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傅青主小传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2-05-05 发布于日本

傅青主小传

2022-04-14 08:47·历史阅读者

傅山,初名鼎臣,后改名山。初字青竹,改青主,又字侨山,别署公之它,亦曰石道人;号啬庐,入清后又名真山,号朱衣道人、侨黄老人、老蘖禅。山西阳曲人,一作太原人。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书画家、医学家、戏曲家、武术家、社会活动家,人称“十七世纪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一座奇峰”。自幼颖悟,读十三经、诸子史,俨然饱学之士。喜任侠,赋性刚直不阿。崇祯年间曾以一介布衣,发动诸生数十人上书为山西提学袁氏讼冤,勇挫阉宦权奸,后得以昭雪而名震朝野。明亡,蛰居土穴养其母,20年始以黄冠自放,稍稍出土穴与客接,然不事生产,家道中落,幸资医术以自活。又与顾炎武等人秘密从事反清活动,并曾被捕。在狱中“抗词不屈,绝食数日,几死”。康熙年间,朝廷开设博学鸿词科,傅山时已七十二岁,地方官逼其进京应试,他称病不去,官吏竟然命人舁其床而行,至都门外三十里,傅山抵死不入城,清廷免试,特封“中书舍人”放还,他既不谢恩,亦不接受,出京时,送行者途为之塞,其性情志节可见一斑。傅山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禺页、颜元、屈大均、吕留良等,关心民间疾苦和民族兴亡,不同程度地具有初步民主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倾向,掀起了17世纪后半期的一股进步思潮,形成了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活跃局面。傅山与顾、黄、王、李、颜,被梁启超并称为“清初六大师”,这是仅就学术成就和思想影响而言的。如果从思想解放的程度、学术领域的宽广、艺术创作的成就、医道医术的造诣等多方面看,傅山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多才多艺,多所建树,气象万千,光彩夺目,确非其它人可企及。兼善诗书画。篆、隶、正、草,无一不精。弱冠学晋唐人楷法,皆不能效,及得赵孟頫、董其昌墨迹,爱其圆转流丽,加以临学,几可乱真,于是复学颜。其书有“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之法。工画,所作山水,皴擦不多,丘壑磊落,纯以骨胜。墨竹亦有气韵。富收藏金石,精鉴别,尤精篆刻。著有《霜红龛集》四十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