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地下会是什么样?|敖德萨

 江户男 2022-05-04 发布于江西

据俄网友介绍,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Азовсталь、Azovstal)实际上是一个城中之城,工厂的面积近11平方公里。


激战中的马里乌波尔钢铁厂


战前马里乌波尔钢铁厂一角


马里乌波尔钢铁厂车间


马里乌波尔钢铁厂车间

从苏联时代以来,这里建造了 41 个车间和 80栋其他大型建筑,工厂的地下部分有 5-6 层深,隧道总长度为24公里。卫国战争时期,该厂生产弹壳、迫击炮筒、装甲盾牌等


马里乌波尔钢铁厂生产线


马里乌波尔钢铁厂生产线

地下避难所的墙壁厚度达到4米。有坚固的防空洞,药品和食物。

马里乌波尔钢铁厂主要事件年份表:
· 1930 年 2 月 - 苏联最高经济委员会主席团决定在马里乌波尔市建造一座新的冶金厂。
· 1930 年 11 月 7 日 - 在 Азовсталь工厂的第一座高炉基础上首次铺设混凝土,马里乌波尔市一度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
· 1931 年 11 月 3 日 - 开始为冶金厂建造海港。
· 1931 年 12 月 - 两座高炉的地基完全混凝土浇筑。
· 1933 年 8 月 12 日 - 6 点19 分钟 1 号高炉生产第一批生铁。
· 1941 年 6 月 22 日 - Азовсталь工厂收到关于战争开始的消息。
· 1941 年 10 月 7 日 - 所有平炉和高炉在Азовсталь生产被停止。
· 1943 年 9 月 7 日 - 在纳粹入侵者部队撤退期间,工厂的几乎所有单位都被炸毁。 鼓风炉和平炉,蒸汽电动鼓风机站的设备,焦炉发电机被摧毁,阿佐夫斯塔尔境内没有电力供应,交通也无法正常工作。

一、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从二战开始到纳粹撤离只有两年零3个月时间,当时大量的马里乌波尔人民被德国纳粹编入“东方劳工营”送到德国劳役。其中的经历被娜塔莎写成了一本名著《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这段历史直接证明了两点:

1、二战进行中乌克兰马里乌波尔人员大量流失,缺乏劳动力

2、二战前期和中期时间太短来不及建造地下这么复杂的工程

所以网上很多人说是二战时苏联防止德国入侵时马里乌波尔钢铁厂建设的复杂地下工事,这里存在很大疑问。为防止轰炸的地下防空洞肯定有,相邻厂房的通道可能有,但不会这么大规模!

二、在二战以后,为了防备美军和北约突然发动战争,整个苏联修建了更多的地下工事。普通的航空炸弹,燃烧弹,钻地弹,以及当量小一点的核弹都无法摧毁这些复杂坚固的地下工事。这是苏联为了与美国打核战争准备的坚固地下工事。在整个冷战期间,苏联累计修建了各种形式的地下坑道和工事达到9000余公里之巨!这已经堪称重新打造了一座地下之国。这些地下工事主要就分布在俄罗斯欧洲部分,乌克兰和乌拉尔地区。主要有三种:军事地下工程、避难所(咱们说的防空洞)、避难所网络(中大型互通防空洞群)

例如:这样的大型军事地下工程


圣彼得堡大型苏联地下工事


敖德萨大型苏联地下工事


敖德萨大型苏联地下工事


敖德萨大型苏联地下工事


敖德萨大型苏联地下工事


敖德萨大型苏联地下工事


敖德萨大型苏联地下工事


敖德萨大型苏联地下工事


克利米亚地下军事博物馆


克利米亚地下军事博物馆


克利米亚地下军事博物馆


克利米亚地下军事博物馆


克利米亚地下军事博物馆


克利米亚地下军事博物馆

俄罗斯某小区内的避难所:


小区居民楼中


入口建筑


入口建筑


入口门


防空洞竖井


入口门厅


动力房间


防核打击房间(看门厚度)

当然钢铁厂地下不会这么整洁[呲牙],应该是下图这样的。此种避难所在俄罗斯和乌克兰有很多,入口一般都不起眼,俄网友找到一个废弃的电视中心避难所。










顿涅斯克当地的一个顾问说:“Azovstal 是一座巨大的建筑群,一座巨大的苏联工厂,它的面积可以与另一个城市、另一个马里乌波尔相提并论,拥有自己的通讯设施、道路和防空洞。该设施本身是在苏联时代建造的,考虑到了包括轰炸和封锁在内的可能性,甚至有些结构是为核打击而设计的。地下通道与马里乌波尔的其他地方连接起来,这使得攻击变得复杂。”

“有三扇装甲门,有很多防空洞”!


俄网配图亚速钢铁厂地下城市某入口

在之前图-22M3的连续轰炸中,顿涅斯克民兵找到了一处疑似通道洞口,可以看出两边的支撑墙已变形


亚速钢铁厂某疑似地下洞口

在互联网上并没有找到任何亚速工厂的地下建筑结构图,也没有苏联时期地下民防建筑相关图纸,因为亚速钢铁厂不是重要军事设施,不具备核打击后出击迎敌的作用,个人开始更倾向于钢铁厂地下为中小型地下工事,以保全工厂工人生命为主的避难所。例如俄网友的图片,这是一个避难所的单体建筑示意图。


地下防核打击避难所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地下结构是这样的:

1、地上建筑下层的隐蔽入口

2、控制室

3、实验室

4、作物培养室(钢铁厂地下是否会有这个区域存在疑点)

5、机械维修室

6、办公活动区域

7、住宿区域

8、发电机房

但是发现一些端倪,改变了这种看法。在1958年4月14日美国鹰酱c局文件《苏联民防和空袭掩体建设》中可以查到:苏联在新的公共建筑中建设加固的地下室避难所。工厂、学校和公寓早在这部分计划前就开始了,优先保护重要的经济企业人员,根据来自苏联的少量报告,以及一些人的证实,苏联开始在重要的经济企业建造重型防空洞。

  • 每个避难所都有两个入口,也可作为出口。其中一个是主要出口,另一个是辅出口。避难所有以下房间:入口处的防护门,起居室,空气净化设备和厕所。每个隔间的容量通常不超过6人,每个隔间都被坚固的墙壁隔开。
  • 避难所配备用于提供新鲜空气的通风系统。如果外面的空气中含有有毒气体,在任何情况下受到空气的侵袭,就会进入避难所专用过滤器,净化空气。足量的饮用水被储存在特殊的容器中。大多数报告中避难所都存在一个气闸,即通风口。
  • 明确指出,避难所应有天花板,能够在塌陷的情况下抵抗建筑物上部的重量。

很明显亚速钢铁厂地下是由多个单体建筑

通过通道连接到一起,形成了重型地下避

难所网络,这里涉及的问题:

  • 空气通道如果全被炸毁,无法与外界交换空气,避难所就更危险
  • 无法获取新鲜水源,内部水源会迅速消耗
  • 电力靠柴油供应,长时间无法供给
  • 通道纵横,更深入的地区不敢贸然探查


避难所网络(单层)


避难所网络(单层)


避难所网络(四层)

目前,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战斗还在继续,贸然进攻会损失大量人力、物力,但地下电力、空气等生存环境已经无法支撑乌军亚速营等人员的基本生存,俄军的单点轰炸方式能否有效击溃乌军,我们拭目以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