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慈方言 | “无”的白读用法

 吴语资料馆 2022-05-04 发布于江苏

世界上的人似乎都喜欢用鼻音来表达否定,比如英语的no、俄语的нет(net)、日语的ない(naï)、泰语的ไม่(Mị̀)。。。再想想我们慈溪人遇到不愿意做的事时,常常也会不由自主地发出一个拖长的鼻音“ng~~(发音同"鱼")”来,不知道是不是人类共通的本能使然呢?

在慈溪人的日常口语中,也有一个用鼻音表达否定的字,那就是:“无”。

严格来讲,“无”在慈溪话里有文白两种读法。文读念“ vu”,如“无情 vu-dzin”、“无聊 vu-liao”、“无所谓 vu-sou-wei”,出现在偏书面的固定词组中;白读念“m”,这是个单独成音节的鼻音,发声时,双唇紧闭,让气流从鼻腔流出,同时可以感到嘴唇的震动。

“无”的白读在慈溪话中应用很广,但由于其发音相对特殊,所以不甚被人了解。这一期,主要就来讲“无”字这一白读的用法。

“无”字带白读的词组很多,最常见的,比如表达“没有”的意思,慈溪人叫“无得 m-teh”或者“无没 m-meh”。这两个词用法差不多,不过前者多用于否定事物存在,后者多否定动作,如“钞票无得”、“饭无没吃过”、“东西无没担”。

实际上,慈溪话里大多数带“无”的词,基本上都逃不出“没有”的含义。

如慈溪人所谓“无堂 m-daon”,“堂”即一处地方,“无堂”就是“没有地方”,因此常常说的“无堂去 m-daon-khei”,即没有地方可去;“无堂寻 m-daon-yin”,就是哪里都找不到的意思。

再如“无清头 m-tshin-doe”。“清头”,可以理解为上海人讲的头势要清爽,拎得清。“无清头”,是说一个人不明事理,不知分寸。如果有谁说了不该说的话,管了不该管的账,就会被人指为:“无清头人”。而类似的“无清无头”,则引申为“无缘无故”的意思,例如“我无清无头肚皮痛,弗晓得是何回事体。

“无”字打头的,慈溪话里还有不少写出来比较文雅的词,比如“无聊”,慈溪话里叫“无趣 m-tshiu”或“无趣相 m-tshiu-siaan”,可以说“今日无没生活做,真真无趣相” ;“没有人”,慈溪话叫“无人 m-nyin”,可以说“无人欢喜侬”、“无人相见我”、“该件事体无人晓得”;“不知道”,慈溪话叫“无数 m-su”,用法相当于“...也未可知”,可以说“今日落雨,其弗来也无数”、“靠十年无没碰着,弗认得哉也无数”等等。

无告 m-kao”是宁波一带一种很特别的讲法。“无”表示“没有”,“告”是谐音字,表示“什么东西”,合起来,“无告”就是“没什么”的意思。比如“无告事体”,即没事儿;“无告得话”,即无话可说;“无告好吃”,即没什么好吃的。“无告”也有一层引申义,意谓“没关系,不要紧”,比如不小心撞到了某人,你就可以问“侬无告伐?”,对方如果没事,就可以答“无告无告”。

除了“没有”的意思外,“无”在慈溪话里还有一层作“走失、丢失”的意思,例如把东西弄丢了,可以说“弄无 non-m”;人走丢了,可以说“走无 tsoe-m”,这里的两个“无”,含义都相当于英文里的lost,是很特别的用法。

“无”的白读用法还有不少,如果你有想补充的,可以写在回复里。

像“无”这样虽然常挂在嘴边,但多为人忽视的字词,在我们方言里还有许多,珍视它们,记录它们,不仅本身是件有趣的事,也为每个人理解自己的家乡另辟一条幽径,我想多少是有意义的。

好哉,下期再会。


近期内容:

特别的第三人称

姚音唱姚莉

早饭吃啥西

姚北的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