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认识空气》教学设计
2022-05-04 | 阅:  转:  |  分享 
  
2.《认识空气》教学设计王艳丽【教材分析】《认识空气》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一年级下册《空气》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课是在学生找到空气以后
,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能用简单的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认识到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
透明的气体,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科书利用图片提示本课探究活动中学生需要准备的部分
典型材料:塑料袋、矿泉水瓶、纸杯、蚊香、气球、蜡烛等。第二部分活动过程,本环节有一个活动:空气有什么特点?首先通过与牛奶对比着看知
道空气是没有颜色的、透明的;然后用闻的方法知道空气是没有气味的;又通过把气球套在矿泉水瓶口,捏矿泉水瓶,气球鼓起来了,体验到空气是
会流动的。再吹蜡烛火焰观察火焰的变化,观察烟的流动,进一步观察空气的流动;借助装玩具、装空气的塑料袋,认识到空气和玩具一样,是实实
在在存在的,和玩具一样,能把空气鼓起来。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比较空气和水在轻重方向的不同。本课指导学生借助多种感觉器官,从颜
色、气味、状态等特征认识空气,【学生分析】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虽然知道有空气,但对空气的认识却是非常肤浅的,尤其对“到处都
存在空气”这个事实缺少具体的实际感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科学探
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用简单的器材对空气特点进行探究。2.能运用多种感觉器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认识空气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提出问题,爱探索、爱发现、爱合作交流的能力。2.能尊重事实,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
空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重难点】借助多种感觉器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特征认识空气。【器材准备】学生准备:塑料袋、矿泉水瓶、纸
杯、蚊香、气球、蜡烛等教师准备:课件、火柴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PPT3出示]猜谜语:说个宝,道个宝,大家一刻离不了。看
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它是什么?(空气)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周围到处有空气,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空气是什么样的。板书:认
识空气(板书课题)。二、活动过程(一)认识空气的特点。1.我们原来学习过用眼、耳、鼻、舌观察物体的特点,你们想怎么观察空气的特点呢
?小组讨论讨论,你们想用什么材料,怎样观察,同时还要想一想用到哪个器官观察的。2.学生讨论后汇报。[PPT4出示]出示记录表,
引导学生研究记录。3.学生探究。4.研究后汇报。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的研究成果?(以下的顺序随着学生的汇报安排。)(1)认识空气是没
有颜色、透明的。师:同学们,你们经常喝牛奶吧?牛奶是什么颜色的?生:白色。师:如果把牛奶倒进杯子,你能看到什么颜色?生:白色。师:
(拿出一个装有牛奶的杯子,一个装有空气的杯子)同学们仔细看,隔着装有牛奶的杯子能看到老师的手吗?生:看不到。师:隔着装有空气的杯子
能看到手吗?生:看得到。师:经过对比可以得出:空气有没有颜色?生:空气是没有颜色、透明的。板书:没有颜色,透明。师:是的,看一看是
“观察”的一种方法。(2)认识空气是没有气味的。师: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观察”空气?生:闻一闻。师:这个方法真不错。怎么
闻?生:像闻水的气味一样闻一闻空气。师:来,用正确的方法闻一闻。师:你们闻到什么气味了吗?生:没有气味。师:我们也可以说:空气(没
有)气味。板书:没有气味。……5.通过观察研究,你知道空气有什么特点?[PPT4出示]小结: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透明的。6.[PPT5出示]出示“观察”探究技能。借助多种感觉器官,从颜色、气味、状态等特征认识空气,就是观察。(二)认识空
气是流动的。1.师:经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发现:空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还是透明的。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继续观察空气呢?2.[PPT
6出示]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的脸,你有什么感觉?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3.学生活动尝试。4.师:我们再这样试一试:把气球
套在矿泉水瓶口,用力捏矿泉水瓶,有什么发现?学生实验,观察。师:谁来对大家说一说你的发现?生:用力捏矿泉水瓶,小气球鼓起来。生:松
开手,气球又瘪了。师:什么让气球鼓起来的?说明什么?生:捏矿泉水瓶时空气就跑到气球里,使气球鼓起来,松开手,空气又回到矿泉水瓶中,
说明空气是可以流动的。5.[PPT7、8出示]师:想一想,生活中,你还看到哪些的现象证明?生:国旗迎风飘扬。师:是的,刮风时
,飘扬的国旗让我们感觉到了空气在流动。生:对着脸扇扇子。师:是的,夏天扇扇子,能感受到空气流动。生:倒热水时候,看到上面有白气飘动
,也是空气流动。师: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想到了生活中空气流动现象。6.师:现在我们对空气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了空气是流动的,想不
想观察空气是怎样流动的?师:可是我们看得见空气吗?生:不能。师:那我们可以借助什么来看见空气的流动方向呢?开动你的脑筋想一想。生:
可以看烟的流动。[PPT9出示]师:你的方法真不错,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蚊香、蜡烛。想一想,你可以用这些物品,怎样更好的观察空气
流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小组内交流讨论。)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方案?生:点燃蚊香。师:蚊香可以帮助我们怎样来认识空气呢?生
:点燃蚊香,我们观察烟飘的方向,就可以看出空气在动。师:这个方法真好,我们眼睛看不到空气,可以借助烟的流动来证明空气的流动。引导:
⑴通过观察烟的流动来体会空气的流动情况。⑵通过吹点燃的三支蜡烛火焰的变化,观察空气的流动。师:每组选择你们喜欢的实验去研究,有观察
就要有记录的,把你观察的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上。师:我们开始吧!(师巡视指导)师:通过研究我们观察到了空气的流动现象,我们身边的空气
一直都在流动着,因为它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是透明的气体,所以我们平时看不到,但是我们可以感受的到,也可以借助别的物体观察
到空气的流动。(三)认识到空气是实实在在存在的。[PPT10出示]师:我们用塑料装上玩具,再用塑料袋装上空气,有什么发现?(学
生做实验观察现象。)师:说一说你们的发现?这说明什么?生:装玩具的时候,塑料袋鼓起来。生:装空气的时候,塑料袋鼓起来。生:说明空气
虽然看不见,空气和玩具一样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四)汇报总结。师:通过以上的活动,你知道空气有哪些特点吗?生:我们知道空气是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PPT11出示]课件展示结论: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
的气体,空气会(流动)。三、巩固应用,拓展创新。1.师:我们这节课研究了空气,以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水,水和空气有什么不同呢?你们先猜一猜。生:我觉得水沉一些。2.师: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3.[PPT12出示]师: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一个里面装满了空气,一个里面装满了水。试一试,它们有什么不同?【板书设计】没有颜色2.认识空气没有气味空气的特点透明没有味道会流动
献花(0)
+1
(本文系重启作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