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半生最好的生活方式:勤尝试,弃世俗,寻热爱

 ptzhangyh 2022-05-02 发布于福建

《史记》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其实,所谓成功没有定式,只要随心而动,自然会发现最好的生活方式。

文章图片2

01 勤尝试

万历二十九年,徐霞客十五岁时,参加童子试没有考中。

之后,他又参加了几次考试,都无疾而终,在这漫长的复习与考试过程中,他逐渐发现自己对功名并不向往。

做一个有学问的人不一定非要考取功名,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开始博览群书,乐此不疲,从经史子集,到各地风土人情……在做了诸多尝试后,徐霞客最终发现了自己的心之所向——访遍大好河山。

我们都会经历迷茫,没有人天生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尝试。

万千世界的每一种选择皆无对错,关键在于适不适合自己。

与徐霞客相似,大戏曲家汤显祖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汤显祖从小聪明好学,三十四岁考中进士。

但因他不趋炎附势得罪了很多权贵,最后被排挤出京城,派到了南京。闲暇苦闷之余,汤显祖开始尝试写戏,并颇有建树。

万历十九年,四十二岁的汤显祖因上书弹劾首辅申时行,惹怒了皇帝,被发配到广东当典史。

官海折腾几十年,一无所获。在极度苦闷之中,四十九岁的汤显祖回顾自己戏剧化的一生,将梦想化为文字,《还魂记》(后称《牡丹亭》)由此诞生,该作品发表后获得了高度评价。

不管是徐霞客还是汤显祖,都经历了人生的很多尝试与失败,最终找到了自己最擅长又最舒服的生活方式,其实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

所以,当我们人生面临挫折的时候,往往也是转折的开始。能做的就是多去尝试,没准就会柳暗花明。

文章图片3

02 弃世俗

人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在岁月的长河中,左冲右突,终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400多年前有人如此,现在依然有人如此。

朋友小萌,从小就是个标准的好学生,美术专业毕业后按父母的期望回到家乡,考到事业单位做了一名文员,让大家羡慕。

小萌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继续画画,坚持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别人羡慕的工作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她想专注于绘画,成为一名漫画家。于是,她不顾家人反对,也不顾亲朋好友的质疑,辞去工作,前往国外深造。

虽然经历了基础不牢、语言不通等一系列困难,但凭借不服输的精神和毅力,最终,小萌顺利毕业,回国从漫画助理做起,如今已经创立了自己的漫画工作室,也收获了一批粉丝。

现在,小萌最感谢的人就是自己。

很喜欢网上的一句话:“我从不在乎别人如何评价我,因为我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是没有把握的,就很容易在乎别人的看法了。”

只有建立起对自己正确的认知,才不会被外界裹挟,不会迷失自己。

当我们遵从自己的内心,不再随波逐流时,自然变得乐观坦荡,生命也就变得单纯而喜悦。

文章图片4

03 寻热爱

好奇心和意志力可能让人坚持一阵子,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坚持一辈子。

就像《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一样,从小喜欢读书,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每天看两个小时,坚持了13年。

当记者问他是否孤独时,他说:不断地看书,懂得这世界上很多东西,知道这个世界的规律,那是一种无比的喜悦。

工作后,他不喜交际应酬,甚至孤僻到让同事觉得他“很不起眼,能力一般”。

没人知道,每天下班后,他在那间小小的卧室里,写着他热爱的文字。

最终,200多万字的《明朝那些事儿》惊艳了整个文坛,这本书的参考文献多达61本。而在他看来,创作《明朝那些事儿》就是“自然流露”。

当有些人抱怨向上的通道太难时,当年明月却用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热爱成就了自己。

如今,我们处在个体崛起的时代,视频上各种博主的走红,都展示着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这是一个可以让我们用热爱去谋生,甚至成就自己的时代。

未来需要每个个体用兴趣发挥奇思妙想,用热爱去探索生命的火花。

文章图片5

04

这个世界本就千姿百态,有人喜欢努力奋斗走向人生巅峰,有人喜欢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正是这千差万别的喜欢才构成了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我们不必去要求别人,也不必太在意外界对自己格格不入的评价。

我们能做的就是探索自身,寻找热爱,认可自己的价值,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边界,以我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发现内心热爱,小心呵护,使它发芽开花,有可能某一天它就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让我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活出精彩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