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话文白异读

 吴语资料馆 2022-05-04 发布于江苏

之前提过文白异读,就是一个字“文言音”与“白话音”的区别,像“日”在“日本 zih-pen”与“生日 saan-nyih”中的不同发音。这期主要来更介绍文白异读的由来,以及在日语、英语以及慈溪话中的情况。

如对本文中使用的拼音有疑问,请点:给慈溪话注音

文白异读在汉语方言中都存在,其中又以东南沿海的吴语、闽语中最为丰富

(图片来自《汉语方言地图集》)

历史的层次

文白异读并非两浙吴语的独有现象,在闽语、粤语、北方官话等语言中都存在,比如普通话中我们常说的“kei”和“kyi”。但文白读之说,并不意味着“文言音”只能读书用,而日常口语全是“白话音”,它是与语境有关的。比如闽南话中的“家”字,在“娘家1”里读ko,“头家2”里读ke,“家3庭”中读ka。那么“家2”相对于“家1”是文言音,“家3”相对“家2”是文言音。因此,文与白是相对的。

其实,文白读音不过是一个字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在古代,中原地区是中华文化的中心,但由于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该处的语音变化比较快。每当遇到大的战乱,中原人就会成群地迁往其他地区,同时也带去当时的中原文化。

以吴越地区为例,历史上,比较大规模地接受北方移民的时期有:西晋“五胡乱华”后的永嘉南渡、唐末“安史之乱”后的金陵南渡、北宋“靖康之耻”后的建炎南渡。简单讲,这三次大移民,就把晋朝、唐朝、宋朝三个时期的文化带到了江南。如果语言像土层一样可以解剖,你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历史的层次。

西晋 永嘉南迁

晚唐 安史之乱后的南迁

宋室南迁

(图片来自《简明中国移民史》)

慈溪话中一个字的文白异读,正是不同时期的移民所传入的北方话留下的痕迹。例如我们说“人家”的“家 ko”,比“家庭”的“家 kya”传入的时期就要早得多。

汉字文化圈的异读

既然文白异读不过是历史的层次,那就不要再去纠结哪个是文读,哪个是白读,哪个是土语了。

在使用汉字的东亚,由于汉字本身很固定,读音与字形相对独立,因此这种多读的现象很常见。以日本为例。

由于历代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在日本,汉字多音的现象很普遍。根据传入时期,可以分为:汉音、吴音、唐音、宋音。要解释一下是的,读音的名称并不代表它在中国的朝代。例如,汉音是日本遣唐使带来的唐朝读音,唐音是宋朝读音,宋音却是明清时期的读音。吴音代表南北朝时吴越地区的读音。此外,日本本土也有一层读音,叫训读,即土话音。这样,日语中的汉字就有吴音、汉音、唐音、宋音、土话音这五个层次了。

日本遣唐使路线,南线从宁波登录

举个例子,“木”在日语中常用的有四种发音:ki、ko、boku、moku(き、こ、ぼく、もく),其中前两个是土话,后两个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最后一个moku与慈溪话的“木”就很相似了。

西方的同源异读

与东亚不同的是,西方的语言多为表音文字,没有汉字这个恒定的载体,因此往往发音变了,拼写了跟着变了。要发现“文白异读”这类语言的层次并非那么容易。语言学家把欧洲语言里这种“文白异读”现象,称为doublet,我们不妨称其“同源异读”。

例如英语中的hold(保持住)与halt(停止),它们源于同一个古日耳曼词:它在英语中,先变成古英语的healden,再发展成现代的hold;在德语中演变为halten,此时又被英语借入,成为halt。因而,holdhalt便是英文中的一对“同源异读”。

诺曼征服给英语留下了深刻的罗曼语影响

相比日耳曼语,英语中大多的“同源异读”来自罗曼语,这与不列颠的历史有关。如果把不列颠岛比作两浙地区,那么位于欧陆中心的法国、意大利便好比中原。英国受到过几次大的欧陆入侵,例如罗马帝国时期、诺曼征服时期,因而英语中也留下了大量来自罗曼语的“同源异读”词。如:pyrefire,apertureoverture,catchchase,restorerestaurant,hostel、hotelhospital,languagelinguistics,status、stateestate,estimateesteem......不一而足。

慈溪话的文白异读

我把慈溪话中的文白异读归纳成了8种类型,分别是:

  1. 开口二等见母字,文言读 ky- 组声母 ,白话读 k- 组声母,实质是有无介音“i”,例如:

    家(家庭 kya、人家 ko

    降(降低 kyaon、降落 kaon

    学(科学 yoh、学堂 ghoh);

  2. 合口三等见母字,文言读 k- 组,白话读 ky- 组 ,例如:

    亏(吃亏 khuei、亏得khyu

    鬼(魔鬼 kuei、小鬼 kyu

    围(围棋 wei、围巾 yu);

  3. 合口三等“非敷奉微”母字,文言读 唇齿音(f、v),白话读 双唇音(b、m),例如:

    味(味觉 vi、味道 mi

    孵(孵化 fu、孵蛋 bu

    万(上万 vain、六万麻将 main);

  4. 开合口三等日母字,文言读 z-,白话读 ny-,例如:

    让(谦让 zaan、让过 nyaan

    染(传染 zein、染色 nyein);

    热(热爱 zih、冷热 nyih

  5. 蟹摄开口一二等字,文言读 -ei,白话读 -a,例如:

    戴(拥戴 tei、戴帽 ta

    斋(斋戒 tsei、聊斋 tsa);

  6. 梗摄开口二等字,文言读 -en/-in,白话读 -aan

    更(更新 ken、三更 kaan

    冷(冷面 len、冷却 laan

  7. 影母字,文言读齐齿呼,白话读开口呼,也是有无介音“i”导致的,例如:

    丫(丫鬟 ia、丫头 o

    哑(哑剧 io、哑子 o);

  8. 其他一些特殊字,例如:

    去(过去从前 khyi、过去 khei

    水(丽水 sei、热水 s

    鸟(鸟鸣 niao、小鸟 tiao

大多数两浙地区与慈溪相似,常用字都有如上规整的文白异读,例如上海话、绍兴话、苏州话。但值得一提的是,有两个地方比较特殊,那就是杭州(城区)和台州。

杭州由于南宋都城的关系,接收了大量北方士族,语言进化得比较彻底,文白异读系统萎缩。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同一个词,我们用白读音,杭州话往往用文读音,例如看这几个词对比: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今朝”的“今”,我们一般用文读音“kyin”,杭州用白读音“ken”,这就另当别论。

如果说杭州话常用文读,那么台州话就正好相反,它的白读成分相对其他吴语要高得多。例如“家”、“交”等见母开口二等字,基本只读 k- 声母,不像北部地区基本都有 k-/ky- 两种。

下一期《慈溪话文白详例》,将详细整理慈溪话中的文白字,请继续看。好哉,阿拉下朝再会。

更多慈韵的文章:

嬉嬉 搞搞 白相相

又见炊烟

早春二月

清明麦果

宅兹吴越

慈溪人在纽约

宁绍一带的昆曲

十三个人搓麻将

到底有多少地方说“阿拉”


打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