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友们,别让这些玩和田玉的错误执念害了你!

 和玉大叔 2022-05-05 发布于新疆

挑选各类玉石,您挑花眼了吗?选购的过程逐渐变味成执念,有哪些比较常见的偏执心理会影响到您对玉石的品鉴?今天和玉大叔就来聊一聊工作中常见的典型问题。

一、过度追逐“羊脂白玉”概念

和玉大叔从事玉石行业这么些年,已经无数次听闻客户要求寻找“羊脂白玉”的好料,可每次大叔反问客户:“是想要哪个产地的羊脂白玉呢?”,玉友们经常诧异地说:“羊脂白玉不就应该是新疆产的和田玉吗?”其实这样理解“也对也不对”——“对”在根据新疆的地方标准新疆地方标准 DB65T 035-2010《和田玉》规定,羊脂白玉其实是新疆本地鉴定机构才能出具的特殊标识。

说“不对”是因为羊脂白玉本身并没有什么产地限定,毕竟鉴定机构是拿色标来确定被鉴定的样品有没有达到所谓的羊脂级。那么问题来了,新疆的白玉普遍没那么白,所以在鉴定过程中,对比俄料和青海料白玉反而处于下风,我们究竟应该把哪个产地料当成“纯正的羊脂白玉”呢?

这个典型的悖论充分说明了小白客户对商业名词,以及玉石市场真实的运行状态不了解,正确的说法是:“请给我寻找一款白度较好,新疆地产白玉,最好能达到羊脂级”。

二、对黑点的容忍度为0

说起和田玉的黑点,最明显的体现就是碧玉。如今市场上绝大部分的碧玉都产自俄罗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碧玉的评判标准浓缩为俩字——黑点。无黑自然就是好料,实际上俄罗斯出产的碧玉老料基本都带黑点,想要颜色越浓艳,绿色越“辣”,黑点就会越多。那些没有黑点的昂贵碧玉,基本都属于夹层料。这类原料主要的特点就是绿的不够浓艳,较为浅淡。

和玉大叔认为对碧玉的品鉴指标,首先就是绿的颜色要正,结果为了避免黑点市场上有许多带有明显色筋、条纹的碧玉在渠道流通,这类料子典型特征就是没有明确的黑点,却有非常明显的一些纹路,为了名义上不带黑点而选购这样的碧玉,在大叔看来属于失去了品味碧玉的初衷。当然在预算足够的前提下,购买没有黑点的碧玉无可厚非,我们也要尊重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接受碧玉天然的样子(就是因为黑点无法避免,新疆地产的玛纳斯碧玉几乎市场绝迹)。

三、从“和田地区”发出的才是籽料

和玉大叔意识到越来越多的直播间专门开设在和田地区,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就是占一个地利优势。尤其是最近不少社交平台要求显示IP地址,地址显示在和田自然给人感觉卖的都是“新疆料”,其实和田当地的直播间八成以上的供货渠道,都是源于河南送货。新疆的原料到河南转一圈,加以雕琢甚至是造假(二上皮、毛孔等)再送回到和田进行销售,大家有没有想过,那些看似精美的雕琢,需要产业链支持,产原料的地方怎么会有一手的雕琢工业呢。诸如此类明显的漏洞,却很少有人去思考,从产地买原石给人心理上“肯定正货”的安慰效应,也许是主要的因素。

说了这么多,和玉大叔还是想表达核心观点——玩玉还是要因地制宜,着重玉质,对于所谓的商业名词以及产地在哪,不用过分纠结。只要你人没有亲自在原产地,销售方到底是什么来头你根本不清楚,上述强迫症习惯只会增加自己的玩玉成本,这就是现实。

喜欢大叔的文章,请帮大叔点一下“在看”和“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