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游(42):宽窄巷子

 新用户6003EQaZ 2022-05-05 发布于甘肃


宽窄巷子是成都遗留下来的

较大规模的明清古街道,

与大慈寺,文殊院一起

并称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

NO.1历史沿革

     据历史文献记载,成都的城市历史己有2300多年了,古时,由于建筑技术的落后,再加上成都特有的沙土地基,多次修城都未成功,后来好不容易将成都筑成了两个城,其中东边的较大,西边的较小。

      按照古时“小”和“少”通用的文字规则,人们把西边的小城,习惯的称之为“少城”。康熙五十七年(1718)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延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乱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在小城基础上修筑满城——即少城。

     经历了千年的时光更迭,风雨飘零,少城延续至今。是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落群构成。

     宽窄巷子步行街,是成都三千年少城文化和三百年满城文化的最后遗存,是北方胡同文化与川西民居四合院落融为一体的建筑风格在中国南方城市的“孤本”。如城市“文化原点”一般,宽窄巷子的诞生与繁荣映射出了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

     宽窄巷子承载了4500年的成都文明,记录了2300年的城市历史,经历了若干次天府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与振兴,见证了蜀地在历史上的一次次涅槃重生。

NO.2古建风格

     在浸润300年少城风致的街巷院落中,常常能与丰富多彩的城市记忆、文化片段、生活场景邂逅:在诗人翟永明的“白夜”酒吧,聆听世界各国不同主题的诗会;在诗人李亚伟的“香积厨”菜馆,玩味地道川菜的美食主义;在三联韬奋书店、见山书局,缕缕书香,感受最成都的诗意与美学;中西合璧的小洋楼、标志性门头之一的恺庐,是惊世风华的历史印记,亦是能触摸的一方景致;还有宽坐、诗婢家、听香……每一个院落的名字都让人念念不忘。






     中国,但凡喜欢读书的,没有人不会不知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不会不知道三联生活周刊,不会不知道三联韬奋书店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邹韬奋、胡愈之、徐伯昕等人,于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创立了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

     抗战胜利后,三家机构合并,故而更名为“三联”。

     “生活·读书·新知”是书店与出版社名字的组合,不正是人一生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吗?热爱生活,好好生活;热爱读书;热爱新知。新知从读书中来,从生活中来,让读书和生活相映生趣,绽放美好。

      宽窄巷子素来是人多的地儿,但是这家恺庐却是意外的幽静,里面三间房一个小院,平时几乎没人。如果你逛宽窄巷子逛累了,可以到这里来晒晒太阳、喝壶茶,好喝不贵。最重要的是,可以享受一下难得的清净,不是很超值吗?

      据载,新中国成立前,“恺庐”曾是刘文辉部下、川西电台台长陈希和的私宅,蒋介石到成都时曾专门来过这里。而现在“恺庐”的主人,是目前宽巷子里惟一的八旗子弟拉木尔羊角的居住地。

      宽坐?《西游记》第六四回:“十八翁 笑道:'一向闻知圣僧有道,等待多时,今幸一遇。如果不吝珠玉,宽坐叙怀,足见禪机真派。’”

      这儿的宽坐是一个老火锅店。你不进去与朋友相对宽坐,叙一叙怀?

NO.3艺术享受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随着城市的发展,审美素养的提升,城市布局格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里的室内外装修各具情趣,显示了现代化与古典美的冲突与和解。



     穿透力极强的传统文化时时处处闪现在城市角角落落,交织融入在老百姓的生活里,成为老成都人脑海中最深处的记忆。而抽象夸张的现代派艺术也突兀地布局在巷子里,以极强的视觉效果传达着新概念。


      看了这个说唱俑,我们就明白了老成都人自古以来的休闲娱乐化生活态度。

     门额与招牌,楹联与窗棂,都是成都的文化底蕴。纵观古今内外,凡杰出文物,都传递着文化的光彩。

NO.4美术馆

美术馆总是令人心动,每每有展出的画作惊艳了你的眼。






NO.5花色美艳

     虽不是奇花异卉,却盛放于寒冬腊月,温暖的光色令人愉悦。

      像君子一样的风度又有烂漫的天真,这些象征和平、希望的雏菊随意朝天开,争艳灿若霞。她把你深藏在心底的爱含蓄地表达出来。


      像个蝴蝶?像一副鬼脸?三色堇把人带到奇妙的遐思里。

NO.6川味美食

      还有美食,不可辜负。不要怕多吃发胖,岁月已经将你诠释为美食家了。

       成都美食,天下第一。

     时间如水,时而平静,时而湍急。唯一不变的,就是向前流淌,永不停息。但是在成都,你可以在古老与潮流之间肆意穿越。有人曾说,“成都是一扇历史之门,推开即见千年繁华”。同时,成都也是一扇未来之门,打开这把门的金钥匙就在每一位来到成都的人手里。不管巷子宽窄,我们走进去吧,别有洞天……

——版权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