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维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赏析

 路路川漫游诗境 2022-05-05 发布于福建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诗名《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唱和。一个人做了诗或词,别的人相应作答(大多按照原韵)。】“贾至”:【“贾至”(718~772年),字“幼麟”,唐代文学家,以文著称当时。天宝初,任“校书郎”、“单父县尉”,天宝末,任“中书舍人”。安史乱起,随玄宗奔四川。乾元元年(758年)春,出为“汝州刺史”,后贬“岳州司马”,与李白相遇,有诗酬唱。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复为“中书舍人”,官终“散骑常侍”。贾至的父亲“贾曾”和他都曾为朝廷掌执文笔。唐玄宗受命册文为“贾曾”所撰,而传位册文则是“贾至”手笔,玄宗赞叹“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手,可谓继美。”】“舍人”:【即“中书舍人”,官名。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掌“传宣诏命”。南朝 梁 除“通事”二字,称“中书舍人”,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权力日重。隋唐时,中书舍人在中书省掌“制诰”。隋炀帝时曾改称“内书舍人”,武则天时称“凤阁舍人”。简称“舍人”。】“早朝”:【朝廷中的晨间朝会。《唐会要》引《仪制令》:“诸在京文武官员职事九品以上,朔望日朝;其文武官五品以上及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每日朝参。”】“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诗名就是:王维唱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的诗作。

    这位“贾至”是子承父业,父子都是为皇帝起草诏书的,这一般文笔都要很好,而且还要很受皇上的信任。像杜甫的《饮中八仙》里,第五仙叫“苏晋”,那就是和“贾至”的父亲“贾曾”一起替唐玄宗写诏书的,人称像“王粲”一样的奇才,不管参加什么考试都能通过,呵呵。可见,这位“贾至”的文笔应该也是非常好的。那我们就先来看下“贾至”的《早朝大明宫》写得如何:

《早朝大明宫》 贾至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满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我们根据的是《唐诗鉴赏辞典》里的诗文,网上百度百科有两个字不同(“银烛天紫陌长”;“百啭流莺建章”。),我们还是根据前者。

字词典故(“紫陌”:【紫红色的路。】“禁城”:【即宫城。】“青琐”:【原指装饰皇宫门窗的青色连环花纹,后借指宫廷,泛指豪华富丽的房屋建筑。亦指刻镂成格的窗户。】“百啭”:【鸣声婉转多样。】“建章”:【“建章宫”,汉武帝刘彻建造的宫殿,这里指代“大明宫”。】“玉墀chi2”:【宫殿前的石阶。】“惹”:【沾染。】“凤池”:【即“凤凰池”,指“中书省”。】“恩波”:【帝王的恩泽。】“染翰”:【以笔蘸zhan4墨。“翰”:笔。】)

赏析:银台烛火朝向天,紫红的泥路长又长。拂晓时分,禁城春色,绿意如此苍苍。千条柔弱的柳枝,垂挂在宫殿窗前。歌婉转的黄莺,散布于建章宫上。宝剑与玉佩碰撞声,跟随着走上玉阶的步履。衣冠楚楚的装束,惹来了一身御炉的香气。与大家共同沐浴着皇恩,在那“中书省”的凤池上,我天天以笔蘸墨,侍奉在君王的身边。

    读完感觉如何?诗中描述了早朝时“大明宫”的场景,以及自己的感受与工作。不过,诗名是《早朝大明宫》,要知道“大明宫”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占地350公顷,是后来明清时代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所以贾至的诗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大明宫”的恢宏气势。那么王维呢?我们来看他唱和的原诗: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字词典故  “绛jiang4帻ze2”:【红色头巾。汉代宿卫之士著绛帻,传鸡唱。后泛指传更报晓者之服色。】“鸡人”:【宫廷中专管更漏之人。《周礼·春官·鸡人》:“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hu1旦以嘂jiao4百官。凡国之大宾客、会同、军旅、丧纪,亦如之。凡国事为期,则告之时。凡祭祀,面禳衅,共其鸡牲。”】“晓筹”:【拂晓的更筹。指拂晓时刻。(“更筹”:夜间计时的竹签。)】“尚衣”:【官名,掌管帝王衣服的。秦 始置,属少府,汉 初尚沿置,旋废,见《汉仪注》。北齐 门下省 置“主衣局”,隋 改为“尚衣局”,属 殿内省。唐宋沿置。明 为“尚衣监”,归 内侍 掌管。清 不设,惟俗称“织造”为“尚衣”。】“进”:【进献,恭敬地献上。】“翠云裘”:【以翠羽制作、上有云彩纹饰之裘。“裘”:毛皮衣。】

赏析  王维说,包着红头巾的鸡人,送来了拂晓的更筹;尚衣的官员们,方才进献了翠云裘。

    王维描述了早朝前的准备工作,古代的早朝一般在“卯mao3时”,差不多五点到七点。首先是鸡人来报拂晓的时刻,这种报时是用唱的。然后负责皇上衣裳的官员们就赶紧把“翠云裘”之类的服饰送进宫去。此时准备上朝的官员们应该是已经在宫门外等候了,像杜甫的《春宿左省》这样描述“不寝听金钥yue4,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前面我们有介绍,一般在京城里九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在“朔望”这两天上朝。“朔”就是初一,“望”就是十五。那么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及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每天都要去朝参,就是上朝参拜皇上,有事就议。于是在李商隐的《为有》这样描述“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作为五品以上的金龟婿们,被窝再香再暖和,也都不得不早早地起床去上朝。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字词典故  “九天”:【形容极高极高的天空。隋 江总 《明庆寺诗》“夜梵闻三界。朝香彻九天。”】“阊chang1阖he2”:【原指传说中,西边的天门。后泛指宫门或京都城门等的,有诸多引申义。南北朝 庾信 《周五声调曲 征调曲 五》“我之天纲莫不该。阊阖九关天门开。”】“万国”:【万邦;天下;各国。《史记·五帝本纪》:“百姓昭明,合和万国。”】“冕mian3旈liu2”:【古代帝王的礼冠和礼冠前后的玉串。这里指代皇帝了。(这里有个知识点: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

赏析  王维说,九天之上的天门打开了,露出了金碧辉煌的宫殿,万国的使者和众大臣们衣冠楚楚,跪拜在皇上的“冕旒”前。

    王维这里来了一个早朝开场的大手笔,“九天”的“阊阖”,“万国”的“衣冠”,可谓气势恢宏,场面浩大。这和前面那两句早朝前紧锣密鼓,却是暮色前的静谧氛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好似红日跃出,万丈光芒的感觉。可不是,王维就是要造出一种势如日出的场景: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字词典故  “日色”:【太阳的颜色,日光。】“仙掌”:【汉武帝为求仙,在“建章宫”神明台上造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接天上的仙露,后称“承露金人”为“仙掌”。】“傍”:【靠近。】“衮gun3龙”:【指“衮龙袍”。“衮”:即“衮服”,中国古代天子祭祀先王时所穿的绣有龙的礼服。】

赏析  王维说,初生的阳光刚刚来临,金人的仙掌随之而动;御炉香烟袅袅升起,几欲陪伴在衮龙袍中的金龙边,与之共飘浮。

    果然,阳光出来了。那么“仙掌”是什么呢?《唐诗鉴赏辞典》里的解释是“形状如扇的仪仗,用以挡风遮日。”于是百度百科也就这么解释了,甚至还补充“掌为掌扇之掌,也即障扇。”我们不这么认为,我们查阅了很多与“仙掌”有关的诗歌,大部分都是指“承露金(仙)人”。这种固有名词,诗人是不会随便乱用的。也许有人会认为那是汉武帝时期才有的,然而我们这里有两个方面的论据。首先,在“贾至”的诗中出现了“建章”的字眼,而“建章宫”恰恰是汉武帝盖的,“承露金人”也是汉武帝造的。其次,在“王维”之后,同为唐代诗人的“王建”有一首《宫词》,里头写到“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迎日,五色云车驾六龙。”王建描写的也是皇宫日出的场景,宫中景物也有“仙人掌”(“玉芙蓉”就是承露的金杯)。而“杜牧”的《早雁》有“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李贺”也写有《金铜仙人辞汉歌》,难道他们笔下的“仙掌”与“金铜仙人”只是在书上看到吗?唐玄宗在唐朝国力最强盛的时期,也是大兴土木,在“大明宫”中模仿汉武帝再建一座“承露仙人”的可能性很大。

    这座仙人承露的双掌,在渐起的阳光照耀下,仿佛随之而动。就连那御炉的香烟也仿佛陪伴着皇帝“衮龙袍”上的龙一起浮动起来。王维就是想把“大明宫”描写得如天宫仙境一般,亦如他前面所说的“九天阊阖开宫殿”。那么还有什么呢?: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字词典故  “朝chao2罢”:【早朝结束。】“裁”:【裁制,制定。】“五色诏”:【即“五色诏书”,因以五色纸(笺)书就,文人常以“五色书”别称之,故旧时又以“五色书”用为皇帝诏书的代称。晋 陆翙hui4 《邺中记》:“石季龙与皇后在观赏,为诏书,五色纸,着凤口中。凤既衔诏,侍人放数百丈绯绳,辘轳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诏。凤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画,咮zhou4脚皆用金。”】“佩”:【玉佩。】“凤池”:【即“凤凰池”,指“中书省”。“中书省”最重要的职权是撰作诏令文书。南北朝 谢朓 《直中书省诗》“兹言翔凤池。鸣佩多清响。】

赏析  王维说,朝会结束之时,便须裁制五色的诏书,那悦耳的玉佩声,归向了凤凰池边。

    在唐诗中,“裁”字经常用在裁诗上,事实也是有像裁缝制衣一般来写诗的意味,这里的“裁诏书”也一样。“凤池”就是“凤凰池”,是“中书省”的代称,而“中书省”就是撰作诏令文书的。【唐朝的“中书省”设有两位“中书令”,正三品,中书令称“右相”(“中书令”掌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又置“侍郎”二人,正四品(为中书令之副,参议朝廷大政,临轩册命,若四夷来朝,则受其表疏而奏之。);又置“中书舍人”六人,正五品上(中书省的骨干官员,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贾至”就是“中书舍人”,负责草拟诏书的。

    虽然“五色诏”和“凤池”本身都是特有名称,但是与前面的场景也是前后呼应的,“五色”呼应了前面的“日色”,“凤池”呼应了前面的“衮龙”。我们说过,王维写诗是非常注重对仗的,像“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这四句对仗非常工整。又很注重场面的色彩,从一开始的“绛帻”,“翠云”,到后面的“日色”,“五色”,事实都可以看作是日出前后的颜色描述。最后以“佩声”来作为本诗的结尾,也颇有意味。古人多爱凤凰的鸣叫声,那么凤凰叫起来什么声音呢?多以玉声与之比拟,所以南北朝“谢朓”在《直中书省诗》中语带双关地写道:“兹言翔凤池。鸣佩多清响。”后来的“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有“昆山玉碎凤凰叫”。所以王维这里的“佩声归向凤池头”,可谓余音袅袅,绕梁不绝。这个“归”字用得非常好,这样的“佩声”是属于凤凰的声音。

    显然,王维这首“和诗”远胜贾至的原诗,原以为王维这样的“上班族”写不出什么好诗,事实并非如此,同是“上班族”,他的文笔确实超出贾至很多很多。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维
“绛帻鸡人送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