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排雲詩集卷一·乙亥【1875年】

 乡土泗水 2022-05-03 发布于山东

乙亥

設帳東高郝氏家塾

東高村樹接西高,栗柴桑擬陶。

三徑落花眠綠綺,一庭芳草映青袍。

愧辜霖雨斯民望,敢冀風雲不世遭。

南面書城聊坐擁,英才樂育亦稱豪。

避暑安山寺

萬山圍一寺,老樹綠參天。

蝸篆香壇字,龍噴石竇泉。

薜雲捫洞口,花雨散峯巔。

靜契塵襟豁,新晴噪晚蟬。

安山寺前舊有銀杏株,今存其一,徑數十圍,蓋千百年物也。山有通塵世小徑,暑月行人多憩此焉

溜雨參天結淨因,濃陰覆徧往來人。

山門細證前生果,金色牟尼是化身。

羅漢洞在安山寺東南,懸崖壁立,下臨千仞。一洞向西,中有石龍,乾潤可占陰晴;一洞南向,上有丹篆約五六十字,人無識者。二洞均深不可測

幽閟探巖洞,仙人有舊居。

蒼生靈繫望,丹篆久留書。

底蘊誰深測,崇高自太虛。

歸途雲出送,龍氣一長噓。

鮑村西古墓

翁仲土埋石馬傾,巍然高塚尚佳城。

生存死葬何榮顯,那料如今失姓名。

魯舒河西有荒塚,相傳白侍郎墓,人代殊無可考

遺跡流傳半渺茫,無憑邑乘補殘亡。

即今通濟河東畔,荒塚誰知白侍郎。

能山有杜中憲讀書洞

洞門虛敞面晴嵐,坐讀曾聞杜質庵。

山色依然人已邈,雲封苔磴更誰探。

居龍山

陸海有龍居,南山勢宛如。

津泉噴伯仲,鱗舍帶孫徐。

氣自騰天上,神常歛雨餘。

為霖方用汝,靈霧起門閭。

商寨山

青嶂頭翹兩,丹崖面削三。

俗名呼老寨,佳境曳晴嵐。

避寇憐餘燼,屯兵恨少潭。

山靈應抱愧,未足障東南。

哭次子阿端

晶瑩痘落已無痂,一病何名竟不瘥。

剩得慈親雙眼淚,天公轉恨現曇花。

榮洲夫子捐館,年八十有五。自道光乙未同門下士王青木登科後,嗣舉者唯一宋先生源心。王誤削籍,宋早亡,夫子歿而邑遂無孝廉。予作輓聯云:人無愧科名四十年,斯文未喪;天不遺耆老二三子,吾道益孤,蓋紀實云

星隕垣暗光,失聲相哭門牆。

品題豈科名重,文采常留翰墨香。

陶鏄群才歸大冶,儀型百世冠同鄉。

辭靈入揖心喪切,端木三年願築場。

恩科鄉試報罷歸

幾度青雲送往還,龍門燒尾總緣慳。

年來空自憂天下,雨崇朝愧泰山。

隱居雜詠

年來生計未全無,薄有田園在北隅。

秋雨初晴忙不了,僱人葉打淡巴菰。


大田多稼卜豐登,卻喜吾農料事能。

擇種預防風折損,高粱多種被頭僧。


小院三弓屋數椽,牆根隙地半花田。

宜男益母科名外,異品添栽轉少年。


野人廬畔雜花多,一種花名老婆。

未必此花真正,天天日晡報無訛。

詠菊

閱盡群芳百萬叢,嫣紅姹紫媚春風。

貞柯莫遽將花笑,開到黃花便不同。


枝枝葉葉影重重,旭照東籬玉露濃。

白帝似嫌花事緩,特傳霜信逼秋容。


陶潛舊隱近潯江,荒徑歸來興未降。

松畔猶存三兩種,替人寫照品無雙。


木落天寒雁度時,牽籮為菊補蔬籬。

山家別自饒清賞,富貴叢中總未知。


送酒何人著白衣,籬邊一醉臥斜暉。

餐英穩作延齡計,無復省垣夢紫薇。


梁園秋老砌花舒,諸色紛紛畫不如。

好共幽人評子細,金風玉露曉寒初。


深黃瓣瓣似金塗,金鎖金鈴一任呼。

借問姚家花富貴,傲霜能比此花無。


霜痕不辨竹籬西,香粉一團放未齊。

擬取西施好顏色,淡粧偕隱浣紗溪。


豔於紅藥亂翻階,老圃蒸霞愜醉懷。

插得滿頭歸去路,有人錯認紫金釵。


施朱施粉任君猜,閒色曾經繞徑栽。

風雨重陽佳節近,四圍如錦一時開。


菊畦秋老比陽春,香國群英謾等倫。

松柏無花梅無葉,應推淡友是完人。


枝葉扶疏蘂繽紛,曲籬根畔鎖秋雲。

耐寒旁儭猗竹,可肯風標讓此君。


數枝篩地動無痕,秋夜如離倩女魂。

難解是空還是色,月明疏影照籬根。


新月庭前露滿團,秋容老圃傲霜寒。

何人真可黃花比,晚節軍中有一韓。


一年花事已闌珊,獨殿群芳慰醉顏。

留得乾坤中正色,幽人高詠隱東山。

張松同年歸自甘肅問訊

上考曾分縣令班,送君西出玉門關。

歸來為問前途事,頭痛可經大小山。

代人寄塞外軍

烏魯木齊戰未歸,鄉音渺渺雁鴻稀。

遙知日暮登葱嶺,目斷千山屋衣。

歸來

致身君不受,挾且還山。

松迎語,霜籬菊慰顏。

古今三篋韞,天地一竿閒。

愧看雲歸岫,為霖徧海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