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情况!俄罗斯俘虏自称“被骗”,“参与对乌作战毫无准备”?丨大伊万问答

 昵称21405352 2022-05-04 发布于湖南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图片

【大伊万问答

最近,一家乌克兰电视台放出了一期对一名被俘俄军的专访,接受采访的俄军自称是空突31旅的士兵。

图片

按照这名士兵的说法,他们在2月24日午后,参与戈斯托梅利安东诺夫机场突击行动前,“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对乌作战”,是被以参与演习的名义“骗”上飞机的,飞到空中后才被军官告知他们要去抢安东诺夫机场。无独有偶,在俄军第一阶段战役中,有不少俄军被俘士兵都“统一口径”地宣称,他们“不知道要跟乌克兰开打”、“以为只是一场演习”,还有俄军士兵被俘后宣称自己“是一个孤儿”。此类消息传到国内,不少人听了之后纷纷抹眼泪,将其视为俄军“草菅人命”的一大例证,当然,这些眼泪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鳄鱼的眼泪,那就搞不清楚了。

图片

而这种事情你让大伊万来说,大伊万只想说一句话:这些人是有多少见多怪,没听说过啥叫被俘教育吗?当然对于咱们国家来说,在作战中被俘一般都是不怎么提、当事人也难以启齿的事情,但对于英美等国来说,被俘教育基本上是每一名士兵的“必修课”。

简单来讲,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内容:

一是怎样降低敌人对自己的敌意,毕竟战场上打红了眼,抓住了人人家要是绷不住,一枪把你崩了,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二是怎样尽量降低自己被俘后对己方的损害,毕竟你一个单兵了解的作战计划可能有限,但很多信息是可以旁敲侧击打听出来的,比如你从哪里装车,路过哪里,一路上看到了什么,问了一圈就能分析出很多有用的情报;

三是怎样对外界传递信息,尤其是在敌方公关人员拍照宣传的时候,被俘人员可以通过特定的手势,表情等,向外界传达特定的信息,供己方的情报人员加以解读;

四是被俘之后的心理调适。

图片

因此,从这些俄军被俘后纷纷说自己“不知道是实战”、“以为只是一场演习”这种表态来看,大伊万认为,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俄军的被俘教育:毕竟实战归实战,演习归演习,再嘻嘻哈哈的部队,实战之前也不可能没有各部队受领任务、传达任务这个环节,预定要打什么目标,各部队下去之后如何展开,如何联络,沿着哪条通道攻击什么目标,都要预先规定好,不然下去之后一脸懵逼;咱们再退一万步说,演习之前各部一般领受一定数量的空包弹,实弹除了实弹射击科目要用,其余时间不用,而实战条件下谁领空包弹啊?发给你的全是实弹,还跟你说是演习,换成是你,你自己信不?

图片

因此,这部分俄军士兵在被俘后,“异口同声”地说自己“不知道是实战”、“以为是演习”,应该是“被俘教育”的“降低敌意”和“模糊意图、降低损害”的环节:以为是演习,根本没想到是实战,下来稀里糊涂的就被俘了,根本没有正经参与战斗,也就是手上没有乌克兰士兵的鲜血,也不知道己方的作战计划是什么,这样,降低了对方的敌意,隐藏了自己的意图,两个目的都达成了。

图片

其实,不止是俄军这么做,乌军在被俘之后也一样有被俘教育。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马里乌波尔最后几天的战斗,海军陆战36旅崩溃后,顿涅茨克民兵一下子抓了1000多俘虏。这其中一大堆人,要么说自己是厨子,要么说自己是司机、乐队乐手,没有参加过战斗云云;无独有偶,目前俄军在顿巴斯北部抓的俘虏,里边也一大堆人被抓了以后说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就是壮丁,训练了三天发把破AK就拉上去了,比如昨天一个机24旅的俘虏就说“自己发了120发子弹,一枪没开就投降了”,这些全是典型的被俘教育。当然,这种被俘教育也不是不能甄别的,比如你说你是厨子,可你的证件上明明说你是坦克驾驶员;又比如你说你自己是壮丁,可是你手上满是兵茧,一看就是操纵笨家伙好长时间的人,这就需要战俘甄别部门出来甄别,经过审讯和同僚辨认,就能搞清楚这些人到底是职业兵,还是壮丁,到底是步兵,还是做饭的了。

图片

最后,很多人可能好奇,俘虏怎么向外界传递信息,其实类似的情况在抗美援朝战争时就出现过。大伊万记得之前有人专门写过文章,就提到了抗美援朝战争时一些美军俘虏在照片中出现的奇怪手势,就是典型的信号手势,目的就是为了向外界传递信息。当然这个要展开来说话题就大了,而且当时咱们不了解被俘教育这回事,还吃了一些亏,让一些狡猾的美军俘虏把部分有敌意的信息传递了出去,这个话题可以留待以后慢慢讨论。

居家必备小家电,扫码开团,

还有现场直播展示,教你玩转黑科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