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迎建,字建之,号湖星,1953年出生于星子(今庐山市),祖籍都昌。1985年考入江西师大攻读唐宋文学,1988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历任江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省社科院赣鄱文化所所长,二级研究员。现为江西省诗词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 ![]() 2012年12月1日下午6时半,天降大雨,黄司机送我与刘琳前往火车站,小艾陪同前往。至7时半,吴凯雷、康芬来,8时上车,睡觉至天明,车已到北京西客站,乘大巴至首都国际机场3号楼。10时,叶青副院长来会面,社科院赴欧访问团人员到齐了。 候机至下午3时起飞,乘坐的是CA963机1355次,前往欧洲德国杜塞尔多夫市,旅程十一个小时,至次日3时至,因时差7小时,恰是当地时间的8时。 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下至机场,我等候他们取行李一道走出至停车处,导游兼司机石小磊举牌迎接。下到停车一层楼,我忽发现小包未带来,急匆匆跃然跑回,找到小包,却不见导游,我下到地下二层,找到车子,导游也来了。导游是山西人,三十多岁,来德国留学定居。精明干练,日后展示了为我们周到的服务。他将大家接至杜塞尔多夫市一个名为“老地方”的餐馆晚餐。店不大,但顾客不少,听到中国人口音,很觉亲切,然也有德国人在此。餐毕,车驰上高速路,开往多特蒙德市,行程一小时,路旁为平原。驰至此市路口一家旅馆住下。我与吴凯雷同居一室,厅大房间小,舒适温馨。在走廊里,遇见一德国女性,居然主动问好:“哈罗。”足见注重礼仪。 3日星期一,早餐后,于9时10分车驰往多特蒙德大学,此市有德国最大的煤矿,机械工业发达,因而兴办了这一所著名的工业大学,校园占地很多,高大的德国学生们纷纷去上课。我们在一桥头与翻译饶兰接头,前往学术交流。翻译饶兰,辽宁抚顺人,由卫生部公派于此学习交流。她带我们去拜见此校经济社会学系二位教授,国际部主任斯丹尔女士与我们交流。叶院先介绍我们的来意以及江西地理简况。Rudiger教授表示非常欢迎我们的到来,介绍他们所在学院,其中主要是从事研究老年护理项目,并与中国合作此一项目。在德国,过去不愿要孩子,老龄问题非常严重,中国实现独生子女政策,也同样是趋于老年化,希望中国青年人到这里学习,再回中国工作。 Rudiger教授介绍德国老年人包括女性活跃在各个社区,融入社会。特别是有德国籍的土耳其人,在退休后,如何帮助他们提高收入。再是推迟至65至68岁退休,诺老教授72岁还在上课。 他还介绍斯丹尔女士了解中国人文,办有一个从事护理专业的公司,希望帮助老人如何从体制上保障他们的利益,也希望了解中国是如何保障的。希望培训中国学生,回中国推广。两国学校交流学生,合作教学,主要是养老医疗,护理专业与护理器械。现在与抚顺卫校合作,搭架平台。学院下有五家企业,研究院、公司、实验基地等。希望通过进一步交流,搭建研究会,建立中文网站,多方面合作。 叶院谈到中国老龄问题,以他为例,一人要供养四位老人。谈到老年人心态各不相同,须作个案研究。有的退休老人受尊重程度不够,收入较低。更要关注的是,农民工、留守儿童等问题。康芬谈到北京、上海一些地方如何护理老年人问题。 11时,我们告辞了此校。途经科隆市,风雪中下车,忽瞥教堂矗入云空。入其中,窥壁画。大教堂有五百年历史,为基督徒募款所建,历代尊崇。遂作《德国科隆大教堂》云: 午餐后,前往比利时,乃一蕞尔小国。数小时之后,到达首都布鲁塞尔市。布城高楼不多,三层左右居多,多有百年以上历史,街道陈旧。在一街道转弯处,我们看到了著名的小男孩撒尿黑铜像,约半米,立于一圆拱形盘上,小鸡永远在喷水。游客纷纷驻足观看。之所以此像有名,因小男孩是个小英雄,名叫小于连,传说西班牙占领者在撤离布鲁塞尔时,打算用炸药炸毁城市,幸亏小男孩夜出撒尿,浇灭了导火线拯救了全城。为纪念小英雄,雕刻了此像。 小磊导游说,今日雨天,又是冬季,可以拍照,若是夏天旅游旺季,游人拥挤不堪。再前向右行,豁然市政广场,市政大楼亦建于五百年前,峻伟华贵,外表陈旧,而内部装饰一新,市政府至今仍设在内。 晚餐后入住一家很大的旅馆。次晨七时起床,与吴凯雷同出处,此地高楼一栋栋比肩而矗。均以玻璃为壁,且灯光明亮,盖七时天虽暗,仍有不少人在上班。 自比利时西南行前往法国,并无国界,然入法国境内,气象恢廓。沿途所见,多为坦荡的大平原,偶有高坡,千里旷无一人。土地畛沟整齐,绿油油一望无际。必由机械打理。偶逢村屋红尖顶,可想见农夫悠然自在之身。法国是个得天独厚的国家,同时具有大西洋、地中海两条海岸线。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植被生态良好,郁郁葱葱,可称福地。我亦有《自比利时往法国,观土地修整,必由机械打理》云: 入巴黎城,车流络绎,行进不易。街市楼厦以五六层居多,均有百年历史,装饰华丽。导游不断提醒我们游览时要小心。但见法人不如德国人身材高,且有黑发,而且黑人不少。导游说,这是因为当年不少法属在非洲,黑人来法国学习、做工,有的定居下来了。 在金龙餐馆午餐后,即前往游巴黎圣母院。在塞纳河畔,不仅以华贵雄峻闻名,且以雨果同名小说而驰名世界。我们在远近不同角度尽情摄影。寒风料峭,雪片纷飞,排队购票,沿壁登旋转阶梯上院顶,不一会,气喘吁吁,周身发热。环槛巡眺。街道如阡陌编织,车流似蚁行。楼丛满地,延展到天际,笔直的塞纳河,像一条拉直的线条,将美丽的城市一分为二。返回原地,很遗憾,此行未能找到圣母院上的钟楼。告别圣母院后,即前往观看凯旋门,在巴黎城之北。为整齐的长方形,中大门,左右各有门。上有雕缋华丽的人物装饰。暮夜时分,我们步行到了埃菲尔铁塔下。此日有《巴黎圣母院内壁登阶至顶层巡眺》诗云: 晚上,入住OPRA-SAINT-L A ZARE旅馆。电梯仅能容侧身二人,从未居住过如此之小的房间,卫生间头可触及天花板。真不知人高马大的洋人如何习惯。 5日上午,按事先约定,我们前往巴黎多芬纳大学,访马克(M.MARC GUILLAUME)教授。在一条窄道旁,按门牌号找到了这栋高楼。从大楼走出一位身材魁梧的老人,说我们找错了,中文学校在道的另一面。这位老人说他六次到过中国,他儿子在香港工作。他用不太流利的中文为我们念了李白的《静夜思》。 翻译来了,将我们接进一间套房内。实际上,这是大学出版社的一处编辑室,墙壁上挂着几幅中国山水画,还有“清明上河图”横幅,却被竖挂成了条屏。马克·纪尧姆教授即是一位编辑家,同时兼法中经济文化教育交流协会副主席。他不待介绍,便侃侃而谈,不容插问。他说:法国是一个文化国家,在文学上的发展,得益于戴高乐总统。而文化事业则受惠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文化部长Mal.Racx。他选择了一位立场与他相反的左派作家写了他的传记。传记中记载了他在法国一些大的城市建立了文化之家,让人们在此找到文化的信息;提出保护文化墙的建议,在文化墙附近几十米不能搞任何建筑。为了拯救一些历史文化建筑,他提出谁修缮谁受益,可减免税收,乐意者大多是富人、律师等有产阶级,入住这些房屋内,由此保护了一批文化遗产。到了密特朗总统时代,进一步加强了文化事业的建设,他喜爱文化,文化预算增加了百分之一,建立了阿拉伯文化学院、密特朗国家图书馆。其时的文化部长雅各也推行非常好的文化政策,提出文化图书的阶段,采取措施保护小的书店。1984年领导一个文化委员会,认为文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文化是属于经济竞争的一部分。法国是工业、农业大国,香水、时装等商品与历史、文化分不开,法国电影也是全世界发排列前茅的,带动了旅游、文化的发展。法国各处的一些文化艺术节,印象派画家梵高旧居、画家莫奈旧居遗产的存在,均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观光。法国也吸纳其他国家的好东西。九十年代,法国人对日本文化诸如日本饮食等感兴趣。过去法国人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哆,由于朱列的介绍,研究中国的专家多了起来。 中国南京文化浓郁,他本人曾应邀到南京讲学。在法国,还有阿拉伯世界研究院,研究其语言、文化。法国有伊朗语言学校。法国人与美国人对伊朗的态度就不一样。就在他到达南京机场时,得知莫言获诺贝尔奖金。他曾读过十部莫言小说,与南京大学作过交流,计划将中国文学作品译为法文,在法国出版。他希望各国政府拿出一些钱来资助文化事业。如翻译作品,花钱甚少。 叶青副院长说,完全同意马克教授的看法。事实上,在中国,能直接阅读法文的人也不多。没有翻译,无法直接阅读法文优秀作品。现在中国政府开始重视文化的重要性,但由于资金有限,还有许多东西未得到保护。 由于马元教授在10时30分将有一场讲座,我们迅速结束了座谈,合影后告别此地。参观了一座军事博物馆。内颇大,陈列古近代的炮车之类。但有些地方在装修。 午餐后,乘车往巴黎卢浮宫。位于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始建于1204年,历经800多年扩建、重修达到今天的规模。占地面积(含草坪)约为45公顷。原是一座王宫,曾经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后改为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卢浮宫绘画馆所收藏的绘画之全、之珍贵是世界上各艺术馆不能比拟的。卢浮宫博物馆闻名天下,不仅仅在于其展品之丰富珍贵,其本身便是一座杰出的艺术建筑。巍峨宏丽,均由花岗石砌成,雕馈各种图案装饰。 导游为我们请了一位讲解员。自称也是江西人,略带磁性的娘娘腔,说话语速很快,富有感染力。带我们入内,即下到一道古城墙址,处于深宫底层,令人仿佛穿越时空隧道,返回到二千年之前。登上一层,则为古雕塑厅。雕像大多以希腊神话为题材,人物裸体,或健硕或婀娜,老者少者,莫不栩栩如生,其姿势或侧或转或挪跃或娴雅,或富于动感。其中的《维纳斯》雕像、《胜利女神》石雕像,与《蒙娜丽莎像》一道被誉为世界三宝。 进入绘画厅,满壁巨幅油画,多是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图绘逼真,肌肤细微到纤毫,衣褶明暗起伏。不似中国画,重在线条的勾勒。更有著名的蒙娜丽莎像,立于厅中间,以背橱与玻璃板保护,不如墙壁上的油画大。面容端庄,神情温蔼。一双眼睛凝视前方,其妙在若于左面观察,似向您莞尔微笑,到右面观察亦然。试观之,暗生诧怪。 至此,讲解员告辞而去。吴凯雷、刘琳也将去“老佛爷”商店购物。叶院购买一册卢浮宫珍品册,遂按图索骥,我与康芬随同求索于希腊展厅,阿拉伯展厅内,疲于奔命。后则随遇而安。然琳琅满目,何可尽观,不过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而已。 至5时30分,我们下得贝肇铭所设计的玻璃金字塔架下,等候凯雷、刘琳来,然迟迟未见有信息发来,遂再登楼浏览。至7时方出来至广场入口,即见小车迅疾驰来,接我们上车去中餐馆。食毕,仍返宾馆。可以说,反而在此最差的地方住了二晚。晚上作《巴黎卢浮宫》云: 6日早餐毕,8时30分出宾馆,前往凡尔赛宫(法文:Chateau de Versailles),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远远望去,两排长方形宫殿,华丽辉煌,以一铁栅栏联结,中有金光闪闪的大门。车停在大广场,观看路易国王勒马而欲奔的铜像。入门内,叶、吴、康先行,我与刘琳走到厅的西面,不见他们,有些着慌。遂急赶到,因取语音器,急忙拿下背在肩膀上的几根带子,疏忽间将摄影机盒丢失,内有充电器,此后行程照相机不敢多用也。故无意观赏各种名画,心不在焉。高厅满壁尽是琳琅画面,以当年法国历史大事为题材,构筑一列列恢宏的史廊。有诗记感:“高厅满壁尽琳琅,画面恢宏构史廊。恨我遗忘充电器,无心盈耳听荒唐。” 凡尔赛宫作为法兰西宫廷长达107年(1682-1789)。1661年开始,国王路易十四,将其父的狩猎场别墅改建为王宫,并为每位情妇建一栋宫殿。他大致和康熙同一个时代,在位时间长达五六十年。对外扩张,拓展疆土,对内扫平豪强。担心贵族分散于各地,与地方势力结合,遂迁天下贵族富户三千家于此。凡尔赛之奢华和气派,远超过故宫。成为全法国的销金窟,贵族、富户、全国的财富也都集中在那里。三千贵族迁居于凡尔赛,女人们就在男人留下的客厅里开沙龙聚集。至路易十五继位,一个花花公子,仍穷奢极欲。路易十六在位时1789年10月6日,法国爆发大革命,法国王室离开凡尔赛宫。1837年改此宫为博物馆。展示了十七世纪法国艺术最璀璨、最全面的成就。197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出凡尔赛宫,东南行270公里,三小时,至第戎市时已经晚上7时多,天色全暗,市灯闪烁。入住郊区一家旅馆,居大客房。忆及巴黎旅馆,头几近碰壁,真不可同日而语。遂有慨云: 从小石处得知,此城位于法国东部,勃艮第运河河港,科多尔省的省会。城建于罗马时代,原是公侯城邦,楼房错落散布在高低不平的坡坨上,而不建在刚才经过的平川上,足见法人亦珍惜宜于耕作的平原土地。 7日6时起,早餐罢,暝暗中乘车东行,向瑞士国琉森市进发。雪渐增大,路旁琼树玉树,大野皆白,构成一幅幅水墨润湿图。三小时行程,近琉森城,楼屋高低错落,有如庐山牯岭。街道也不宽,导游小石带我们去购瑞士表,第一家商店,按欧文需要的三种款式,惟有第二种,并不好看,指针黑色,略嫌壳厚。叶青代为我购一块,我在第二家才找到称心如意的浪琴金表。众人亦言好看。城旁有琉森湖,深沉但不大,在四围茫茫雪山的反衬下,湖色碧如墨晶,亦无人游览。风雪愈加大了,小石说上缆车观雪峰不了,路上雪大无法行进,只得前往游苏黎世城,行程一小时。至苏城,较琉森城要大些。其时,雪絮如球,翻舞横斜,乔木披花缀玉。地面近尺厚,堆银盖被。路上行人不多,盖雪虐风欺,故觉街市不哗。苏黎世湖在城旁,湖面濛濛,我们伫立湖边,看到水滨瑟缩着一群肥鸥,可怜难以抵御天寒。只有肥胖的鹅鸭仍在水中游弋。远处的山峰黯黯,被遮难见真容。遂作《大雪中眺苏黎世城旁湖》诗云: 近湖处有四处教堂,小石带我们去街头一座,入内,长约二十米。可以自缺口处下阶梯步入水底教堂。据说始建于公元900年,约在中国的宋初,石墙上的凿石痕犹在。出此地,又过桥,游另一教堂,尖阁上嵌有据说是全欧洲最大的时钟。入教堂内,有二人在演练节目,旋出,在街道上遛达,眼见得世界著名的金融街,其实也并不豪侈,颇有不过如此之感。然因近圣诞节,街道上空布置有巨网,上缀有密密麻麻的小灯,流光溢彩,一派喜庆气氛。 在一家超市,康芬他们又在选购巧克力。等候片刻,一同踏雪寻车,归来晚餐,入住8005ZURICH旅馆,浑身也暖和起来了。 8日晨,乘车出瑞士前往德国幕尼黑市。途经列支敦士登国首都瓦杜兹。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此国得以不败也。车停下来,颇觉此城清洁宁静,山间蕞尔小城邦。半山岗上古堡俨俨,陈旧说明它的历史。而街旁三层新楼,为国会楼。风情招客,不过三家店而已,却以邮票驰名世界。叶院遂入一楼寻购此地邮票。我有《过列支敦士登》诗云: 【注】此国公侯城堡在半山,国会楼在街旁,仅三层小楼。 前往幕尼黑,要经过阿尔卑斯山隧道。出来后,即进入德国境内,地势较两小国要平坦得多。风雪渐息,残雪消融。至下午二时至,停车困难。幕尼黑是德国重要工业城市,巴伐利亚州府所在地。亦因近圣诞,餐馆里拥挤不堪,食客皆满,找到第二家烤猪肉餐馆,才有空座。健壮而高大的德国人,三五成群地围坐桌旁,交头接耳,或喜洋洋而喧嚷。人言外国人就餐都很安静,未见得如此也。我们等有二十分钟,高大如堵墙的侍者才为每人送来一大盘烤肉,几颗洋芋,一大杯啤酒,醉饱而后已。这也是欧洲之旅中晚餐的惟一一次西餐。不过,早餐皆用西餐。 餐毕,前往参观市政大楼,虽陈旧而至今仍在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这一带轰炸较少,且重要建筑很少挨炸。楼前街道,人头攒动。过一街店,遂购一小物。共往泊车的五层楼上。乘车转身时,车与邻近的小车发生了碰撞声。小石急速开车前往奥地利国。边境上,被拦住检查,有点小麻烦。放行后过国境。两国边界,居然看不到一个荷枪的警察。 我们乘车至十时方至萨尔次堡市一家名为SALXBURG AUSTRIA的旅馆住下。 次日方知,小石半夜又开车回到幕尼黑报案。在欧洲,发生撞车事故,若不自首,一旦查出,惩罚苛严。 我们要求小石不要急于赶行程,在萨尔次堡游半天,乃因瑞士未登雪峰,以此稍作弥补。且此城风物清美,莫札特出生于此。雪早停,风奇冷。出游观雪中城市,教堂尖耸,远望群山茫茫然。过一桥,人头攒动,在等候什么,后方知同约往教堂祈祷,盖星期天也。我们也随人流入内,整个教堂全站满了,神父宏声渐起,然后是合唱赞美诗。出来后参观莫札特广场,中有其铜像。然后乘电梯上山上古堡,观看四方景色。扪扶古堡砖石,有历史厚重感。铁炮犹摆放在台上,炮膛向着墙眼。可证这里乃要塞之地。盖两面皆高山。陈列馆有拿破仑塑像。想见当年拿破仑,征战至此,何其英勇智谋也。斯人已逝,天地犹存英魄。环顾四方,但见云隙漏散旭光,辉映天地皆白。南北各有雄峰峻耸,苍碧岩石,雪难以掩尽。东南远方,山脊错落或断裂,这是横贯欧洲中部的阿尔卑斯山,起伏如龙脊,如围屏。悬岩时有裂磔暴露。积雪条块状或鳞状列布,将高低壑谷填平了,银莹有若琥珀,映衬得山色靛蓝沉着。山脉有如张臂,而萨尔次堡城在大峡谷中,有如藏于肘腋。俯瞰山下,一条小河清浏,河南为旧区,房屋寥寥,为以前公侯贵族所居,更有教堂高耸出尖脊。河北街市如畛,楼房密密簇簇地排列,我们即于昨夜居留此中,匆匆留下屐迹。 仍循原路坐电梯下山,与小石相遇后,即参观莫札特故居博览馆。莫氏自幼醉心于钢琴,三十多岁去世。创作了诸多名曲,为古典期向浪漫期的奠基人物。叶院长喜好音乐,对莫札特颇有研究,故选购了一些莫氏音乐光盘。中餐时在二楼厅中,食客甚多,以煎海鱼为主,肉质细嫩无棘,以可乐佐餐,清爽自在。餐毕,已过十三时。再去市博物馆参加,各层楼展示此市地貌、历史、人文,风景油画居多,反映当地绮丽风光,也可见奥国人崇尚艺术。 途中吟得五古《萨尔次堡市访莫札特广场、故居,遂登山上古堡》云: 出来后与小石相会,沿河步行上车,朝意大利进发。此段行程5小时,四次穿越阿尔卑斯山脉隧道。山脉间谷地灯光闪烁,显见山地的崎岖不平,按说此地貌并不好,仍孕育了文明与生态的丰富多彩性。过了此地,则为平原地区,车在夜色笼罩中飞驰,9时到达威尼斯,入住郊区HOLIDAY宾馆。 10日上午八时半,收拾好行李,即驰车东北行过长桥。原来威尼斯市乃海湾中的几个岛,当年因战争的驱赶,一部分受迫害者在岛屿上经商成为商业城,但凭诚信与精明,加以其地处于海路交通要道,遂因此而繁荣,万楼盈市,千舶争至。故莎士比亚有《威尼斯商人》一剧。阳光明媚温煦,甚暖和,海风微拂。车行甚慢,两旁不少步行者匆匆,不知何故。过桥后即为码头,游船在威尼斯岛与对面小岛码头来回停靠,最后泊威岛上岸南行。有将军驭马铜像。再前行,为圣马可大教堂,高大而装饰华丽。大抵教堂巍立以增民众崇敬之情,以熏陶民德。进口处地面潮湿,内空高旷,壁画也是以基督受难为题材者居多。教堂前,为一广场,东西南三面均为一样结构的平顶屋,一样距离的拱形窗。再前行,为市政大楼,有法庭、监狱。距离甚近,大概宣判了罪犯,即送近处的监狱。 小石为我们租了一只小游船,船较国内的要大一些,装饰讲究一些。船夫摇橹而穿入城中河道,河道不宽,乘舟沿巷高墙下,两边均为数百年的老屋,五层以上,但墙基处的铁栏或木门因近水而被腐蚀。触目斑痕,不觉怅然。若要修复,诚非易事。今日由于此地的年青人并不热衷住在这里,且因就业关系,多在对岸的本土安居,纷纷迁出。这里由此成为旅游区,偌大的城市,居民只有五千人,可谓兴衰无常。此日作《乘舟游威尼斯城中小河》云: 船游到此城的另一面,即小河到了稍大的河道,便从另一河道返回。在铜马将军塑像处与小石相会,即乘渡船返回至码头。已经是下午14时,在宾馆附近午餐后,即前往佛罗伦萨市。至日落时分,但见金霞光染云锦,平川如磨刀石般平坦,而疏疏落落的杨树非常多,连成一线,如璎络连缀在绿色的绮绫上。遂有《日落时分自威尼斯至佛罗伦萨途中》: 入夜,冈陵起伏,灯火明灭。20时,至佛罗伦萨市,行进在东北郊一条窄道上,按导航找到了BEST宾馆。此乃贵族旅馆,外表平凡,内部装饰华丽而见尊贵,进门左右墙壁上均有大幅美人体油画。房间里舒适,窗上有严密合缝的木板框,既保温且安全。卫生间有热气管。 夜间出去,晚餐吃皮卡。一路上但见楼屋均为米黄色,素雅整洁,各具风格,高低错落,与法国巴黎街屋的规整又不相同。意大利的皮具质量好,故又“引诱”众人到一些店里选购皮包,而营业员有生意可做,也不厌其烦,非常热情。意大利人不似中欧人高大,黑头发居多。 11日,晨六时半起床,在餐厅饱餐后,五人等候小石办好手续后,前往乌茀兹博物馆。 此馆原为一座王宫,高大巍峨,在河附近。我们先登上第三层参观。一般在走廊上陈设石雕像。内厅四壁布置名画珍品。有米开郎维奇,薄伽丘、拉菲尔的名作,但由于部分馆在装修,未能看到拉菲尔的画。这些人都是文艺复兴开宗立派的巨擘,也因而使这座城市成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还有大诗人但丁,也是这里人。所以这里的意大利人名画名著,似乎较卢浮馆更多。所以我辈在此大饱眼福;引得叶院购名画册,按图索骥。我则因为贪看逼真,头碰上玻璃,发出空洞的声音。还有一次,我按名画向康芬指点画下的雕塑,居然也发出警告声响。 出来后,参观附近的圣马百花大教堂。亦极高大峻奇,以汉白玉垒筑,色调素雅,上刻规整的图案,有类穆斯林清真庙风格。 在中国餐馆午餐时,中国老板娘谈到在此开车课税很重,如果财产少,则怀疑其来路不明,加重罚款。餐毕,自佛罗伦萨前往最后一个城市罗马。奔驰1小时途中,停车下来,经过街口,便见有条古城墙,进入城门内,比萨斜塔豁然在眼前。游客纷纷以手撑扶远处斜塔,请人合影,以留下手扶塔正的形象。不来此地,不知塔之壮伟。以汉白玉筑成,有十几层,每层外围以圆柱排列间距以支撑。最上层均有人参观,人如蚁小。高塔身向南侧斜了几百年,纵逢地震亦安然无羌,故闻名于世。塔附近还有一巨大的教堂,内厅座位置满,四壁亦有大幅油画,令人震撼。还有一幢洗礼屋,但未开放。过此作《比萨斜塔》诗云: 末句用了典故《《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挥之,日为之反三舍。” 上车后,还有三小时车程,为避免枯燥,叶院带了MP3,听唱他在临行前录制的京剧样板戏,我俩也情不自禁地唱起来。 约21时,始入罗马城。此城甚大,城中有高坡,道路宽阔,通衢四通八达,故谚云:“条条大路通罗马。”盖中世纪罗马乃当时世界最强国家之一,法英乃后来兴盛的强国。路经罗马斗兽场,更增神秘感。在城内一家中餐馆用餐毕,车开往郊外一家路边名曰MERCURE ROMA宾馆,占地甚大。 12日,为此次考察的最后一天,也最紧张。晨起,餐毕入城。道路旁处处树木修整如蘑菇状,或如高帽状,或如伞收拢形。街面整洁。往游斗兽场,如今日之运动馆,高则倍之。全以花岗石叠砌而成。内有夹层,甚宽。排队入内,愈见穹高。顺阶而登至三层,由起点转右行,回到原点。下面为回环形深沟。遥想当年,或有木板架于沟上为场地,引出猛兽与死刑犯决斗。观者则兴奋得如痴若狂。犯人赤手空拳,拚搏血肉之躯,胜则有生路,败则为兽食。想其时神情惊恐,真可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即便获胜者,终生累累创疮,也被社会打入另类。 再登一层为看座层,此层有关于斗兽场历史图片与文字说明的展览。有如何建筑的示意图。不知是谁,能驱使众奴隶,从山中斫出一方方巨石,拖运至此,层层垒筑大围墙。殊不易也。而今留下这巨大的建筑,供人反思当年的无道。可惜吾国历经文革浩劫,即便无辜者亦遭殃。批斗则禁人还手,无生路可走,几多人自缢而亡,尚不如死刑犯有以决战获得虎口馀生的机会。惨不忍睹的场面,或过于斗兽场,却无遗物留存以凭吊。当日作有《罗马斗兽场》诗云: 按事先约定的11时30分赶到停车处,与小石相会,前往梵蒂冈国。此国乃世界最小国家,是环球信徒向往朝拜之地。简单的二道铁索,即为国界。我们入一广场,广场两边围墙上有二百多历代基督教圣人的头部塑像。神圣殿堂巨大而外观巍峨,内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小石为我们请的讲解员,是一位自台北的年约四十岁的女性,名朱慧明,宗教知识甚为渊博,边走边讲。增加了不少基督教的知识。 耶苏本是犹太人,在中东的耶路撒冷降生,原先信徒要去那里朝圣,为了方便信徒,中世纪彼得在此创办教堂,其时意大利为文化中心,交通中心,亦势所有然也。教堂极华丽,经费来自信徒的募捐。马丁·路德改革,倡简易便行的仪式,即在家中也可礼拜,更不必花巨款建华丽教堂。是曰新教,名基督教。而在华丽教堂祈祷的称为天主教。基督教在北欧、俄国发展,形成东正教。天主教在罗马,与世俗政权产生纠葛,于是在1929年教皇与意大利首脑墨索里尼达成协议,划出这块土地,梵蒂冈独立为一国家。意大利对此国人免税收,不得干预其财产。由于朝拜人多,捐款多,遂将原教堂连同彼得教皇的遗骨隐身于地下,再造此规模更大的教堂。 巡走大教堂内,朱慧明告诉我们,四壁上的大幅画,并非油画,而是以教内人士试制出来的二万多种不同色差的玻璃马赛克拼制而成,永不褪色。通常只有二百多种色差的马赛克。由此可见教徒的虔诚认真。大厅一侧还埋有保罗教皇棺,在其上则为其画像。保罗原为波兰大主教,晋为教皇后,回到波兰,对东欧的解体起了不少作用,后又巡走世界,以其不懈的努力,获得全世界教民的一致好评。其身后经表决,始得此待遇。由于她耐心细致的讲解,使我们增加了不少知识。一小时讲解,她离开后,不觉怅有所失。 叶院长决定率我们再登教堂最高顶,沿内壁侧身而登,顿时全身发热冒汗。至绝顶,凉风拂来,顿觉清爽。纵眺罗马城,万象毕至。休言此国小而思想无界,此地遥通万里。岂能无诗,有《登梵蒂冈彼得大教堂最高顶》云: 返回到广场,与小石相会后,仍到中国餐馆午餐。然后前往机场。途中瞻望了一处宏丽壮观的展览馆,有可能是纪念民族独立的英雄,门前有警卫站岗。 罗马城内古迹众多,沿途随时可见。到郊外的罗马机场,众人又动了选购免税物品的念头。直至17时,开始登机。 八国之行,说是到了这么多国,其实有的国家甚小,只能与我们的一个地级市或一个县相比。还有一个感觉,似乎德国人身材最高,肤色白晢,女性金发甚多。法国人身材矮一些,而意大利人更矮一些,肤色稍微黝黑。这或许是纬度高低的关系吧。 经10小时飞行,返回首都机场,当日下午乘机返南昌。短短时期内,游了欧洲八国,胜过春秋时孔子周游列国。遂有《欧洲归来作》云: ![]() ![]() ![]() 江西省诗词学会女子诗词工作委员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