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时期天下大乱,走投无路的朱元璋,便参加了红巾军。当时的领袖郭子兴见朱元璋这个人还有点能耐,就提拔他为十夫长。后来,朱元璋凭借战功,逐渐得到郭子兴的重用。 久而久之,朱元璋在军中也有了一定威望,郭子兴认为他是个值得托付的人,便将养女马氏嫁给他。后来,郭子兴的女儿郭氏也跟了朱元璋,朱元璋称帝后将其封为惠妃。 郭惠妃一共为朱元璋生下三子二女,其中长子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蜀献王朱椿。朱椿是明朝一代贤王,他的藩地在四川成都,所以他一直致力于发展成都。明朝经历了好几次政治风波,幸运的是,朱椿一生都躲过所有风波,最终得以善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贤王。 ![]() 朱椿是朱元璋第十一子,出生于洪武四年,7岁的时候被封为蜀王,11岁时朱元璋下令修建蜀王宫于成都府,19岁正式就藩成都。朱椿生性仁孝,好读书,“博综典籍,容止都雅”,朱元璋将其称呼为“蜀秀才”。 有的藩王到了封地以后,日子久了觉得没人管的滋味很不错,于是就开始放纵自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鲁王朱榑,所以他死后,朱元璋给他的谥号为“荒”。但朱椿不同,他一直都是贤王。 蜀王宫是参照南京故宫修建的,只不过是缩小版的南京故宫。朱椿就藩之后,开始致力发展成都,他在这里修建了筹边楼、望江楼、散花楼等等,这些后来都成为成都的标志性建筑。 他还亲自书写“忠孝为藩”四个字,命人悬挂于府中,以便时时警醒自己。朱椿专门修建了宝训堂,中间奉《皇明祖训》,左边放先代帝王经典。 ![]() 当时的四川并不平静,时常要面临蛮族的侵扰,所以朱椿实则肩负重任。洪武二十三年,有蛮族在边境作乱不止,朝廷特派凉国公蓝玉前来平叛。为了不影响百姓生活质量,朱椿下令大减赋税,又重新规划蜀地集市,使得蜀地大治,百姓安居乐业。 刚才说到,朝廷特派凉国公蓝玉前来平叛,除了蓝玉是开国名将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是朱椿的岳父。洪武十四年,当时蓝玉还是永昌侯,他奉命与傅友德、沐英率领三十万军征讨云南。 谁知他们还没来得及攻打,镇守云南的元朝右丞观甫保便出城投降。回师之后,蓝玉凭此次功绩增加俸禄五百石,蓝玉之女被册封为蜀王妃。洪武十八年,朱椿与蓝玉之女正式成婚。 不过,既然做了蓝玉的女婿,朱椿就注定会面临一场大风波,便是洪武二十六年爆发的“蓝玉案”。在这次事件中,蓝玉以谋反罪被杀,朱元璋还下令剥皮实草,传示各地。此事牵连甚广,致死者多达一万五千余人。 ![]() 朱椿身为蓝玉的女婿,也是惶惶不可终日,但一来朱椿平日里忠孝,朱元璋是清楚的;二来朱元璋护犊子,不会因为一个逆臣,就杀了自己儿子;三来蓝玉被剥皮传示,朱椿因不忍将其偷偷收了起来,朱元璋知道后,觉得朱椿善良且孝顺,反而更欣赏他了。就这样,朱椿顺利度过“蓝玉案”。 后来,建文帝登基,朱椿又迎来下一个危机,就是建文帝要削藩。在第一批被削藩的名单中,就有朱椿的同母弟弟代王朱桂,可想而知,当时的朱椿有多慌张。但这一场危机,以燕王朱棣起兵的结局被化解。然而接下来,朱椿又面临的是靖难之役这场风波。 与大多数藩王的选择一样,朱椿也决定保持中立,既不进京勤王,也不派兵助燕王。建文四年,燕王朱棣取得本次胜利,坐上了龙椅,建文帝消失无踪,被官方宣告死于大火之中。 既然胜出者是朱棣,那么朱椿自然要效忠于他,所以他始终安分守己,对朱棣唯命是从。朱棣登基后,召蜀王朱椿入朝觐见,归藩之前朱棣赐敕谕曰:“贤弟天性仁孝,聪明博学,声闻昭著,军民怀服。然蜀地险要,夷獠杂居,奠安绥抚付托甚重。凡百自爱,以抚兄怀。” ![]() 之后的时间里,朱棣和朱椿始终保持兄友弟恭、君臣和睦,但是在永乐十四年,朱椿再次面临一场风波。这里又要说到朱椿另一个同母弟弟了,就是谷王朱橞。 朱橞曾在靖难之役选择站在建文帝一边,奉命守卫金川门。但是后来他见燕军势如破竹,建文帝大势已去,便在关键时刻打开了金川门,迎朱棣进城。朱棣登基后,将其改封长沙,又增加岁禄二千石,卫士三千人。但朱橞并不满足,于是他想着要推翻朱棣。 当时蜀王朱椿第三子、崇宁王朱悦燇因为得罪了父亲,便跑去投奔叔叔朱橞。朱橞见朱悦燇长得貌似建文帝,就打起算盘来,他竟然打算对外宣称,朱悦燇实则就是建文帝,当初他打开金川门时,偷偷放走了建文帝,如今建文帝回来,他打算重新拥戴他登基。 朱悦燇自己听到这个计划都惊呆了,吓得连连推辞,但朱橞丝毫不怕,甚至将计划告诉哥哥朱椿,希望哥哥能支持他。朱椿忠君爱国,既不肯与朱橞同流合污,更害怕会被他连累,所以朱椿直接就向朱棣举报了。 一开始朱棣还不太相信,但不断有官员上疏弹劾,朱棣才得知朱橞一系列恶行。比如忠诚伯茹瑺曾因经过朱橞封地,但不曾去拜谒,就被朱橞记恨且迫害。又比如朱橞“夺民田,侵公税,杀无辜”。再有就是他还招兵买马,私造兵器,打算怂恿蜀王朱椿与其共同谋反等等。 ![]() 朱棣得知这一切后,很快下令让朱悦燇回到蜀王身边,然后派人将朱橞带到京城。最终,朱棣将朱橞及其儿子都废为庶人,囚禁于徽州新安卫公署内,除国。至于朱椿,则因举报有功,得到朱棣无数赏赐,并称赞道:“贤弟此心,周公忠存王室之心也。” 这次事件后,朱棣也彻底明白了朱椿的忠心,此后对他极尽优待,赏赐不断。永乐二十一年,明朝第一任蜀王朱椿去世,享年52岁。朱棣很是悲痛,辍朝七日,赐谥“献”。 蜀王世子原本是朱椿嫡长子朱悦熑,但后者在永乐七年就去世了,年仅21岁。因此朱椿去世后,就由他的嫡长孙朱友堉袭爵,追封朱悦熑为“蜀庄王”。 (参考文献《明史》《明实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