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房转租屡禁不绝,几百给国家,上万自己留

 细雨青衫 2022-05-03 发布于重庆
图片

西城区德胜门内大街尚勤胡同的一个院内


公房转租乱象丛生
为何屡禁不绝?
新闻热线此前报道过东城区光明楼小区大火,其背后存在大量的公房转租转借的现象,近日,新闻热线再接到群众反映,公房集中的西城区什刹海地区,公房转租也成普遍现象。公房转租乱象丛生,为何屡禁不绝?


公房转租成普遍现象
赵先生家住在西城区德胜门内大街尚勤胡同的一个院内,他告诉记者像他这样的老住户不多了,院里6户人家,租出去了4户。

赵先生:像这个院里全是公房,就刚才一进门左手三间出租了,西边有几户出租我就不知道了。就像我这间房房管局租给我,我花的房钱,一年可能是400多,就等于是福利,他要租给别人,一个月最起码一两千块钱。去年7月1号西城区政府贴了一个布告,准备清理公房出租,说公房出租达到了25%-30%,但是到年底也没动静,老百姓也都知道,政府也知道调查过,但管理上没人管。

赵先生说的是2016年下半年西城区房管局印发的《致居民一封信》,其中再次明确自2016年10月31号起,对不能自行停止转租、转借行为的公房承租人,会有一系列清理整治措施。但近半年时间过去了,什刹海地区公房违规转租转借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记者向周边居民询问是否有房子出租,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而且房子似乎供不应求。

居民1:那边是租房刚搬来的一家。
居民2:就门口这个,这个房子还1800元(租金),反正也不便宜。
居民3:现在公房不让租,犯法。

记者在网上查询,房产中介的网站上不乏一些公房房源。比如德胜门内大街刘海胡同一处40平米的公房,有独立卫生间,租金一个月4000千元。记者致电中介咨询,对方表示不用担心公房清退的问题。

图片

中介:单位的房子,咱这边是押一付三,签一年合同,如果到时候国家强制政策,该给您退都退的,不会产生纠纷的

公房清理之困
公房,也就是公有住房,是指由国家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投资兴建、销售的住宅,在住宅未出售之前,产权归国家所有。住户并非业主,而是承租人,一般享受终身的居住权。比如,在公房集中的什刹海地区,住户与西城区房管局,或市属央属单位,建立的是租赁关系。因此,根据现有规定,公房是禁止转租转借的。记者查询相关媒体报道发现,2016年7月西城区全面启动直管公房违规转租转借清理整治工作。但公房出租的现象还是屡禁不绝。西城区房屋管理局直管公房管理科的工作人员表示透露了一组数据:根据已经建立的公房清理整治台帐,西城区去年清理公房出租3000多户,剩下的3500户,截至目前也已经清理了1000多户。公房违规转租转借的清理工作一直在做,但执行中存在不小的困难。

工作人员:公房承租户比较多,公房管理单位巡查很难全都查遍。由公房管理单位约谈承租人,限期整改,超过15天还不整改,下发停止转租转借告知单,还不清理通过法院诉讼。只能说是靠谈,处罚跟不上。我们也给市里提了相关意见,包括对公房承租人的处罚,对房地产中介机构的处罚。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公房为了租出更好的价钱,私搭乱建的情况很普遍,院子中一些通道只能一人通过,存在不小的消防隐患。

图片

胡同里停满机动车,消防通道无从谈起


无论从政策层面,还是安全层面,公房的清理似乎都有理有据。但是公房作为历史遗留的产物,其转租转借背后也存在一些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现实需求,这中间的矛盾如何化解?公房可否在有效的监督下实现市场化改革?新闻热线也将持续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