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35是苏联时期的苏霍伊(Sukhoi)航空集团研制的单座双发、超机动多用途重型战斗机,北约代号为“侧卫E”(Flanker-E)。它和苏-27有同样血统的设计,有相似的性能特征和零件。 苏-27战斗机凭借优异的飞行性能,被认为是苏联/俄罗斯当代“最优”的战斗机之一,而拥有前翼及更先进飞控的苏-35更是青出于蓝。 ![]() 1. 诞生历史回顾 苏-35是苏霍伊航空集团在苏-27战斗机(20世纪60年代的战斗机,用于抗衡美国的同类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的深度改进型,属于第四代半战斗机。其原型机苏-27M于1988年6月首次试飞,正式命名为苏-35后于2008年2月首次试飞(2008年的首飞为大幅改进型,取消了前翼及机背上的减速板)。目前,苏-35已有少量在俄罗斯空军服役。 2. 飞机主体结构 相较于苏-27战斗机,苏-35拥有面积更大的机翼和功率更大的引擎。该机机体多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铝锂合金,鼻锥中有被动式电子扫描阵列雷达和其他采用最新技术的航电系统,包含数字线传飞控和可以向后方发射的半主动雷达导引导弹。 ![]() 3. 综合作战性能 苏-35战斗机正面特写 苏-35除了由三翼面设计带来的绝佳气动力性能外,真正的重点在于航电设备全部提升为自动化、计算机化、人性化等,与同时期西方国家开发中的新世代战斗机的航电设计理念相同。大幅提升航空电子性能的结果是质量增加,必须有其他方面的改良才能避免机动性、加速性、航程的下降。因此苏-35装备了更大推力的发动机,主翼与垂尾内的油箱也予以增大。整体来说,苏-35在机动性、加速性、结构效益、航电性能各方面都优于苏-27,而不像其他改型那样有取有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