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疫”之星(四):齐心抗疫,上海志愿者变身“最美配送员”

 阿福根 2022-05-04 发布于上海
图片

编者按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上海全民战“疫”的行动中,众多学雷锋志愿者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投身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物资保障、心理疏导……每一位奔走的学雷锋志愿者身影,如同绽放夜空的点点星火,照亮温暖着这个特别的春天。他们平凡,亦不凡;无名,亦英雄!战“疫”之星系列报道第四期,让我们一同聆听上海“最美配送员”的暖心故事,为他们点赞、祝福!



01

道德模范俞迎春:与一线的防疫工作者“并肩作战”,为防疫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5:00


新旺美食林酒家后厨开始传出备菜的声音,择、洗、切各道工序井然有序。

7:30


第一盆菜下锅烹制,后厨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11:00


餐厅员工将近六百份午餐盒饭打包装箱后,新旺美食林酒家经理俞迎春开始为周围社区固定点位的一线防疫人员进行餐食配送

图片

14:00


短暂休息后,后厨又开始了第二轮忙碌。

16:00


满载六百份晚餐的送餐车再次出发。

结束一天的供餐后


俞迎春和妻子开始采购接下来所需的食物

2018年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第二届静安区道德模范俞迎春多年来一直坚持为社区独居老人和孤老们准备团圆年夜饭,并且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服务。

其经营的位于临汾路街道的新旺美食林酒家,此次作为团餐配送保供企业之一,负责该街道辖区内包含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部在内的十余个点位的供餐需求。在接到任务后,俞迎春迅速召集员工,商讨相关事宜。员工主动报名,要求参加这次的“值守队伍”。

图片

3月31日,俞迎春与妻子从家中简单整理好换洗衣物及被褥后,与员工在餐厅汇合。至此,这支由10人组成的“值守队伍”便开始驻守在店内,全力为相关人员的餐饮供给作准备。

“与一线的防疫工作者'并肩作战’,我们非常激动,虽能力有限,但只要是在做,心里就会踏实。”俞迎春告诉记者。

图片

目前,该餐厅坚守在岗位上的10名员工,都进行了细致的工种划分。三名大厨、两名配菜员工,其他五名员工灵活机动配合调整。所有员工上岗均需持有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抗原检测结果报告并进行测温,其中配送人员还需持疫情防控工作证及静安区疫情防控工作车辆临时通行证。

“我们虽处在二线,但必须保证我们的队伍是健康的,这样才能为防疫工作者们保驾护航。”俞迎春表示。

图片

因该餐厅服务点位较多,且只有一辆送餐车进行配送,每天在统计就餐点位及餐份后,俞迎春都会合理规划路线,点对点进行打包配送。有距离比较近的点位,俞迎春会直接双手抱着保温箱步行配送。

图片

4月11日16:00,气温超过30℃,身着防护服、N95口罩步行配送餐品的俞迎春早已满头大汗,“我们出来走这一小段路,就热得受不了,防疫人员从早到晚呆在室外,真的是坚守的力量。”俞迎春对记者说道,“所以,我们必须要让一线工作人员吃好、吃饱!”

图片

据介绍,每日的餐品均为五菜一饭,当天的菜品为:红烧大排、宫爆鸡丁、红烧萝卜肉丝、椒盐小土豆、西葫芦,烹制完成后,所有的饭盒在大厅桌面上一一铺开,三到四名员工进行装菜、加盖、装箱,流水线作业一气呵成。

“每天的菜品其实都经过了精心搭配,尽量想让工作人员吃得丰富一些。”俞迎春说道。

图片

“我儿子在外地读大学,当他知道可以为医护人员供餐后,一直向学校申请回来帮忙。”俞迎春表示,值守队伍及家人给了他无穷的力量,“我们目前虽只有十人,但我相信我们可以像医务工作者一样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全力以赴做好餐饮保障,为防疫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

图片

02

他们是奔跑在病毒边缘的“快递员”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花博方舱园区内,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往返于世纪馆与复兴馆之间,从早上忙碌到深夜。一箱箱矿泉水、一床床被褥、一份份洗漱用品……从装卸到归类整理到运送,来自全国的物资经过他们的手被送往有需求的地方。他们是奔跑在病毒边缘的“快递员”,用自己的汗水和付出为复兴馆方舱的700多名医护人员和2800多名患者提供着坚实的后勤保障。

图片

“我们来自光明集团旗下崇明农场的各个单位,是一支由20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其中党员9名,团员6名,女性队员2名,平均年龄38岁。” 带队的是崇明农场党委书记成岗。4月2日,崇明农场党委发布花博方舱志愿者招募并进行了动员,很快就成功组建了这支队伍。经过一系列战前培训,4月4日,20名志愿者就赶赴方舱,开启了在这片土地上的战斗。

图片

图片

早上7点,志愿者彭小敏准时起床,洗漱后前去吃早饭。作为三个带队小队长之一,他还要利用早上的时间和其他两个小队长碰个头讨论一下当天的工作。当天彭小敏轮到中班,用完早餐,他回到房间稍作休息。“我们的队伍实行'早、中、晚’三班制,上午8:00——12:00、下午12:30——5:30、晚上6:00——11:00。早、中、晚班各有一个带队小队长,早、中班各为6人一组,晚班5人一组。”彭小敏告诉记者,“每天会轮换班次,休息时间要待在宿舍不能出门。”临近中午,彭小敏依照惯例提醒中班的队员下午工作的注意事项,再三叮嘱要做好自身防护。用好午餐,彭小敏一组六人就往园区出发了。

图片

“A区要20床被子。”“D区要10箱矿泉水。”把物资装上小推车,队员们开始了世纪馆和复兴馆之间的来回奔忙。“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在世纪馆总仓库参与装卸、搬运、转送医护人员及患者所需的生活物资及部分医疗物资至指定地点,类似快递员的工作。外面来了东西就卸,哪里需要东西就送。刚进园的时候,为了抓紧时间帮方舱备齐物资,每天跑一百多趟。现在日常补给,稳定在六七十趟,来回有三百多公里,相当于每天从上海跑一趟南京。”彭小敏说。四五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几乎是一刻不停,等交班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大汗淋漓。在园区内固定点做完消杀,彭小敏和队员们返回了宿舍。回到房间,彭小敏第一时间将全身的衣物清洗晾晒并做好消毒工作,并叮嘱队员同样如此。

图片

此时,完成了一天工作的彭小敏还不能休息,身为临时党支部书记,他还要继续规划好明天的工作。“我们在出发前一晚建立了临时党支部,为我们的队伍建设和任务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彭小敏告诉记者,支委会每天会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让队员们各尽所长。“刚开始我们到达园区的时候物资摆放比较混乱,也容易在送物资过程中出现误拿错拿的情况。”彭小敏说,“通过大家的探讨,我们将各类物资分门别类整齐堆放在合适的地方,并通过贴标签的方式减少错送的情况发生,为方舱医院的物资配送极大地提升了效率。”

图片

“这已经是崇明农场派出的第三批志愿者,所以在前两批的基础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成岗表示,队伍在招募时提升了党员和青年比例,确保了队伍的适应性和战斗力。同时农场党委与光明母港多次沟通协调,队员们的吃、住得到了极大的保障。崇明农场总部也及时送来各种防疫物资、生活用品、牛奶、水果,不断完善队员们的日常保障,让队员们可以无后顾之忧地投入抗疫服务中。

图片

据统计,4月4日至4月14日,崇明农场花博方舱志愿服务队共累计搬运各类物资6768箱;各类用品、被褥床品、大礼包20574份;平均每天搬运物资约615箱,各类用品约1870份。

图片

“工作上的困难大家都能克服,唯一的顾虑主要是在封控期间比较担心家里人。”彭小敏告诉记者,志愿者队伍中,很多队员从3月27日以来一直忙碌在抗疫一线未曾回过家,“但大家的心态都很积极,队员们都表示,如果有需要,我们愿意一直坚守到清舱!”

来源:上海市文明办和各区文明办

编辑:刘 凯  总监制:吴维满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