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一书

 道就是爱 2022-05-03 发布于北京

  针灸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一书,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针灸以“针刺”和“艾灸”之法,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这是中医“治未病”的代表形式,《扁鹊心书》中就有明确的记载:“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岁矣。”早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1987年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在北京成立,针灸作为世界通行医学的地位得以确立。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