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晓敏谈中国书法艺术国际交流见闻~

 祥公馆 2022-05-03 发布于浙江

  率性而真诚的学者,低调而有趣的艺术家;是报告,亦是交流;是讲座,更是对话。11月18日下午,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苏晓敏来到之江学院,开展了一场接地气的、有温度的博雅读书大型读书报告会。全院300多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苏晓敏曾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意大利摩德纳大学以及英国、美国等地讲学交流,并举行个人书法展。有了国际书法交流教学的经历,以及他的坦荡与真诚,使他能够很快融入到异域人群之中。2019至2020年,他在剑桥大学访问期间,浸润诸多学科的滋养,交游世界各地的学者,也将中国书法的精神传递给异域的学子。

  “在剑桥,无论是在教室、图书馆还是回到住所,我每天行走在古老的街道上,穿梭于几百年的建筑间,每每此时,心中涌动的是一种别样的情绪。那是一种对中国文化的无比自信和无比骄傲。”苏晓敏动情地说。

  西方一些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着迷,来了一位中国书法家的消息在剑桥传开后,有个当地人专门找到苏晓敏,要他帮忙写圣经某一句箴言,苏晓敏爽快答应。“他挂在家里还邮件给我,告诉我装裱好了,并向我表示谢意。”他们至今还保留着邮件沟通交流的习惯。

  在圣约翰学院,苏晓敏开了书法课,学生大部分是华人留学生。对于远在异乡的中国学子们来说,“书法作为随身的技能,能通解思乡的情绪,书法是我们维系母国文化情结的纽带。”一位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的博士还特意拜苏晓敏为师。

  苏晓敏并不认为剑桥的经历对于他的艺术水平的提升有直接的作用,他说,如果从有用的角度来看就狭隘了,在一个人类文化科学荟萃的世界级学堂上,感受曾经未知的东西的妙处,刺激自己旧有思维,不止为一种享受。“当然,书法讲究人生阅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的思想开放了,认知提高了,胸襟开阔了,书法格局肯定有影响。”苏晓敏说。

  因有这些经历,苏晓敏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启发学生思考:“你怎么看待书法专业?如何在一个世界艺术背景下理解中国的书法?”

  苏晓敏说,剑桥是一个为未来生活准备的地方,不是真实的生活,在那里,他就像一粒种子,沉淀,积蓄,而后回到属于他的鉴湖继续生长。回到绍兴后,他整理了在剑桥的所见所闻,将在剑桥感受到的自由、轻松与和谐的氛围写入到了一件件书法作品中。

  讲座现场,苏教授和同学们交流了关于自己如何走上书法这条道路;以及互联网时代,书法从原来的一种交流形式,上升为一门艺术后,书法的教育教学现状等问题。

  苏教授的讲座,让同学们感到受益匪浅,领略到了书画的魅力,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鼓舞了广大同学对文化艺术的追求,也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营造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