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跟着规律走,则一路皆是坦途;人若无视规律,自然会弯路重重。真正左右我们命运的,不是一时的际遇,而是我们面对际遇时的态度。如果将一只青蛙投入沸水中,青蛙会忍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立即奋力从沸水中跳出。但如果将青蛙放在装有凉水的容器中,然后再慢慢加热,情况就会完全不同。青蛙会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流连于这里,当它发现水温已经升高到无法忍受时,也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被煮死在沸水中。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舒适人生,或许就是那只正在慢慢升温的容器,让人无法自拔。而我们也如那只青蛙,走不出人生的舒适区,不知居安思危,也不敢尝试调整与改变,在偏安一隅中自我麻醉。朋友小楠大学毕业后,通过家里的关系,进了当地一家大银行做行政工作,工作不忙不累,但是干的也都是毫无技术含量的杂活。她们劝她,趁年轻赶紧跳槽,在这里不会有个人能力的提升,也没有发展前景。但她非常享受这种生活,没事在办公室聊天喝茶收快递,觉得活得很惬意,并认为会一直这样惬意下去。35岁那年,由于企业效益不好,她所在的小部门解散了,她失业了。而数十年干杂活的工作经历,让她的工作履历单薄无力,失业一年多,她至今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一个人若贪图眼前的舒适,不再学习,停止奔跑,终会被时代抛下。一旦全无障碍,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得偿所愿,个人欲求皆触手可及,人的意志就会疲软乏力。 犹如平日里只在平地上行走,用以攀援的肌肉就会萎缩退化。所以,一定要警惕那些看起来顺风顺水、安逸舒适的日子。如果安于这种“顺境”,不懂居安思危,则终会成为温水中的那只青蛙。只有不放弃成长,懂得睁眼看路的人,才能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游刃有余。  长在阴暗角落里的蘑菇,因为得不到阳光又没有肥料,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的状况。如果它前期就放弃生长,只能永远在这片黑暗中沉寂下去。如果不怕艰辛磨难,一直坚持向上生长,终有一天能冲破这黑暗,见到光明。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一段不被看见、在黑暗中孤独奋战的时光。高考落榜北京广播学院,到北京后,又没考上军艺、中戏,好不容易进了军队文工团,却也得不到重视。他跑了5年剧组,投过上千份简历,可收到的最好结果,只是去混个跑龙套的角色。外型没有优势,在成为演员的路上屡屡受挫,运气几乎与他绝缘。为了一个替补角色,他也拼尽全力,将台词背得滚瓜烂熟。为了能说更地道的方言,他和当地人一起生活,还自制了一本“方言手册”。拍《兵团岁月》,他在零下三十几度的大雪天里洗澡,最后被人扛着回帐篷取暖。拍《我的团长我的团》,他扮“瘸”5个月,因为长时间用力不均,他硬生生将自己好腿走成了“瘸腿”。拍《我和我的祖国》,为了演出虚弱憔悴的效果,他一天只吃一根黄瓜,20天瘦了20斤。后来,人们评价说:“张译是运气最差的演员,也是演技最好的演员。”去年,他成了继吴京、黄渤、沈腾、邓超后,中国第五个突破百亿票房大关的演员。很喜欢解忧杂货铺里的一句话:“放弃很容易,但是坚持下来一定很酷。”行至艰难处,千万不要轻言放弃,每一朵探出头来的“蘑菇”,都曾在黑暗中默默坚持。他把一只跳蚤放到桌上,让它自由活动,它可以跳到自身身高400倍的高度。之后,他将跳蚤转移到一个玻璃罩里,每次跳蚤奋力高高跃起时,都会狠狠撞在玻璃罩上。连续几次之后,跳蚤就降低了跳跃高度,最多只跳到罩顶处。随着玻璃罩高度的降低,跳蚤也在慢慢降低自己跳高的幅度。“跳蚤定律”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迈过一个坎,不是因为这个坎多么难迈,而是因为在一次次触壁后,我们开始为自己设限。《黑天鹅》里有句话:“挡在你面前的,只有你自己。”画家约翰·布拉布利特年纪轻轻就患上了眼疾,到30岁时就完全失明了。这对于一个画家来说,似乎已经给他的职业生涯判了死刑。但是经历过最初的痛苦迷茫后,约翰决定拿起画笔,继续自己的创作。但是对于一个看不见的人,作画谈何容易,一开始,他掌握不好画布的位置,也不知道怎么调色。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他拼命练习,有时一天可以十几个小时趴在画布前,不停地实验、作画。他用手指的触感来感知不同的颜色,蓝色像丝绸般顺滑、白色像牙膏般浓稠、黑色像流水般柔和……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突破了盲人作画的极限,也改变了自己绝望的处境。他受邀到美国的博物馆演讲,他的美术作品被20多个国家的艺术藏品库收藏。很多时候,我们走不出困境,不是因为这个境遇有多难突破,而是我们首先在心里否定了自己。丰子恺说:“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即使重遭天灾人祸,暂被阻抑,终有抬头的日子。”面对不利的处境,敢于推倒内心的高墙,才有可能迎来转机。而明白了其中的规律,就不会因一时得意而沾沾自喜,也不会因一时失意而一蹶不振。如此,方可在难测的命运里,在悲喜的无常里,从容不迫。文章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