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好就收”—这样的看病方式不可取

 医文杂谈 2022-05-05 发布于河南

门诊当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朋友:

大夫啊,去年你给我开中药调理了一个多月了,当时好了,也不咳嗽了,嗓子难受也没有了,但是今年又开始不舒服了,所以又来找你了。

毛主席有句诗叫做:宜将剩勇追穷寇,中医有个说法叫做:除邪务尽,我觉得治病也要有这样的态度:症状消失了,并不等于体质纠正过来了,也不完全等于疾病的彻底康复。

有很多的肿瘤患者更是如此,记得很早以前看过孙秉严老中医的文章,其中就讲到:

因此治疗恶心肿瘤,要以癌毒的彻底消灭为最终目的,对于那些在短期内见效的病人,切不可一见病情好转就停药。一般来说,连续服药需1-2年,甚至3年,有的病人虽未终日服药,但10多年来中药未断。(引自《孙秉严治疗肿瘤临床经验》科学出版社)

重病、大病是这样,普通疾病,常见病、慢性病也是如此,名老中医岳美中先生曾言:医生对急性病,要有胆有识,迅速地抓住现证特点,迎头痛击,因势利导,以解除患者病痛。对于慢性病,则要有方有守,辅助机体慢慢生长抵抗力,以战胜疾病。

临床当中儿科疾病也是这样,可能偶尔一次的小儿咳嗽,用些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类的药物很快咳嗽就好了,但仔细观察孩子还有面色微黄,舌苔略厚,食欲不佳等表现,如果咳嗽好了就停药,饮食上也不加留意,则很可能没过几天咳嗽又卷土重来。

这样的例子特别特别的多,笔者在农村地区,由于很多老年人非常节俭,往往治病刚刚病愈或略有回头即停止服药,往往留下了一个疾病的尾巴,缠绵不愈,每次复发则又需花钱治疗,这样来算的话,其实还不如病愈之后再巩固巩固。

民间还有句俏皮话叫做:天晴了雨停了你又觉得你行了。很多大病,病来如山倒的时候,病人会非常配合,自己许愿要坚持服药,认真治疗,可真的等到治疗效果出来,病情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的时候,却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开始找各种理由不认真服药:药太苦了、我喝了一百多付药了,实在受不了了、我都几个月没吃过水果了,现在好多了,吃点也没事吧……待等到病情反复的时候又重新后悔莫及,这样的情况,相信很多在门诊一线的大夫都会深有同感。

所以,真诚的向各位患者朋友建议,治病的时候,不要“见好就收”,尽量遵医嘱,把身体彻底调理复元之后再停止服药,身体彻底调理复元之后还要注意保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