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的第160篇成长记录: 「30天考研倒计时」 人们总说,学生时代是最无忧无虑的日子,等走入社会,才会明白生活的真正意义。实习,考研,毕业,一桩桩一件件看似稀松平常却实实在在锤在身上。 一路走来,积攒了无数的跌跌撞撞,迷茫,退缩,又再次鼓起勇气面对那未知到来的一切。 或许,这些焦虑,迷茫,萧索的日子就是所谓的生长痛。 天在下雨,大风刮,低温。冬天来了。潮湿爬进身体里,和莫名之愁搅和在一起。今年,会是个严冬吗? 时间在走,步履不停,好像没有给我机会去捋清楚自己的脑子。30天考研的倒计时在提醒,有些害怕,有些焦虑,有些苦楚。 但是我还是想在这里,好好把这段时间的想法一个一个,就像是晴天时晒床铺一样摆出来看一看。 不明不白地继续稀里糊涂潦草每天,似乎有点辜负一年的三百多天。要知道,三百多天,树苗都能长两节高,花都可以结出果实再衰败。 要好好说清楚的,不能对不起这和我一起赶忙的日子。 ![]() 实习。 诚实一点,实习之后,我对“中学教师”这份职业产生了一种害怕的反应,是那种一想到这些经历未来也许有一天又会降临到身上,就会后怕的恐惧。 就像是古希腊戏剧中知道了自己会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一样,他有意去躲避,但是还是无法摆脱命运。 这种支配,很可怕。 实习期间确实有一篮子美好的回忆,也让我的内心状态进入到了新的阶段,这些都是换不来的礼物。 但是如果再让我来一遍, 我不想。 因为真的太累了。 这种累,不是来自于我上课前磨课磨了十几遍的累;不是熬夜修改教案的累;不是每天改着堆成小山的作业的累。 而是,一种心理上的沉重。 当走上讲台目光抬起的那个刹那,几十双正在生长的眼瞳都聚焦于你。我突然感觉一股巨大的力量感扑过来,自己就像是泰山前的沧海一粟。 现在回想才懂得,那是一种无比渺小的感觉。 ![]() 我已经站上了讲台,我就要为我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负责任。 他们会因为我教授不当而失去对于这个知识的学习吗?他们会因为我对他们说的一句而改变性情吗? 他们都是未成年的孩子,一想到也许我会在他们的未来画上一道,我就怎么都不愿提起笔。 我连我自己的人生都没有过好, 我没有办法, 更没有能力为别人的人生负责任。 在几十个生命——都是十几岁,思考方式与处世态度都不尽成熟的生命面前,我很难保证我带给他们的都是他们需要的,最好的。 “教书育人”,这四个字每一个字都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我不够优秀,又太过于弱小。 要是以前,还没有上大学的以前,面对别人的提问,我一定会很自然地得出单纯的回答:“未来想干什么吗?当老师啊。” 但是现在,这是我很难再开口的。跟人打交道,是一项相当有份量的任务。 所以,最终我选择以不会被我影响且不会背叛我的东西为伴:书看了就是看了,知识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 白纸黑字的东西,最不会骗人。 ![]() 于是,第二个问题来了。 失败。 实习结束,上个学期带着大三一起走进尾声,我正好20岁。 以前一直觉得年龄就是纯粹理性的数字,但是现在看来更像是一种警告,每日都在催赶着你离开孩童的世界。 万事都要两手准备,有人会问,“这次考研没成功的话你会怎么办?”“那就继续再考一次。” 其实这么回答, 每一个字眼都在飘忽, 落不到底气上。 这个问题,以前也不是没有遇到过,只不过那个时候是“如果高考考得很不满意怎么办”。 当时的我和现在的回答一样,但是话语起落间,都是满不在乎。 似乎感觉那个年纪做什么选择都是可以容忍的。 可是一旦来到二字开头,人生关卡的标准好像一夜之间拔高,失败的权利在渐渐减少。 我不能再像小孩一样可以什么都不想就傻傻的读书,很多头绪一下子全部蜂拥而来,我被裹成一个厚厚的茧。 不能回头,不能停留,只能一直向前走。 但是路很远,雾也很大,就这么凭着直觉慢慢摸索,谁知道再走一步是不是万劫不复。 ![]() “逃避可耻但是有用”,现在是没有办法再逃避的时刻。可我依旧迷恋着这“人生中最后的象牙塔”,不想离开“学生”这一头衔。 好想一辈子都读书啊。 写到这里,其实我已经明白了一些。我所有的苦恼,其实都源于我无法一下子全部吸纳这些所有的责任,还不能快速过渡到未来的自己。 有时我真的会感叹我的父母是那么的能干、对我是那么的好,好到我会因为无法证明自己的价值而羞愧内疚。 然而一旦想到我在之后的五年、十年间,也会成为爸爸妈妈这样的人,我便开始犹豫。或许这就是别人所说的“生长痛”。 我从成长到长大的痛苦大抵如此。 最后,无论如何, 都愿大家, 走过萧瑟,走向彼此的心安处。 ![]() BeTheOne Saying: 现在路过的浪花和风雨将来一定会成为陪伴你为走过萧瑟而拼搏过的日子最可爱的见证人。 为了能成为比原来更好的人,即使前路再困苦也要继续不断尝试挑战。人生路上本少不了泥泽和川流,勇敢面对才是最好的方法。 12月25日,迷雾终会散去,扬起手中的桨,岸堤就在前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