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闻县中小学生“贵生杯”征文比赛:76号作品】陈彩婷 ||​​​“雷歌”雅俗共赏

 徐闻校园文学 2022-05-05 发布于广东

“雷歌”雅俗共赏

曲界第二中学九(3)班   陈彩婷

记忆,细细碎碎,似那深秋的雨穿过梧桐的枝叶,打在我静谧的心田。我自是喜欢生活中的雅趣,常幻想徜徉于阳春花语中,以听雨为乐,以追云为趣,欣赏这别一风味的雷歌文化。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在我尚不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时候,我就浸入了乐曲的高雅之中,留意于好听的歌曲之中,可能是因为觉得好听的,就有淡雅的乐趣吧!

只是我好似就在雷歌熏陶中成长,不知名的,不知歌词的,脱口而出的,听不懂的雷歌,在大人间口口相传。有时候,在田间的路上,忽然传来悠扬的女高音,“推砻磨,筛来箩糖,养猪肥肥做嫁妆,做嫁妆……”;有时会看到三西后生相互打趣:“十个篮,八个箱,讨个娘子到东乡,到东乡……”;当农忙时,人们会趁休息空闲,美美地吼上几句:“瘦狗踩单车,踩到河边吓妹惊,妹啊无使惊,哥仔先教你踩单车。”歌词虽然粗俗,但韵律抑扬顿挫,饶有趣味。但我从小就十分排斥这雷歌,无他,只因我觉得,一切于我的追求而言,俗气了些,实在是难以让人接受。雨夜,我在小楼上听雨声,眯着眼,哼着曲儿,幻想着莺歌燕舞。但突然飘来的雷歌,很快将这一切打破。外公蹒跚带笑而来,手里拎着老式收音机,那是他听雷歌的“老古董”,上面还插着天线。我被这老古董奇怪的模样逗得噗噗嗤一笑,外公也笑了,指问我。“不喜欢”,这立马回答他道。

外公又被我的诚实逗笑,向我发出“共听雷歌”的邀请后,便按下老古董歪歪扭扭的按钮。雷歌于是吱吱呀呀地“扭动”起来。我耐着性子,试图在其中探寻听得懂的语句,“雨仔落落沙泱泱,老鼠叨猫扔过窗,黄牛捉虎叫嗷呜,鸡抓鹰婆半天翔……侬去书房坐书窗,先生会教侬会拾……”。一开始收获无凡,只好尴尬陪笑。外公解释到,这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期盼,希望孩子成龙成凤,所以乐曲轻快悠扬,歌声甜美;再一曲是五谷丰收,仓廪皆实时节,人们高兴庆祝,所以鼓舞欢心,洪亮大方,细听还夹杂着些爽朗欢笑……听着外公的介绍,我只好努力将自己代入歌声中,渐渐地竟听出一些味道来。我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国风”吗?这不就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吗?原来,雷歌就是徐闻人的《诗经》啊!

本就寂静的天,被秋雨笼罩后显得更落寞。雷歌亦妙不可言,我忽然不再寂寥,我发现,沉湎于传统的文化。追逐阳春花语的同时,我也可以侧耳倾听,欣赏这充满着雅意的雷歌。谁说雅俗无法共赏呢?想到这里,我忽然为自己曾经那浅薄、狭隘的审美观感到羞愧。

如今,在外公的影响下,在家乡雷歌熏陶中,我渐渐喜欢上雷歌,有时也会哼上几句:“侬去书房坐书窗,先生会教侬会拾……。”的来坚韧的百味生活的雷歌,也是一种美妙的传统文化,虽然风格的不同,但听起来也别有一番滋味呀!让人都能够雅俗共赏于其中。

指导老师:戴妃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