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早 不知道为什么,富顺的奇葩厕所特别多。邱小石念念不忘的是富二中那个奇大无比的百人坑: 他说的中学,就是我们共同的母校富顺二中。那个大厕所我印象不深,比较记得的是山坡上的一个小厕所,很小的时候瞥见过那个空空的女厕所,让人记住的,是那四个连排的“坐坑”。能明白吗?之前与之后,我只见过蹲坑,之前也从未见过抽水马桶。而这里的坐坑是一长块木板上挖出四个屁股型的洞,看着就能想象大号时的舒爽。难怪祖母喜欢来这家。 ![]() 我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富顺县委宿舍的厕所长征。我家住在三楼,那时即使县委宿舍楼,窗外就是无敌西湖湖景,但也没有单户的洗手间。上厕所必须走到最北头,山体上挖出的一个公共厕所(现在想来完全是个防空洞)。而我家住在最南头靠大门的那栋楼,到防空洞厕所要走四五栋楼,大概有三四百米。 因为防空洞里实在太黑,祖母怕我看坏眼睛,严禁我上厕所带书。这相当于现在开大会不让带手机,我还是个意志力薄弱的孩子啊。奈何夏天出门,身上哪里藏得下一本书呢?于是我总是在有屎意之后,赶紧找一本书,从三楼后窗悄悄扔出去,掉在楼外热腾腾的水泥地上。然后再潇洒地大摇大摆出门。有时因为挑书耽误了时间,屎胀得慌,步履就不够潇洒。 出得门来,嗖得一声,冲下三楼去捡书。大院里蛮多小娃儿,要是书被捡走了啷个办?一路往防空洞走,一路还要祈祷满天神佛,因为要在防空洞看书,必得是门口的两三个蹲位,才有斜射的天光,往里就只够看得清不掉进粪坑。 ![]() 如果是冬天就好办多了。书可以插进后腰的棉毛裤,还是揣上一个手电筒,冬天天黑得早嘛。那时我喜欢带的一本书是《鼹鼠原野的小伙伴》(没看过的小朋友一定要看),不厚,字又大,又经看。 这种把戏直到有一次祖母无意中往窗外看,见到我捡书的全过程,才不得不中止。好伤心哪。 ![]() 现在来说说这本《鼹鼠原野的小伙伴》,古田足日,日文版首版于1968年12月。 当年我手头的是安伟邦译本,少年儿童出版社1981年版。现在我儿子读的是彭懿译本,接力出版社2013年版。 小矮子明良、胖墩儿直行、高个子一男和眼睛滴溜儿圆的裕子这四个孩子,有一天钻出离家不远的猫头鹰森林,发现了一片长满了草的原野。 这片原野就是鼹鼠原野。 他们用吸尘器去原野上捉昆虫,离家出走,也躲到鼹鼠原野的树上。 这里是他们的乐园,他们的金银岛。也是他们和班主任石川洋子老师的小秘密。 日本有评论家说:在日本的儿童文学中,还找不到第二本像这样鲜活地描写孩子们在野外玩耍、快乐游戏的故事。 其实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鼹鼠原野上发生的故事,而是第一篇《校长先生不可怕》。 为了扳回校长的不良印象,孩子们打算在学校的秋天展览会上拿出一点什么。 他们打算用眼泪制出盐来,一定会吓大家一跳。 一男家里有个婴儿天天哭,他们就拿牛奶瓶去接眼泪。 他们去挑逗恶霸一郎,一郎一拳打在一男脑袋上,一男忍不住哭了。 明良慌忙拿牛奶瓶去接他的眼泪。 ![]() 当年的我都要笑死了。为了挽回名誉,要这么拼吗? 真是一群奇怪的小朋友啊。 可是,我也好想有个洋子老师那样的班主任啊! ![]() 书的末尾,鼹鼠原野要被挖掉改建了。 小朋友们用了自己所能做到的最大方式反抗,还惊动了市议员和市长。他们争取到了比计划中更大的游戏场。虽然明良大喊“这叫山吗?这叫森林吗?没有猫头鹰,也没有独角仙!市长骗人!”,但裕子说得对:总比没有好吧。该是无奈地接受现实的时候了。 ![]() 一年前,等洋子老师的电话那天看过的周刊上的未来世界,浮现在了四个人的脑子里。 三十层以上的大楼群、比新干线还快的单轨铁路——可是,那个世界上还有真正的森林吗? 四个人都开始怀疑起来了,他们开始渴望有一个真正森林的世界了 这一段深深地印在八岁的我脑海里,和《白马啸西风》结尾那句“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一起构成了我童年的怅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