》记载:“上御武楼,与诸将臣筹边事。中书右丞相魏国公徐达曰:'今天下大定,庶民已安,北虏归附者相继,惟王保保出没边境,今复遁居和林。臣愿鼓率将士,以剿绝之。’” 而且此次北伐,明军也不是一路出击,而是兵分三路。依据明朝方面的作战计划,由徐达率中路主力军出雁门关,号称直捣和林,实则步步为营,引诱王保保率北元主力南下决战。李文忠则率东路军乘徐达与王保保主力对峙之时,出居庸关,绕道奇袭和林,切断王保保退路。而冯胜、傅友德则率偏师扫荡甘肃,牵制西北的蒙古势力。
此次布兵,朱元璋充分考虑了各路将领的特长,徐达能统领大军,用兵稳重,统帅主力兵团再好不过;李文忠善于长途奔袭,适合东路军的任务;而冯胜、傅友德亦是当世名将,扫荡甘肃,问题也不大。 然而与《山河月明》剧情不同的是,历史上率先进入漠北的不是李文忠与蓝玉,而是徐达与蓝玉,且蓝玉执行的也不是什么突袭王保保家眷的任务,而是接替已故的常遇春,担任中路军先锋。 比起电视剧里的不堪,历史上蓝玉在此次战役中表现得非常抢眼。《明史·列传第二十·蓝玉传》载:“五年,从徐达北征,先出雁门,败元兵于乱山,再败之于土剌河”。
然而,中路军连战连胜,使明朝军营产生了轻敌情绪,而土剌河追击战使明军主力提前深入漠北腹地,违背了缓进诱敌的既定战略。接下来,明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徐达引兵继续深入,王保保乃集结大军,并与“贺宗哲合兵力拒”,徐达久攻不下,将士疲惫,“死者数万人”,这时,徐达同属中路军的汤和也在断头山战败,麾下指挥使章存道阵亡。而东西二路皆在按计划行军,无法驰援中路。这样,徐达收兵,王保保此前两次遭徐达重创,亦畏而不敢追击。 ![]() ![]() 真正战平北元的东路军李文忠 ![]() ![]() 《山河月明》为了拔高王保保和表现徐达,采取了影视剧普遍使用的错误方法,捧一贬一,将李文忠的水平直线拉低。剧中的李文忠虽也算当世名将,但在和王保保交战中,被一战击溃,最后靠徐达的驰援才得以保全。 而在真实历史上,虽然李文忠也未能完成作战任务,但他的表现不可谓不抢眼。 ![]() 徐达兵败撤退时,李文忠的东路军尚在急行军中。至胪朐河,李文忠令部将韩政等守辎重,自率大军,每人带二十日干粮,奔袭北元国都和林。《明史·列传第十四·李文忠传》载:“疾驰至土剌河。元太师蛮子哈剌章悉众渡河,列骑以待。文忠引军薄之,敌稍却。至阿鲁浑河,敌来益众。” 由史料可知,已击退徐达军的北元打算诱敌深入,将李文忠引诱至孤立无援的漠北腹地,然后全歼。故而《明史》称蛮子在土剌河小败之后便急于退军,等李文忠追击至阿鲁浑河后,则引出重兵。 李文忠陷入重围,“马中流矢”,靠着部将李荣让马才得以脱险。但李文忠不愧为明军悍将,在逆境之下仍率军“殊死战”,结果却打败了北元军,“虏获万计”。蛮子败走,李文忠继续追击,一直打到阿尔泰山以北的称海。 这时,北元军再次集结重兵,围攻李文忠。再遇逆境,李文忠“乃敛兵据险,椎牛飨士,纵所获马畜于野”,北元疑有伏兵,于是全军后退。李文忠知主力已败,荡平北元的任务已不可能完成,于是见好就收,引兵而还。 此战,李文忠虽数破元兵,但自身亦损失惨重,“宣宁侯曹良臣,指挥使周显、常荣、张耀俱战死”,算打了个平局。 ![]() ![]() 七战七捷,唯一取胜的西路军 ![]() ![]() 在电视剧中,傅友德被刻画成仅次于徐达的明军骁将,为此,《山河月明》的高大导演将之安排成徐达的前锋,随徐达驰援李文忠,击败乃儿不花率领的北元军主力。而冯胜则没有那么幸运,他的形象就从来没在出现过,一直活在台词里。而且这些台词都不是说他打仗怎样,而是说他如何贪污。在岭北之战的剧情中,他的名字更是连出现都没出现过。 ![]() 然而真是历史上的岭北之战,最抢眼的却正是他们率领的偏师西路军,其中作为先锋的傅友德表现最为出彩,被朱元璋赞为“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 傅友德“败失剌罕于西凉”,一胜;在永昌大败北元太尉朵儿只巴,俘获马牛羊十余万头,二胜;扫荡林山,活捉北元平章,三胜;攻略甘州,四胜;攻克亦集乃路,五胜;别笃山大败北元岐王朵儿只班的上万西北主力,俘平章长加奴等二十七人并马驼牛羊十余万,朵儿只班单骑遁逃,六胜;追击至瓜州,击败当地北元军,七胜。至此,西路军七战七捷,大获全胜,傅友德也被后世引为传奇名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