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社区报到,向社区请战,为社区建功

 阿福根 2022-05-04 发布于上海

图片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上海团员青年积极响应团市委“到社区报到”的号召,用他们的青春智慧、热血担当守护家园,共同诉说社区守“沪”者的故事!

“力量”

社区吹哨,团青报到,青春力量在“疫”线集结


在浦东,“抗疫天团”使命必达

图片

浦东新区合庆镇庆南居委的年轻人
牵头报到的青年党团员成立社区助老服务团
团员们公布了“助老手机号”
每天坚持与结对老人通电话,关注他们的需求
团支部书记蔡光辉说:
虽然不能时刻守护在老人身边
但希望通过“远程陪伴”
为他们带去温情与关爱

图片
  
“我被封闭在小区,出不去,我妈妈已经84岁了,生活不能自理,怎么办呀?”
从接到这位儿子的电话后
“助老服务团”每天的任务又多了一项
就是为这位独居老人送餐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
“助老服务团”用关爱互助温暖了人心
  
图片

在奉贤,他们做起了“跑腿哥”“知心姐”“楼小助”
团奉贤区委大力推动社区青春行动
自疫情封控以来
迅速组建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
采取“统一招募分配+就地就近服务”方式
激励团员青年主动到社区报到

京东配送员+“跑腿哥”:民有所需,我有所应
小区进入封闭管理后
快递外卖成为物资获取的重要“生命线”
尽管物业在小区门口搭起了临时“分拣点”
但快递数量繁多,搬运压力巨大
京东配送员李斌、孙豆豆、颜智明
作为小区青年居民主动请缨
化身“跑腿哥”

图片


“我平日东奔西跑送货,现在封控在小区,不如也为居民送送包裹”
于是他们通过“i跑贤城·骑乐融融”志愿联盟
报名参与防疫志愿服务
在他们的参与下,
外卖和快递从门外经过“缓冲区”消毒、分类后,
安全快速地送到居民家中
一份份快递,传递的不止是物资
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心理咨询师+“知心姐”:一间温馨的小屋,一段私密的谈话
疫情之下及时加强心理疏导
是我们共同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的重要一环
金海街道集结38位“心灵急救师”,
无偿为有需要的市民进行线上线下心理疏导
来自上海市奉贤区心理咨询师协会的“知心姐”胡红梅就是其中一员
她非常关注“年轻父母”这个群体
通过开设《疫情期间心理调适》线上讲座
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导年轻父母正确应对压力
同时,以留言互动的方式,
倾听年轻父母的困扰
有效缓解他们的焦虑感
让每一个“心灵感冒”的人都能得到温暖
图片

“速度”

社区的“难点”和“痛点”,青年有办法,速度来支招


在闵行,长租公寓青年用“青”情和关爱共同打造安全防疫链

图片

3月16日
浦锦街道柚米社区的小杨和小刘加入了社区青年志愿者
他们是社区租客委员会的新生力量
也是社区中的青年达人
他们带动二十多名青年
组建了柚米社区青年中心志愿者团队
投身防疫一线

“社区进行多次核酸检测后,秩序和效果都有了很大提升。”
小杨和小刘表示,
柚米社区有2000多租户
相较于其他长租型公寓,青年人数更多
为了保障租户的安全
社区实行分片区管理与分层采样的精准防控制度
志愿者们逐层逐户敲门提醒核酸检测
确保一个不漏,应检尽检
 
通知核检并非一帆风顺
有的租户临时有线上工作不能在规定时间下楼采样
有些租户则反映敲门或喇叭提醒打扰生活

面对这些情况,
社区组委会决定让志愿者们分工合作
小杨在社区群提前提醒租户做好准备;
针对不希望被敲门的租户,
志愿者便在门上贴好通知;
对于行动不便的租户,
志愿者一对一上门接送,
确保大家都能完成核酸检测
志愿者的无私奉献,
租客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图片
 
闭环管理期间,生活物资成了焦点
搬运、分类、发放……志愿者步履整日不停
小杨组建了社区物资置换群
让租户置换生活必需品
由志愿者负责传送

居家隔离期间
考虑到租户可能产生的负面情绪
志愿者在社区微信群分享正能量话题
开启树洞交流通道

对于单独隔离在家的老人和小孩
志愿者通过微信经常性关心情况和需求等
传达社区大家庭的关怀,降低焦虑和孤独感
此外,志愿者们还会定期喂养和照料单关在家中的宠物
让隔离在外的主人们放心
 

图片


志愿者们还要帮忙解决各类社区突发状况
某天半夜11点,一位孕妇突然身体不适
正在前线站岗的小刘马上联系救护车
并和门店经理一起全程陪同孕妇前往医院
到医院检查后,
医生表示孕妇情况比较危险,必须转院
转院途中还遇到车子半途抛锚换车的问题
最后到达医院做完全部检查,
并等到孕妇家属到达后
小刘才和门店经理返回柚米

在静安,“芷”南针志愿者守护居民“药罐子”
疫情以来,静安区各行业青年响应号召
集结青年突击队,
驰援街镇、社区
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用实际行动践行“召必应、应必战、战必胜”的青春誓言
3月22日中午
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来了3位“芷”南针年轻志愿者
到达医院大堂后
3人直奔自助挂号机而去
在自助挂号机前停下来之后
其中一人从随身的背包里取出了厚厚的一叠医保卡
另一人则拿出了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
最后一人则依次将一张张医保卡塞进机器内
在屏幕上完成着挂号流程
就这样,一人嘴里读着纸上的信息
一人在一旁进行着递卡和收卡
另一个则在屏幕上忙碌地输入着各种信息
这台自助挂号机被他们足足“霸占”了将近半小时
 
图片

这3位年轻志愿者来自芷江西路街道三兴居民区
不久前主动向社区报到亮明身份
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三兴社区居民结构较为老化
不少老年居民患有慢性疾病且有不少空巢老人、独居老人
在疫情管控的特殊时期
子女们也因封控无法为老人解决燃眉之急
面对这一突出问题,
他们主动扛下大任
承担为老人配药的工作
而这一次,
他们则带着为60多位老年居民配药的重任来到了医院
当天,
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为他们开辟了绿色通道
3名“芷”南针志愿者前后花费4个多小时为老人完成了配药
“辛苦你们了,眼看家里的药就要没了,正在心慌,我又出不去,你们帮我解决了大问题了,谢谢,谢谢!
这一声“谢谢”是感谢居民区为老人服务
更是感谢年轻志愿者们不计个人安危
为他们配药
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图片

像3人小队这样的“芷”南针志愿者
依旧奔赴在各个居民区一线
哪里有需要配药的居民,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芷”南针
“社区哪里有需求,志愿服务就指向哪里”的服务宗旨
努力将爱心和温暖不断传递。

“温度”

“细微之处”见真情,火热青春为社区“加热升温”


在嘉定,一群年轻人正在社区“抢活干”
嘉定区青年党员、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青年志愿者
纷纷向对口联系或所在社区报到
在疫情排查、小区封控、核酸检测、群众服务等工作中
发挥重要作用
社区是群众温暖的家
在严峻的防控压力下
老人、孩子和其他特殊的人群可能会遇到更多的不便
但生活中总有一些热心的人和我们一起守护“嘉”园

在岗1分钟,履职60秒!
来自退伍军人的铮铮誓言
“中国军人在岗位上要做到在岗1分钟,履职60秒。疫情当前,作为一名青年退役军人,我必须主动靠前、积极作为!”
1998年出生的陈帆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
他认为既然这是一场战“疫”
那么冲锋陷阵就是他的使命。
从3月7日起,
他就主动请缨加入银杏社区抗疫志愿服务大家庭
他在小区门岗值守
为居民运送生活物资、发放蔬菜礼包
帮助老人做抗原自测,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维护
辅助医务人员做全员核酸筛查……
“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
陈帆全身心投入到了抗疫志愿服务活动中
在社区,几乎每个志愿服务岗位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
“阿婆,我是志愿者小陈。麻烦开开门,来给您送抗原自测试剂了。”
陈帆至今还记得作为志愿者第一次为老人送抗原试剂的情形
记得那天,敲了很久的门,
老人才步履蹒跚地给他开了门
陈帆了解到阿婆是独居老人
不会做抗原自测
他耐心帮助老人完成整个检测过程
并且等待检测结果显示后登记下来
 
“谢谢你小伙子,我一个人住,身体又不好,麻烦你上门来给我做检测了。”
在做完抗原后,阿婆还向他倾诉了很多
“她和我说了很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我想作为志愿者能够成为独居老人的倾诉对象,
为他们带去一点温暖不也是我们工作的意义吗?”陈帆说
从此,陈帆心里多了一份牵挂
他明白,除了要把物资送好、用法教好
关心好老人的心理状态
陪他们说说话、散散心同样重要

图片

我们一直在,有什么需求随时打电话
为落实足不出户要求,敲门见面不是总能实现
这时候,一通能够敞开心扉的电话就显得更加珍贵
团徐行镇委预青社工庄晓韦
从3月13日起就参与到嘉定区疫情防控市民热线青年突击队中
通过电话坚守着共同的“嘉”园

图片

“喂,您好!这里是嘉定区疫情防控市民热线……”
“电话铃响,我尽快接起
电话那头的各种声音我都认真、耐心地倾听
用最快的速度,准确捕捉需求,
给出解决办法,做好诉求传达
随着政策的更新,
每天接线工作之余抓紧完成信息收集与更新
更好地指导第二天工作
周而复始的日常里
每当听到'感谢’声
都仿佛被'治愈’,鼓舞着我继续前行……”
疫情期间,像庄晓韦这样的志愿者始终坚守岗位
24小时电话在线不错过任何一位居民的来电
第一时间解决老百姓的急需
他们愿用声音架起一座座“暖心桥”
传达好市民的诉求与心声
他们相信,曙光终将冲破“黑暗”,
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在金山,向社区报到号角已吹响
青年正在努力筑牢社区防线
团金山区委向全区青年发出向社区报到的倡议
号召团青骨干、青年业委会委员、居家办公青年等
“社区里的年轻人”积极行动起来
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
向本小区独居老人、残障人士、困难家庭、困境青少年、防疫一线人员子女家庭等
敲开家门,敲开“不便”,留下“方便”
成为关爱“疫”线的守门人

青年“技术流”助力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
石化街道共有23个核酸采样点
居民9万多人
平均老龄化率超过38%
登记核酸预约码需要耗费大量时间
社区青年程暘作为一名软件工程师发挥所长,
为街道定制了“自动批量登记”小程序
通过导入表格,
2秒就能生成预约码并准确截图
不仅方便了老人,
而且大大提升了一线工作人员的效率
同样是青年运用科技赋能
石化三村党总支副书记卢赛婵将“喵喵机”用于打印核酸检测预约码
凭借其便捷、高效的特点极大助力了社区疫情防控
并为更好地服务老年居民提质增效

图片

“爱心点名册”“点菜热线”保障老人物资供应
金山公安分局象州路派出所青年民警范晓斌在社区封控期间
及时对接居委会“爱心点名册”
将小区内常住老年人口按照孤老、独居、高龄等类型
依次分为五色关爱圈形成“一人一表”
对30多名需特殊关注的老人进行统一管理
他主动承担起给独居老人送饭、送物资的任务
确保独居老人在管控期间生活起居得到充分保障
无独有偶,
石化街道四村开辟了老人专属“点菜热线”
青年志愿者们轮班接听,
根据老人的需求“点菜”
费用由居委会先行代付
此举大大方便了辖区内老年群体的生活

以青春的名义
向疫情宣战
直面社区抗疫
豁得出、顶得上
疫情偷不走青春
风雨中见证成长
青春光芒
聚而成炬
守“沪”有我!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
编辑:梁诗佳(实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