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 《洗兵马》 赏析

 路路川漫游诗境 2022-05-05 发布于福建

《洗兵马》 杜甫
收京后作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
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蒲萄宫。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
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
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
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
鹤驾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
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

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
张公一身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
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
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
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
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诗名《洗兵马》,“洗兵马”:【洗刷兵器和马匹。表示胜利结束战争。典自《说苑》卷十三〈权谋〉:传说周武王出师遇雨,认为是老天洗刷兵器,后擒纣灭商 ,战争停息。后遂以“洗兵”表示胜利结束战争。】杜甫起这个诗名是祈福胜利结束战争。

    这里有个题下注“收京后作”,也就是说这首诗是在收复京城长安以后创作的。长安757年九月收复的,杜甫是十一月回到长安的。根据诗中的表达,这首诗写于杜甫回到长安后不久。好,来看原诗: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字词典故 “清昼”:【白天。】“山东”:【华山以东。】

赏析  杜甫说,中兴唐朝的诸位将领收复了华山以东地区。长安这里,不论是夜晚还是白天传来的捷报都是相同的。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字词典故  “河广”与“一苇”:【典出《诗经 卫风 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意思是:河面并不宽广,一根芦苇就可以渡到对岸。故国并不遥远的意思。】

赏析  杜甫说,黄河的宽广传说一根芦苇就可以渡过去了。胡人这次是要危亡了,命在旦夕,在我军的破竹之势中。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

字词典故  “祗zhi3”:【仅仅。】“邺城”:【遗址包括今河北“临漳县”西(邺北城,邺南城遗址等),河南安阳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带。】“朔方”:【北方的意思。“朔方节度使”是“郭子仪”。“朔方军”是唐朝在西北地区预备对付突厥的军队。】

赏析  杜甫说,仅剩的残敌躲到“邺城”,不日将唾手可得。独当重任的朔方军真是有无限的功劳。

    当时,“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杀了自己的父亲,自立为帝。757年9月唐军收复长安,10月“安庆绪”仅率1300人从“洛阳”逃往“邺城”。唐军遂收复“洛阳”城,并遣军攻占“河内”(今沁阳)等地,迫降安将“严庄”;“陈留”(治今开封)军民杀安将“尹子奇”归唐;唐将“张镐”率兵收复河南,河东郡县。但唐肃宗忙于迎太上皇还都,未及时遣军追击安军残部。

“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蒲萄宫。”

字词典故  “京师”:【京城。】“汗血马”:【原产于土库曼斯坦。】“回纥he2”:【中国少数民族部落,维吾尔族的祖先。】“蒲萄宫”:【亦作"葡萄宫",汉宫名,汉哀帝时单于来朝住在此宫内,后借指胡人在京师的住处。】“喂肉”:【这个词啊,都说有贬义的意思,有可能。

赏析  杜甫说,京城长安看到很多都是骑汗血宝马的,原来是回纥人,他们被安排在“葡萄宫”中,在那里大口吃肉。

    “喂肉”这个词有些贬义的样子,这里可能有着杜甫的一些看法。关于当时的回纥军,这里有些资料:

    【鉴于“大唐”与“回纥”近百年的“交情”,唐肃宗决定向回纥求援,借兵,希望回纥可以帮助大唐平定叛乱。可是现实是残酷的,“交情”不能代表一切,回纥也不能白白出兵,大唐总得拿出些“诚意”。面对着“回纥可汗”暧昧的态度,唐肃宗知道回纥这是在谋求“好处费”,然而此时的大唐狼烟四起,究竟还有什么筹码能让回纥可汗心动呢。几经思量后,唐肃宗向回纥提出了一个十分诱人的条件:“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也就是说唐朝只想收复长安,洛阳,至于这两地的百姓,财宝什么回纥想要可以统统拿去。对着这样的条件,回纥怎能不心动,回纥可汗迅速答应了唐肃宗借兵的请求,出兵帮助唐朝收复了长安。回纥也立即向唐朝表示,该履行约定了。幸亏太子“李豫”(唐代宗)一番劝告,称洛阳尚未收复,就行劫掠之事,会伤了人心。回纥人方才决定放过长安,等收复了洛阳再行劫掠。至德二年十月,东都洛阳收复,肃宗践行与回纥的约定,回纥纵兵大掠洛阳,带来了比叛军更大的破坏。据说“回纥军进入洛阳府库收取财帛,在市井村坊劫掠财物三天。唐朝拿出罗锦一万匹给回纥,回纥停止了劫掠。】

    所以说,杜甫恐怕是知道这个与回纥约定的事情。还有,我们在前面一首诗《赠卫八处士》中,杜甫提到“访旧半为鬼”,我们估计杜甫是在洛阳访旧。那么杜甫的这些“半为鬼”的旧友,除了正常的生老病死,还有相当一些很可能就是因为安史叛军,以及回纥的这次劫掠。所以,杜甫这里用了“喂肉”这样一个词。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

字词典故  “海岱”:【今山东省渤海至泰山之间的地带。“海 ”:渤海 ;“岱 ”: 泰山 。】“仙仗”:【神仙的仪仗;皇帝的仪仗。】“崆峒”:【崆峒山,距离甘肃省平凉市区12公里,东至西安市300多公里。传说“黄帝”问道于崆峒山的“广成子”,因此被称为道家第一山。】

赏析  杜甫说,已经很喜悦地看到,皇上的神威荡清了渤海与泰山之间。常常思忆皇上的仪仗经过崆峒山的情形。

      这里有些典故:【唐肃宗的“肃宗”和“至德”年号,是他在“崆峒山”问道和“鸡头山”祭天时,听了“广成道人”的建议,取“陇右”之“肃”为“肃宗”,取“至道至德”中的“至德”为年号,改“天宝十五年”为“至德元年”。】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字词典故  “三年”:【指安史之乱开始到现在三年(755-757年)。】“国”:【这里的国不是指现在的国家,而是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所以“万国”可以理解为各路诸侯。】

赏析  杜甫说,三年了,将士们都是在笛声中望着关山的月亮。在各路诸侯兵将跟前,草木都感受到虎虎生风。

    关于“草木风”,有些解释为草木皆兵的意思。我觉得是不正确的,因为杜甫这里是在歌功颂德,所以是指自己的军队。万国兵也是指前来帮忙的各路诸侯与军队。

“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

字词典故 成王”:【指太子李豫,当时是收复两京的兵马大元帅。】“心转小”:【我认为是没有居功自傲的意思。】“相王”:【辅佐帝王。】“郭相王”【指郭子仪。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中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

赏析  杜甫说:成王的功劳很大,却没有居功自傲。而郭相王的谋略之深,真是古来少有。

“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

字词典故  “司徒”:【指“检校jiao4司徒”李光弼。】“清鉴”:【高明的鉴别力、判断力。】“尚书”:【指“兵部尚书”王思礼。】“杳”:【高远。】

赏析  杜甫说,检校司徒“李光弼”明察秋毫,明镜高悬。兵部尚书“王思礼”的士气与秋天一般高远。

“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

字词典故  “时出”:【谓 得其时而出。《礼记·中庸》:“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济时”:【济世,救时。】

赏析  杜甫说,我们大唐的这两三位豪杰俊才,真是应时而出的啊,使得朝廷能够整顿乾坤,济世救时。

“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字词典故  “忆鲈鱼”:【典出《晋书》卷九十二《文苑列传·张翰》:晋 张季鹰(张翰)辟齐王东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后因以“忆鲈鱼”咏思乡之情、归隐之志。】

赏析  杜甫说,现在人往东面走,不会再有“忆鲈鱼”一般的归隐想法。看到鸟往南面飞,就觉得那是要去安居筑巢的鸟儿。

    杜甫的意思是,社会稳定了,士人想为朝廷做事,百姓想要安居乐业。

“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

字词典故冠冕”:【皇冠,这里指代皇上。】“耐”:【适意。】

赏析  杜甫说,大家都青春焕发,再次跟随皇上您进入了京城,紫禁城上正是烟花萦绕之时。

“鹤驾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

字词典故  “鹤驾”:【指仙人或太子的车驾。】“凤辇”:【皇帝的车驾。】“问寝”:【问候尊长起居。】“龙楼”:【太子所居之宫。】

赏析  杜甫说,太子的车驾通宵地等候着皇上的到来,天子车驾也已经为您备好。他们一直等到公鸡鸣叫,迎来了问候“龙楼”早安的拂晓。

“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赏析  杜甫说,皇上回归京城后,估计又有很多人要攀龙附凤了,这样的势头真的是很难挡。可是如果任由他们这样下去,天下又要尽数化为那些诸侯王的了。

     看来杜甫可能是反对分封,提倡中央集权。

“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

字词典故  “蒙”:【继承。】

赏析  杜甫说,这些攀龙附凤的人啊,你等可知道这次中兴,完全是依靠皇帝的神力。时来运转了,不得夸耀你们自身有多么强!

“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

赏析  杜甫说,当年汉高祖刘邦,既然把关中留给了萧何丞相,就非常信任他。而自己的帐幕之下使用的又是张子房这样的良才。

    这里是杜甫在给唐肃宗如何用人的建议。

“张公一身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

字词典故  “张公”:【即张良,字子房。】“江海客”:【指五湖四海上行走过的客,有大阅历的人。】

赏析  杜甫说,张良公一生可是大江大海中走过来的人,他身长九尺,胡须眉毛听说都是青黑色的。

“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字词典故  “扶颠”:【即“持危扶颠”,意为扶持危困局面。】

赏析  杜甫说,因为征战而起,恰好遇到这样的风云际会,于是他持危扶颠,大家方始知道,他是一位有如此多的运筹帷幄良策的功臣。

    杜甫这里可能是暗示唐肃宗要继续重用郭子仪,张镐等人。有的解释说,杜甫建议重新启用“房琯”,这怎么可能。杜甫都因为房琯的事得罪唐肃宗了,他怎么可能还去做那样的建议。

“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

字词典故“青袍白马”:【南朝 梁 北方的降将“侯景”起兵叛乱。他骑着白马,士兵都穿青衣。事前曾有童谣说:“青丝白马寿阳来。后比喻叛乱。】“今周”:【指东周。西周覆灭,东周开始。然后唐朝并不是前面覆灭,后面开始。所以杜甫可能因此用“今周”而不用“东周”。】

赏析  杜甫说,像“侯景”那种“青袍白马”的降将又有什么用呢?我们现在就如后汉新周一样,欣喜地看到我大唐再次地昌盛。

    杜甫在这里提醒唐肃宗,千万不要去信任,更不要去重用降将。另外,讲到现在就像后汉中兴,新周朝的开始那般的昌盛。

“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

赏析  杜甫说,不论是一寸土地还是一尺的天,都将进贡给皇上,各种吉祥之物,奇珍异宝都争着送到京城来。

“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

字词典故 “致”:【送给。】“白环”:【白玉环。以前的典故有(《竹书纪年》卷上:“六年, 西王母之来朝,献白环玉玦。”,应该是很珍贵的。】“银瓮weng4”:【银质盛酒器。古代传说常以为祥瑞之物。政治清平,则银瓮出。《初学记》卷二七引 南朝 梁 孙柔之 《瑞应图》:“王者宴不及醉,刑罚中,人不为非,则银瓮出。”】“诸山”:【哪座山。】

赏析  杜甫说,不知道会是哪国送来白玉环。又会有献宝的说,从哪座仙山那里得到了银瓮。话说“政治清平,则银瓮出”啊!

“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

字词典故紫芝曲”:【秦末,“商山四皓”见秦施暴政,避秦焚书坑儒,随退入商山隐居,曾作《紫芝歌》】“解撰”:【解释撰写。】“河清颂”:【南朝宋时,元嘉中,河、济俱清,当时以为美瑞。于是“鲍照”写的《河清颂》。后泛指歌颂时世升平的作品。】

赏析  杜甫说,现在啊,隐士们不再唱《紫芝曲》了,而词人们开始解释和撰写《河清颂》。

    这里隐士不再唱《紫芝曲》的隐士是指“商山四皓”。事实这里还隐含着一个典故:【当年刘邦想废太子“孝惠”(吕后的儿子),改立赵王“如意”(戚夫人的儿子)。“吕后”向“张良”求救,张良从大局出发,对吕后说道:“口舌难保太子,'商山四皓’皆八十余,节义清高,不就汉朝爵位,匿亡山林,皇上敦聘不至,但仍然高义'四皓’。太子若卑辞固请'四皓’出山,出入宫廷以'四皓’相随,皇上必问而知之,知之则太子位可固。”事果如张良言,刘邦问知伴随太子的“四皓”就是自己数请不来的隐士,今惟太子左右,可见太子羽翼已丰,翅膀亦硬,奈何不得,从此再也不提易立太子一事。】

    所以杜甫这里表面是说太平盛世,隐士都不隐居了,事实上是建议唐肃宗要去请出这些贤人来为朝廷效力。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字词典故 “望望”:【到处在望。】“惜雨干”:【趁着没有下雨的时候,干的时候,就赶紧去干活了。】

赏析  杜甫说,现在那些种田人家又开始处处在望,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只要看到没下雨就下地干活。布谷鸟也处处地鸣叫着,催着大家春种了。

    这里提醒唐肃宗,该恢复农业生产了。

“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

字词典故  “淇上”:【“淇”是“淇河”(中国华北地区河流海河水系的南运河水系支流卫河的支流。)这里可以解释为淇河边上。】“城南”:【我们以前说过,好像当时城南都是乡村所在。】

赏析  杜甫说,淇河边上,归来的矫健男儿们啊,你们可不要偷懒哦。城南那些村里,思夫的妇女们可是愁得经常梦到你们。

      杜甫言下之意,希望战争能够尽早结束,大部分的儿郎能够回来,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去。还记得我们在杜甫《羌村三首》的其三中读到“苦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羌村的父老乡亲在跟杜甫诉苦,儿郎们都去东征了,田地也都没有人耕种。杜甫当时感到时局艰难,自己也艰难,作为“左拾遗”,自己本该可以向皇上汇报乡村的这些现状。可是当时他被放还探亲,一时也帮不了乡亲们,觉得非常愧疚,只能为他们唱唱歌,向老天祈福。而现在,杜甫回到长安了,也就趁此机会,替父老乡亲们向皇上进言,希望能够早日结束战争,让农村的儿郎们回去从事农业生产,这才是本诗的主题。接下去两句就是点题结束语: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字词典故 安得”:【怎么才能求得。】“挽”:【拉,牵引。】

赏析  杜甫说,多么希望能够求得一位壮士,去牵引来天河的水,把我们普天下的战甲兵器都洗刷干净,长此以往永不再用!

     这里杜甫回到了诗歌的主题《洗兵马》,抒发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希望天下从此不再有战争。这两句就和他后来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如此相像。在读诗的前面部分时,我们会觉得老杜好像说了一大堆讨好皇上的话。但老杜毕竟是老杜,那个忧国忧民的老杜,所以后面他还是言归正传,为朝廷,为国家设想,为百姓生计申诉,为天下苍生祈福。

《洗兵马》 杜甫
收京后作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
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蒲萄宫。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
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
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
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
鹤驾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
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

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
张公一身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

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
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
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
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