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 《房兵曹胡马》

 路路川漫游诗境 2022-05-05 发布于福建

《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诗名《房兵曹胡马》,“兵曹”:【古代管兵事等的官员。唐代为府,州设立的“六曹”(或“六司”之一),在府称“兵曹参军”,在州称“司兵参军”。】“胡马”:【泛指产于西北民族地区的马。】诗名的意思就是,姓“房”的兵曹参军的胡马。

    我们来看一下杜甫对应的时间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杜甫的父亲时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于是赴兖州省亲,与苏源明等一起到齐赵平原,作第二次漫游。】此时杜甫差不多二十四,五岁。他父亲是“兖州司马”,属于军事长官,相当于警备司令吧。在贞观十四年(640年),兖州就设立“都督府”了,管辖兖,秦,沂三个州。可见都督府也在兖州城内。那么本诗中的“房兵曹”就是兖州都督府里的兵曹参军了,所以他的马匹看来是比较高级的。而杜甫因为父亲的关系,得以到都督府内去看马。杜甫看到了什么高级马呢?来看原诗: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字词典故  “大宛yuan1”:【古代中亚国名,位于“帕米尔”西麓,“锡尔河”上,中游,也就是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锋棱leng2”:【亦作“锋棱”,物体的棱角。】“瘦骨”:【谓马的肢体强壮而不肥。

赏析   杜甫说,这匹胡马是大宛国来的名马,锋芒毕露的棱角是精瘦筋骨构成的。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字词典故   “批”:【削。古代《相马经》称良马的双耳为“耳如削竹”,“耳如杨叶”。】“峻”:【形容山高而陡峭。】

赏析  杜甫说,它那对如竹筒削出来的双耳,又高又陡。跑起来风驰电掣,随着疾风的涌入,四蹄显得如此轻盈。

     这两句,对仗很工整。这个“峻”字也说明这匹马它很高,所以杜甫仰望其“双耳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字词典故  “所向”:【即“所向披靡”,比喻力量(多指军事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赏析   杜甫说,它是那么地所向披靡,一往无前,对它来说,根本不存在什么空穴阔大,一概一跃而过,真是能够以死生相托。

    关于“空阔”,我觉得这个词的理解不应偏向遥远,而应该多理解为空穴陷阱,会踏空的地方,不管它多么阔,都能越过去,如此才能和后面的“托死生”承接。就好像刘备的“的卢马”越过了“檀溪”,救了刘备一命。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字词典故  “骁xiao1腾”:【骁,强壮的马。骁腾,健马奔腾。】

赏析   杜甫说,有如此骁勇强健善奔腾的马,那么纵然疆场万里,都可以任君横行。

     杜甫在房兵曹这里看到了来自大宛国的名马,这马是军营里头的马,是将军们上战场的马,是以杜甫用了“托死生”与“可横行”这样的字眼来描述。 那么杜甫自己是否有从军志愿呢?似乎没有明显的表现意向。字面上只是在夸马,夸完马,似乎并没有更多杀敌之类的意愿。杜甫是个宅心仁厚的人,他在《前出塞九首》中就有“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的主张。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为什么杜甫没有延续父亲此时的军人职业,也许他更崇拜的是祖父“杜审言”。而杜牧,可能更崇拜他们共同的祖先,晋朝的征南大将军“杜预”。事实上杜预文武双修,他是明朝之前,唯一一个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之人。

《房兵曹胡马》 杜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