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渴望有为的青年教师 | “五四”特稿

 张福涛lu70kpm9 2022-05-04 发布于山东

图片


青年有为,永远是这个世界最根本的期待、动力或困局。

1942年2月,“二战”正酣,60岁的全球知名作家茨威格,在位于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的临时寓所,与妻子双双服毒身亡。

茨威格的人生起步于“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青年岁月的他深深浸润在欧洲文化的精华之中。当一个人见识了19世纪欧洲的光辉灿烂,他会对20世纪的世界抱有什么样的预期?

意气风发的青年茨威格相信: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好。他因此写下了自己最经典的代表作:《人类群星闪耀时》,去刻录璀璨文明中的伟大人性,影响了此后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奋斗。可是,一、二次世界大战接连爆发,把那一代人美好的预期击得粉碎。茨威格第一次深刻感受到文明的倒退与人类的困局。他的绝笔书写到:

“我自愿和清醒地同这个世界诀别……我自己的语言所通行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沦亡。而精神上的故乡欧洲毁灭之后,再也没有地方可以从头开始重建我的生活了。

年过花甲,想再一次开始全新的生活,这需要一种非凡的力量,而我的力量在无家可归的漫长流浪岁月中消耗殆尽。这样,我认为最好是及时地和以正当的态度来结束这个生命……

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愿他们在漫长的黑夜之后还能见得到朝霞!而我,一个格外焦急不耐的人先他们而去了。”

图片

各位青年教师朋友,我是蒲公英教育智库的李斌,一名教育观察与研究工作者,一个已经在年龄上退出你们之中的“前青年”。此刻,我想借五月这个特别的日子,借这期特别的杂志,借这个特别“不青年”的故事,向渴望有为的你们致敬!因为你们所站立的地方,叫希望;你们所孵化的教育,叫未来!

毫无疑问,今天的你和我,一起经历了人类社会数千年来最罕见的和平岁月,最惊人的科技繁荣,最多元的文化绽放……我们尽管对现实有诸多不满,但不得不说,这依然是文明史上最动人的高光时刻之一。

但就在你们前后告别学业踏上讲台的这些年,几乎所有的全球事件都在显示,文明的钟摆正一步步越过临界点。2022年春天,真实的规模化战争已经再一次降临欧洲,尽管,我们幸运地生在了和平的中国。

而身为中国的青年教育人,我们已经和必将遭遇的“动荡”,更大意义上还来源于另一场“社会战争”:全球性的结构化重组,正以一种摧枯拉朽、“不讲道理”的方式全面展开,并且必将贯穿校园内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医疗、城市乡村、社会思潮、云上云下的每一个层面。

它导致我们几乎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都处在颠沛流离的痛苦中。

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历史转折背景下,我首先想说的是:你们和茨威格最大的不同,是你们依然年轻——年轻,意味着一切皆有可为;有为,意味着即便面临最无常的现实,也依然有重建自己、重建教育的身心力量与时空视野。

同时,我们都很幸运地,在历史的回顾中看清了一个事实:一切动荡与黑暗,其实都没有恐惧中所想象的那样漫长,正如茨威格的1942,文明的“朝霞”几年之后就重临大地——因为,有无数的青年在黑暗的岁月里,心灯不熄,积极有为。

所以,致敬每一位渴望有为的青年!

图片

图片

然而,我还想对青年教师朋友们说——这是一场比预期更为复杂的成长故事。

面对自己枯守校园的青春,和这个“不断重创”我们的时代,作为未来世界的开创者与领导者,这对你们既是一场“专业的大考”,也是一门“内求的艺术”,更是一份“价值的召唤”

首先是专业的大考。无论你是刚以新的身份重新踏进校园,还是正在成长道路上埋头精进将破未立,或者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遭遇挫折,我们需要过的第一大关,正是身为一名合格教师立足平凡岗位的“专业基本功”。

在同样的专业学习中,为什么有人很快能获得突破自我的进步,有人始终找不到更上层楼的门户?也许不同领域的“青年大师”那些不经意的洞见,可以帮助你看见,专业的本质,是一套穿越表象的底层逻辑。比如:

效率优于准确。

当代最伟大的华人武术名家李小龙有句话:多数人学武,是追求形式的准确与完整;而成熟的功夫,要用最少的动作和最小能量,实现最大的结果。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两个字:效率。他说:越接近功夫的真谛,冗余的表达就越少。

所以什么是教师真正的专业进步?我想如果我们只是学会了搭更好的框架,链接更多的知识,讲更多的道理,不断翻新教育教学的形式,依然是不够的。一名杰出教师和青涩教师的根本差异也许在于,前者实现了“以最少的动作和最小的能量”,完成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而这究竟怎么实现呢?

理解优于招式。

教师需要首先掌握大量的基本技能。但“招式”帮助了我们,也同时限制了我们。

90多岁的大国名师于漪先生说,从自己年轻时候的成长经验来看,“有一个问题让我非常焦虑,今天的老师不是缺失技能技巧,而是理解后的批判性思考”。

正如知识学习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忘记之后还能应用”,而学校教育也总是以“理解”为更高层次的追求。所以,青年教师对“技能招式”的内在逻辑、内在关联、内在原理,要学会本能地刨根问底——直到有一天我们“忘记了”招式,却又应用自如,基本技能才能贯通为“基本功”。

都知道理解很重要,而真正的理解又为什么很少发生?

解决问题优于思考探究。

想的多,做得少,是青年教师成长学习最根本的误区。它导致我们即便努力去“理解”,依然触摸很浅,不得要领。症结在于,真正的理解需要“具身”,需要切身的相关、沉浸的实践、代入的场景,才能激活单一表象背后的核心症结、多层原理和生态关联。

所以真正伟大的教师,从来不是在思考探究中头脑想通、课题结题就够了。他们与众不同的秘密非常简单:学得多也用得多,边学边用,拿来就用,是在不断解决一线问题中成长起来的。

为什么以解决问题为抓手,人的成长效率更高?因为一切生活工作所面对的“疑难杂症”,永远是一个复杂系统中的复杂问题;长期直面它,你所直面的就是“单一表象背后的核心症结、多层原理和生态关联”。而问题只有真正被“理解”,才能真正获得“解决”,并帮助人做到“知行合一”。


图片

图片

青年教师的成长要做到“知行合一”,还需要一份“内求的艺术”。我把它归纳为三件事:理解现实、勤勉入心和不争而进。

《中庸》里面有句话说得好: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就是所谓的“勤能补拙”。“拙”是因为身心不同频,知行不合一;所以“勤到深处”,心通了,行为就通了——此为勤勉入心。

老子在《道德经》里则说: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青年必须“敢于争胜”,但我们争的不是今天明天的小胜,而是百年人生的大胜,教育人尤其应当如此。不争小事的先,才能争长远的胜——此为不争而进。

而这一切之所以发生,前提在于“理解现实”。

多数青年教师被现实击垮,不是因为现实“太惨烈”,常常是因为现实不够理想,不够如意——背后真正的原因,却是我们对真实场景的“二律背反”,认知与参与不够。

比如,很多“老一辈”都渴望青年人能尽快担纲,但同样是他们,一些时候又在真实的工作中不愿放手,为什么?因为“老一辈”是当下局势的承压者,而几乎一切“局势”都有内在的紧迫性,并导致一个发展中的“二律背反”:变是找死,不变是等死。

当我们理解了诸多这样的现实,我们才能“上下同欲者胜”,学会一起携手,破解这个“二律背反”。也只有越过了“现实这道心墙”,我们的精进才会真正起步。


图片

图片

今天的青年教师,直面一场“向前筑路”和“向天盗火”的复杂变革,归根结底这需要一份深刻的“价值召唤”。价值感的确立,确立的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人生的穹顶;一个人内在价值的浓度,决定了教育人生可以抵达的高度。

比如美是一场价值的召唤。那么审美究竟有什么意义?北大教授朱青生提供了一个很有启发的视角:“所谓审美,就是学会如何利用艺术去认识人的价值……而艺术可以让我们找到人与事的限制,然后对它进行不间断的革新和变化。”

可见,审美不仅是对艺术的欣赏,更重要的是去竭力突破我们身上那些“看不见的限制”。所以,我们为什么还要追求美的感受?不是为了高人一等,恰恰相反,是为了超越人的限制,回归人的本质,让教育不受困于“当下的真实”。

比如爱是一种价值的召唤。在我看来,爱是生命存在的本质,是人类社会赖以延续的“精神能源”,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人源源不断地去发现与开采,源源不断地提炼和输出。而只有真正活在爱中的人,他的教育人生才具有包容的能力、相信的愿力、等待的定力……而这,正是一位伟大的教师最核心的精神力量。

比如梦想是一份价值的召唤。正如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所说:帮助一个人学会造船,首先要给他一个大海的梦想。需要提醒的是,真正的梦想,不是大脑中的奇思妙想,梦想永远起步于行动——只有建造花园的人,才会去想象与等候秋天的果实。

亲爱的朋友,有人说,决定一个房间的布局,往往是墙角“电插孔”的位置。因此决定我们真正的梦想、行动和人生格局的,同样是一个人“生命插电孔”的位置。今天,愿你我都认真打量它们的价值,重新布局。

价值是意义的源头,今天的价值决定未来的样子。

熬出意义,是教育人注定的生命故事;相信未来,是我们必须完成的心灵大课。

图片

图片

把《撒野》中的一句话送给你吧:

人就是这样,

想来想去,犹豫来犹豫去,

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勇气没攒够,

其实只要迈出了那一步,

就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准备好了。

1917年底,有一位叫陶行知的青年,与蔡元培等人筹划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主张创办中国人自己的好学校,推动教育改进,掀起了那个时代轰轰烈烈的教育大变革。

这一年,陶行知26岁,蔡元培49岁——这是两代人的携手,才能造就辉映百年的教育传奇。而这样的携手,在那样的岁月堪称比比皆是。

是的,你和我,以及全部人类的全部努力,就是为了让下一代青年,踏上与上一代不一样的道路,遇见不一样的可能。而这,首先是改变你和我自己的样子,然后是教育的样子,最后是世界的样子。

让我们并肩在这个时代,去“并喻”你们的未来!

致敬,渴望有为的青年教师!

(本文同步于2022年新校长杂志第五期“青年力量”专辑)

图片
作者 | 李斌(蒲公英教育智库理事长,总编辑)
图片 | 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春天来了“作品系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