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 《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三~十六 赏析

 路路川漫游诗境 2022-05-05 发布于福建

《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三 杜甫

其十三
“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
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
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
船人相近报,但恐失桃花。”


    来看《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三原诗:

“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

字词典故  “东柯谷”:【“东柯谷”指潘集寨、韩家庄、吴家寺、子美村、朝阳寺、街亭古镇、王家碾、董湾村及黄家峡上游抵仙人崖石莲谷一段谷地,全长20华里,是天水文化发源地之一。】

赏析  杜甫说,传说这里有个“东柯谷”,谷中深藏着数十户人家。

“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

赏析  杜甫说,他们一户户,门对门,青藤覆盖着瓦片,绿竹倒映的水流,穿行于细沙之上。

“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

字词典故  “瘦地”:【狭长的田地。】“粟”:【谷子。】

赏析   杜甫说,瘦长的地块,翻土之后特别适宜种粟。朝阳的山坡,可以用来种瓜。

“船人相近报,但恐失桃花。”

赏析  杜甫说,这个地方啊,据说行船的人只在靠得很近的时候,才会报给人家看。如此保密,只是害怕失去这片桃花源似的好地方。

    杜甫找到了一个宜居之地。

《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三 杜甫

其十三
“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
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
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
船人相近报,但恐失桃花。”

《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四 杜甫

其十四

“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
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
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
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来看《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四原诗:

“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

字词典故  “万古”:【万世,形容经历的年代久远。】“仇池”:【“仇池山”位于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南境的大桥乡。是“古仇池国”所在地,山上的八沟十坡中有“小有洞天”、“八仙上寿”、“伏羲仙崖”、“洞游神鱼”、“麻姑山洞”、“金龙戏珠”、“石勺奇潭”、“无根之水”等仇池八景以及“玉泉洞”、“汪猴洞”、“峰崖洞”、“骆驼洞”等古洞。】“穴”:【洞。】“潜通”:【暗通,私通。】“小有天”:【就是“小有洞天”。】

赏析  杜甫说,在这里还有一座“仇池山”,里头有很多的洞穴,年代非常久远。这些洞穴私下里都有暗通,每个洞穴皆可谓小有洞天。

“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

字词典故  “神鱼”:【即“洞游神鱼”。】“福地”:【洞天福地,神仙住的地方。】

赏析  杜甫说,有的洞里据说游着一种神鱼,但是一般人都看不见。不过这些洞天福地里头,留下的那些语言,可都是仙道的真传啊。

     “仇池山”的洞穴被发现已经是年代久远的事情了,所以资料中的这些洞名,究竟是杜甫时代就有的,还是后来增加的呢,不太清楚。像“小有洞天”和“洞游神鱼”这些杜甫都有提到的,也许是当时就有传说。

“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

赏析  杜甫说,这座山靠近秦州西南边境,长年怀抱着十九条泉水,真是山泉遍布,溪水长流啊。

    据说实际上这里是有九十九条泉,但也许杜甫听说的只有十九条。不然他可以说长怀九九泉。

“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赏析  杜甫说,什么时候我也在此盖它一间茅屋,那就可以在白云边上幸福地养老送终了。

    是啊,前面东柯谷,这里又是仇池山,杜甫为什么就没有住下来呢?可见杜甫还是积极入世的,还是脱不开外面的世界。

《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四 杜甫

其十四

“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
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
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
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五 杜甫

其十五

“未暇泛沧海,悠悠兵马间。
塞门风落木,客舍雨连山。
阮籍行多兴,庞公隐不还。
东柯遂疏懒,休镊鬓毛斑。”

    来看《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五原诗:

“未暇泛沧海,悠悠兵马间。”

字词典故  “悠悠”:【从容自然的样子。悠悠自得。】

赏析  杜甫说,还是没有闲暇的心情去泛舟沧海啊。在这样一个兵荒马乱的年间,我做不到那么的悠然自得。

    我们前面才说到,杜甫还是放不下外面的世界,确实如此,这里老杜也自己说起这个事情来。

“塞门风落木,客舍雨连山。”

赏析  杜甫说,边塞这里的家门前,秋风狂吹,满目落叶。客居的屋舍外,秋雨连过了一山又一山。

    这附近有这么多美景,然而老杜似乎心里还是些悲风凄雨的。

“阮籍行多兴,庞公隐不还。”

字词典故  “阮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庞公”:【即东汉庞德公 。襄阳人,躬耕于襄阳 岘山之南,曾拒绝刘表的礼请,隐居鹿门山 而终。】

赏析  杜甫说,想那“阮籍”,他的旅行有那么多的兴致,庞德公隐居后就再也不回还了。

“东柯遂疏懒,休镊鬓毛斑。”

字词典故  “东柯”:【即“东柯谷”,类似于桃花源。】“疏懒”:【懒散。】“镊鬓”:【拔除鬓角上的白发。】

赏析  杜甫说,要说这眼前的“东柯谷”,就可以达成我疏懒的心愿,从此就用不着再去拔什么斑白鬓毛了。

    也就是说,如果老杜决心像阮籍和庞德公那样归隐,这东柯谷就非常适合。如果在这里养老,那容颜的老不老也就无所谓了。问题是,就如一开始讲到的,自己真的能做到这么悠然自得吗?杜甫在反复思量这个问题。

《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五 杜甫

其十五

“未暇泛沧海,悠悠兵马间。
塞门风落木,客舍雨连山。
阮籍行多兴,庞公隐不还。
东柯遂疏懒,休镊鬓毛斑。”

《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六 杜甫

其十六
“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
落日邀双鸟,晴天揽白云。
野人矜险绝,水竹会平分。
采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

    来看《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六,我们前一首看到,老杜有归隐东柯谷的想法。于是在本诗中,他描述起了东柯谷的好了,来看原诗:

“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

赏析  杜甫说,东柯是个好地方啊,好崖好谷。它很独立,不与其他众山峰为群为伍。

“落日邀双鸟,晴天揽白云。”

赏析  杜甫说,在这里,落日之时,可以邀请鸟儿双双对对地在谷中歇息。晴天万里之时,又可以在山上揽来白云朵朵。

“野人矜险绝,水竹会平分。”

字词典故  “矜”:【自夸,自恃。】“险绝”:【险要绝顶。】

赏析  杜甫说,可以如山野之人一般,攀上险要的山峰,于绝顶之上,眺望以自夸。俯瞰下面的流水与竹林会合,又平分竹林于两岸。

    老杜这里有点现代攀岩与危崖眺望的味道。

“采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

字词典故  “遣”:【放纵,派,打发。】

赏析  杜甫说,采药是我将过的老年生活,儿童们也将听不到任何派遣的声音。

    老杜的意思是,自己反正就是去采药,孩子们呢,就放养了,他们爱去哪里玩就去哪里玩,自由自在。非常自然而美好地生活想象。

《秦州杂诗二十首》 其十六 杜甫

其十六
“东柯好崖谷,不与众峰群。
落日邀双鸟,晴天揽白云。
野人矜险绝,水竹会平分。
采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