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越是难熬的时候,越要记住这3点

 wujingsha 2022-05-03 发布于北京

 王阳明一生不顺,少年科举失利、仕途不顺;中年被下诏狱,贬谪龙场;晚年带兵平叛,被人诬陷谋反。但是他却在逆境中不断成长,最终立地成圣。

 再难的日子里,王阳明也不曾丢掉自己的体面,始终保持着一份豁达与从容。
图片
配图 | 网络

01

保 持 善 良

 善良,是人最高贵的体面。一个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只要保持内心的一份善良,就依然值得敬重。
 王阳明一生充斥着命运的恶意,在朝堂面临勾心斗角,在战场面对惨烈厮杀。但是他却始终保有一份可贵的善良,一生不曾放弃。
 王阳明因上书言事,触怒刘瑾,被杖四十,投入牢狱。之后,还被贬谪到贵州龙场做驿丞。
 龙场只不过是贵阳西北的一个小村寨,这里条件恶劣,道路艰辛,而且王阳明和当地居民语言不通。周围丛林遍布、毒蛇猛兽经常出没,毒气弥漫,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世界给予他恶意,他却报之以善良,这样的高贵,是一个人最大的体面。
 王阳明在贵州龙场顿悟之后,提出凡人致圣的四大要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致圣的最后一步,就是互相监督劝勉,止于至善。心学最核心的“致良知”,也是去除外物遮蔽,回归到人本身的善良。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善良很简单,善良却又很难,它没有什么门槛,却又不是谁都可以做到。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光辉,是一种无言的力量。
 一个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只要内心还有善良,就值得我们尊重。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难熬的日子里,要守住人生的体面。不要患得患失,不要消极颓废,不要放弃善良。
 请相信,风雨之后,必有彩虹,熬过长夜,必是黎明。
图片
配图 | 网络

02

自 律 自 强

 体面是内心的笃定,也是行动上的积极与乐观。有的人在逆境中自怜自伤,一味沉沦,有的人却默默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翻盘。体面从来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争取来的。
 王阳明从小励志成圣,从立下誓言之后,他便开始给自己定规矩,督促自己读书作文。一生历经风雨,读书的习惯却从未放下。
 他说:“日间工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意思是说平常修身养性的工夫,如果觉得烦扰,不妨就静坐,如果觉得精神疲懒,不想看书,则偏要去看书,这也是对症下药。
 浮躁懒散是人的本性,但是修行就是逆着自己的性子来,这才是对心性的磨炼。
 龙场这个蛮荒之地,瘴疠遍生,外地来的人九死一生,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王阳明不仅没有倒下,而且还脱胎换骨,身心涣然一新,完成了生命的觉悟。
 在龙场当地,王阳明以讲学的形式聚起无数信徒。心学倡实践而非空谈,“吾性自足”“人人皆可为圣”的声音让华夏大地一扫萎靡消沉之气。
 有人说:“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心学的声势越来越旺,最后到了和理学分庭抗礼的地步。
 作家池莉说:“一个人的尊严和体面皆是来自于个人的奋斗。”一个人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不消沉、不放弃,就已经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他们自律自强,发奋进取,凭实力拿回自己的尊严。这样的体面是别人永远给不了的。
图片
配图 | 网络

03

内 心 强 大

 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不管面对人生何种境遇,都能处之泰然,这才是真正的体面。
 王阳明从小聪慧过人,加上父亲是当朝状元,所以家族对他寄予厚望。但王阳明却接连两次科举失利,族里很多人开始说闲话。
 第二次放榜的时候,王阳明去看榜。成绩一出,有的人欣喜若狂,有的人嚎啕大哭。只有王阳明站在那里气定神闲。
 有人问他:“你考得怎么样?”王阳明答:“榜上无名。”那人说:“那你还这么淡定,一点羞耻心也没有。”王阳明答:“你以落榜为耻,我以动心为耻。”这句话贯穿王阳明一生,他曾说:“心学入门第一课,就是不动心。”
 唯有懂得不动心,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被贬龙场,仕途无望,他淡定读书。鄱阳湖上,喊杀震天,他安心讲学。朝堂之上,封侯拜相,他不为所动。
 弟子曾问如何才能不动心?王阳明答:“减少欲念内心就会安静。”一个人面对人生的起落无法淡然处之,还是因为内心有太多的欲望。
 明代海瑞,一生清廉自守,不迷官位,不恋财货,他一生屡次被贬,却始终面不改色;宋代范仲淹为官清正,治家节俭,他一生三次贬官,却始终处之淡然。
 古人云:“无欲则刚。”欲望就是人心的漏洞,一不留神就会把人拖入深渊。只有不断修行,摒弃多余的欲望,尽量活得简单,人才能真正的强大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