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尼泊尔学者评价清军打败廓尔喀:清军顶着子弹反复肉搏,太猛了

 逍遥_书斋 2022-05-04 发布于河南
文章图片1

电视剧里的福康安

廓尔喀人,原本是生活在尼泊尔地区的一个小部落,根据史料记载,廓尔喀人发源于十四世纪的北印度月亮族契托尔王朝。这个部落相信自己是雅利安人的月族,信仰印度教,廓尔喀即是“牛的保护者”之意。

廓尔喀人祖先为了躲避当时德里苏丹国的侵略,举族迁移,其中一支刹帝利就迁移到尼泊尔中西部地区与当地马嘉人、古隆人共同生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廓尔喀人。

1769年,廓尔喀人通过近四百年的努力,终于灭亡了原本统治着尼泊尔的玛拉王朝,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强大王朝——沙阿王朝。

这个以廓尔喀人为主的新王国,侵略性十足,不到20年时间里,廓尔喀人已经把自己国家的领土扩大了三倍,甚至开始打起了中国西藏地区的主意。

1788年,廓尔喀人大肆入侵西藏,到处劫掠寺庙,搜刮各种珠宝。

面对廓尔喀人的入侵,清朝乾隆皇帝派宿将,时任四川总督的鄂辉改任副都统,统帅3000八旗军入藏。

事实上这一次鄂辉并没有与廓尔喀人作战,根据史料,鄂辉其实是让西藏当地主持行政的最高长官“噶布伦”(官职名)出钱收买廓尔喀人撤军。

此时廓尔喀人也没有真正入侵西藏的意图,见“噶布伦”愿意花钱买平安,也就顺势收钱撤出了西藏;但是鄂辉这一次的处置却埋下了日后廓尔喀人大举侵略西藏的伏笔。

1791年,做了充分准备的廓尔喀人卷土重来,这一次,他们是真的想吞下西藏。

有备而来的廓尔喀人很快就占领了后臧地区,并在扎什伦布寺大肆抢掠,于是西藏方面宗教领袖不得不向乾隆皇帝求救。

乾隆皇帝接到西藏求救信后,十分愤怒,命令大将军福康安火速赶往西藏主持战局。

文章图片2

英国人画的清廓之战

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福康安由西宁出发,只带了30人,星夜兼程赶赴拉萨,并将沿途的所见所闻奏报乾隆。

福康安的这入藏,在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军事探险考察。

福康安离开西宁时正值严冬,途径寒冷荒凉崎岖的高原,并站兼行,全程将及5000华里,包括耽搁日数在内,于乾隆五十七年正月到达拉萨,只用了50天。

要知道,正常情况,从拉萨到西宁,冬季的话是需要四个月时间的。

等到清军主力(以八旗,尤其是黑龙江八旗为主)到达拉萨后,福康安正式发动了驱逐廓尔喀人的战争。

结果福康安率领清军“六战六捷,杀敌四千,收复后藏”。

随后,福康安率大军翻越喜马拉雅山,进入尼泊尔继续与廓尔喀人作战。

清军入廓主力大约有六千人,在落后的条件下,在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上长途奔袭,穿插作战,其艰苦可想而知。

据福康安的奏报,登山陟险,鞋袜磨损,跣足徒行,被石棱角擦伤及被蚂蟥咬伤者,双足肿痛。当地多阴雨天气,每天只清晨两个时辰稍晴,交午即云雾四合,大雨如注,山巅气寒,入夜雨冻成雪,兵丁昏夜登山,遇有高数丈巨石,须攀援树枝,跳跃上下,地面一沾雨雪,滑溜难行,随身的弓箭多致损折,帐幕等难于携带。在这样的条件下,清军深入敌境,连克强敌,打得确实可圈可点。

福康安以及清军进入尼泊尔后,也一直连战连捷,一直打到距离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只有十公里的甲尔古拉-集木集要塞

此时,福康安被连战连捷冲昏了头脑,强行发动了甲尔古拉——集木集要塞强攻战。

要知道清军是从下往上仰攻,而且此时的廓尔喀人已经与英国人取得了联系,从英国人处购买了大量的火枪,热兵器比清军还要强不少。

文章图片3

清朝八旗士兵

结果,虽然清军很英勇,但是这一次作战还是失败了。

廓军在甲尔古拉山居高临下,清军仰攻。廓尔喀人从高处乱枪齐发,清军损失惨重,战场打成胶着状态。

此时又有一支廓军隔河来源,在河对岸放枪攻击,清军腹背受敌,无险可守,损失惨重。驻守集木集的廓军也趁机倾巢出动,猛攻铁桥企图切断清军归路。

多亏有海兰察率金川兵和川军绿营死守铁桥,数次打退廓军,福康安率军杀出血路,清军撤退。

此战,清军参战者5000余人,损失了1000至1200人(这是廓尔喀人方面的战报数据),大将台斐英阿、阿满泰、墨尔根保、英贵、棍德依、张占魁等战死。

不过虽然这一战输了,但是清军强悍的战斗力还是给廓尔喀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廓尔喀人的国王还是选择认输。

英国人约翰·菲尔普顿的《尼泊尔史》里引用了一位尼泊尔学者的记述,这位尼泊尔学者对清军官兵迎着火枪子弹,反复肉搏的印象很深刻,认为清军的勇猛完全超过了廓尔喀人。

因此,廓尔喀人选择“称臣纳贡”是明智的选择。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