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届苏锡常镇二模作文“清华贫困生资助希望小学学生”详解

 钟楼语文 2022-05-05 发布于江苏

2022届苏锡常镇二模作文题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近日,一篇清华贫困生的匿名自白在网络流传。文中提到,他当年入学时奖学金和助学金共计13000余元,扣除学杂费,一年可支配的资金只有6500元。他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开支计划,每个月只能花400元。从研一开始,他每个学期拿出3200元,资助4名家希望小学的孩子,为他们提供一学期的生活费、学杂费等。

不少清华校友纷纷转发该文并发表看法。其中,有这样一则评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当真的面对深陷困境的人时,我们往往又有不同的表现:有人会寄以无限同情,却遗憾自己不够强大,可能止步于善念而不为;有人会及时施以援手,哪怕自己的境况也很艰难,但依然会尽力而为。”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题材料分为事例和评论两部分,两者间存在的矛盾性,让这道题无法激发人的思考。

事例部分强调清华贫困生省吃俭用,也要资助希望小学孩子。

评论与之相应的就是“有人会及时施以援手,哪怕自己的境况也很艰难,但依然会尽力而为”。

但是,评论提出相比较的两类人,是以“真的面对深陷困境的人”为共同前提的。

但是,事例并没有展示清华贫困生如何目击了希望小学孩子的困难。其叙事起点为“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

“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说明促成该生“尽力而为”“施以援手”的,不是有人需要帮助,而是自己想要帮人。

“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语焉不详,但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个“他们”是曾经帮助过该生的人。这一点可以用该生发表的自白文《在树洞里》来证实:

所以说,事例给出的是一个受人恩惠后报之于他人的故事,道德逻辑完整。评论树立的是一个克己复礼、舍己为人的高标,让人望而却步。

或许,命题者是想用这个评论把我们的关注点引到那一组数字上。但仔细看来,那些数字经不起推敲:

一年可支配资金6500元,半年就是3250元。每月开销400元,半学期6个月,就是2400元,如果除去寒暑假,算半学期4或5个月,那就是1600元或2000元。用半年可支配资金减去半年开销,只有一千多元,怎么也算不到3200元。

另外,既然他所有的钱来自“入学时奖学金和助学金”,那么省下钱来资助别人,不过是用国家的钱做善事。如果这从实践来说是可行的,那以后国家是不是要减少给大学生的奖助学金,移用到希望小学去?

出现这些矛盾,是因为材料对该生的自白做了删减。从保留的“从研一开始”,可以知道省吃俭用是本科阶段,资助他人是研究生阶段,而这之间发生的他的经济状况的变化,材料略去了。

材料中的每月400元其实是大一刚入学时,后来他做了家教,还能到了企业的奖学金(3000元+5000元),大四还实习领工资(每月4000元)。研究生阶段,他帮导师写东西领补助。这个时候有了经济实力,所以才想到回报社会,资助4名家希望小学的孩子。

材料直接把该生大一时的困境和研究生时资助他人的情节截搭起来,创造出一个不具现实感的道德标兵,除了诱导人写出“舍己为人”的高调虚文,又有什么益处呢?让大家去做当代武训,行乞兴学吗?

捐资助学本身就值得大家尊敬,何必加上一个身在苦中的前提?

是因为当代人心肠太硬,对有钱人捐钱已经无感甚至反感了吗?

难道不裸捐不足以当好人了?

……

当然,试题材料编辑成现在的样子,可能有多方面原因,并不是说命题人有价值观问题。但因为截搭后的材料扭曲了事实,就算正能量满满,也只会引导出虚情假意。

我们把《在树洞里》全文贴在下面,供大家体验与思考。我们高度怀疑材料里的评论是伪造的。因为如果是读过全文,且有基本理解力的话,绝不会说出那样驴唇不对马嘴的话。

图书推荐

公众号ID:jlzxzwxp

 

钟楼语文

    为学生立心,

    为教师立命,

    为语文继绝学,

    为教育开太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