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园生活 | 从武汉四中校友身上读一种文明:感恩

 人文武汉 2022-05-03 发布于湖北

感恩,对个人而言是一种品德,如果形成了文化就是文明。

2014年,“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大型系列文化丛书“中国史话”,将武汉四中作为“史话”的文化类列入出版项目。我负责撰稿。我将史话分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厚重的博学文化”两大部分;重点为“厚重的博学文化”部分,由五个章节组成,其中一个为感恩文化。

《武汉四中史话》共11万余字,编者在封底介绍:“本书是在查阅大量原始档案资料,并进行大量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整理完成的,史料真实,表达朴素,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书中最大的亮点是'厚重博学’部分,不仅是对史话题材的创新,而且是回归教育本质,对教育人以及被教育者的教育地位的认定。”

武汉四中的前身是博学书院,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由英国基督教伦敦会牧师杨格非创办,创办地址在汉口花楼街居巷。第一任院长是马辅仁牧师。从1899年至1928年,六任院长全为英国人担任。

在举国盛行科举以功名为要务的时代,博学书院却以“重理算、授生化、近自然、习英文、强体魄”的办学理念和“勤朴博学”的校训而闻名。所以自创办起,博学书院就直接同近代文明接轨,接受近代科学、理性和人文思想的洗礼。

1907年,伦敦基督教牧师李家兴(籍贯孝感)捐资一千八百串钱,马辅仁牧师在汉口韩家墩处购买了二百余亩土地,在杨格非牧师协助下完成了新校舍建设。博学书院有三个标志性建筑:钟楼、教堂和校门。校门在张公堤,即今汉西一路。与杨格非牧师同时到汉口创立基督教伦敦会的魏廉森牧师(英籍)因病去世,魏氏遗族捐款在博学书院内建筑魏氏纪念堂(俗称教堂)以志纪念。

钟楼

魏氏纪念堂,俗称教堂

雪天鸟瞰教堂呈一个巨大的十字

博学中学大门

1927年,国民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等地的英租界。1928年,汉口市政府收回了本地区的教育主权,并奉教育部指令,由校董事会选出了首任华人校长胡儒珍先生,学校更名为“汉口博学中学”。中英双方对交接和更名十分尊重和友好,前任院长英国人马辅仁牧师认为离去只是回国“休老”,与其他无关,同时感喟中国同事的善良与学识。

报载博学同学会送马辅仁牧师回国休老合影

收回教育主权后,英籍教员全部自愿留任,而且抗战期间与师生一道西迁四川长达八年。由此可见,从博学书院到后来的武汉四中,感恩文化一开始就奠定了包容和多元的基础。

2017年,博学书院第三任院长(19161921)潘雅德牧师的曾孙造访武汉四中,将曾祖父当年在汉口拍摄的许多照片“物归原主”。这些照片大都在汉口的照相馆洗印,清晰地记录了当时博学中学和汉口的原貌。

不能不认为,潘雅德曾孙这一行为是给当下感恩教育缺失和扭曲的一个鞭笞。

            1905年童子军在学校钟楼前合影

照片多为汉口的这两家照相馆洗印

从博学书院到武汉四中,感恩文化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氛围,每一个校友受这种氛围耳濡目染,习其要义,烙印在记忆,潜懿在言行,最终落脚在传承精神、延绵气质上。从而增强了校友的归属感、荣誉感和文化认同感,使感恩文化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当年的侨生在海外撰文回忆母校的学习生活

台湾校友的回忆文章

笔者与袁隆平老校友有近30年的交情,老人多次回母校,每次都要去当年的教室看看,伫立在恩师的照片前,讲述许多感人的故事。

袁老对他曾经住过的汉口三德里,乃至整个汉口都充满了感情,笔者曾经与袁老游走了汉口的三德里、大智门火车站、汉口江滩、龙王庙、江汉关等处。袁老的记忆力惊人,每一处都有记忆,有故事。

在龙王庙他指着集家嘴方向说:“每次从博学中学的河边下水,游到那里起坡。我问他怎么回学校呢?他不假思索:“在六渡桥坐马车到硚口,再走回学校。

谈及当年在博学中学的学习生活,袁老感恩最多的有两点:

一是教员,特别是教口语的白格里夫人和教写作的周鼎两位英语教员。

他认为自己的英语基础全部是在博学中学打下的,并且以一次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印度举行的杂交水稻会议佐证:起初很多人对这位“来自中国的农民”不屑一顾,然而当他以流利的英语作完主题发言后,会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在被拥抱的同时,纷纷询问他毕业于英美的哪所大学。袁老骄傲地回答:“汉口博学中学。”

二是袁老感恩抗战期间“读书没有花一分钱”。

19388月,凭一纸汉口市政府的护照,博学中学和同为基督教伦敦会创办的懿训女中(今武汉二十一中)西迁四川江津,为避日机滥炸,19401月再辗转至重庆。博学中学于19468月回汉复校,前后8年,师生无一伤亡,教学器材无一破损。流亡期间,为节省开支又不降低伙食标准,教职人员开荒种菜,围栏养猪。正如袁隆平所说,“读书没有花一分钱”。

可见,感恩是一种彼此的互动。苛求别人懂得感恩,先扪心自问可曾有恩于人。

博学中学流亡期间学生的美术课作业:师生搭建校舍

文革前十七年的教育,大概是民国教育的缓冲作用,“读书没有花一分钱”得以短暂延续。

武汉四中1960届校友杨传荣,北航毕业后一直在航空航天部门工作,在神舟系列飞船上,留下了他的的才智和心血,得知200910月母校110周年校庆大典的喜讯,异常激动,着手撰写回忆母校的文章,选择礼品准备参加校庆。不幸心脏病猝发,于919日去世。

同年11月,其子携带父亲准备赠送给母校的神舟7号飞船的模型和回忆在母校学习生活的手稿,送交学校。武汉四中组织了一场追思会,杨传荣校友当年的同班和同届部分同学30余人与会,根据其子的介绍,大家抚摸着老同学设计的飞船某一部分,一个个老泪纵横。

翌年6月,同为航天专家、杨传荣校友的夫人亲自携带长征火箭模型来到武汉四中。老人说丈夫生前经常念叨母校,感恩母校培养了自己,所以代夫来母校表达感恩之情。武汉四中向老人颁发了荣誉校友证书,并且在学校食堂备四桌酒席,宴请杨氏所有亲属。

杨家是长丰乡农民,当时非常穷,兄弟四人只能供长子杨传荣一人学习深造。杨传荣在武汉四中从初中到高中一直学杂费免缴,并且享有每月9元的助学金;9元除购买文具外,还可补贴家用。席间有思念兄长的泪水,更多是感恩学校的朴实话语。

看来,感恩文化的形成和传承,其实,很具体实在,也很简单,“恩”,善行而已。

如果大字报揭发隐私,剃阴阳头加以羞辱,把教师从人格到形象上彻彻底底地剥得精精光光;用“牛尾巴的功能”配上驴叫声,把教师的知识学问加以嘲笑和否定,能有感恩文化吗!

如果把教育“发展”成“产业”,一个“教育”大省,每年生产出几十万大学生,须知产业是讲求成本和利润的,那么学生自然不再是受教育的对象,充其量是原材料,从幼儿园开始上流水线捣鼓二十年。教师也就只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无需清高,无需神秘,无需尊严;不能有个性,更不能有思想,那么,有悖伦理、有悖规律的怪象层出不穷就见怪不怪了,还奢谈什么感恩!

当然,武汉四中的感恩文化还有其独特的一个方面,即学校仍在原址,而且标志性建筑钟楼和教堂保存完好,特别是钟楼,曾经具有行政、教学、会议和娱乐的功能,使得感恩文化有了载体。如果学校易址,或是将历史建筑拆除,袁隆平校友会6次回母校吗?

现在钟楼成为了校史馆,浓缩了学校的历史和文化。胡儒珍先生担任博学中学校长长达25年(19281952),2015年我在校史馆布展时,将他在1948年的一段校务讲话,以《示训》为题放在显要处,旨在让人体会胡校长所说的“承先人余荫,亦为至厚,如何发扬光大”,从而给感恩文化一个真实正确的定位。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1911年,博学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