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汉史丨为什么汉初三杰愿意追随出身草根的刘邦?

 人文之光 2022-05-05 发布于辽宁

话说刘邦创业建立西汉帝国的故事,历来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事情。毕竟,刘邦一个草根子弟,在秦末乱世中,居然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新朝廷的开国皇帝。刘邦的事迹,在世界历史上都很罕见,都十分励志。

  刘邦做皇帝后,总结他的成功经验时候,他认为,之所以他能成气候,主要是“汉初三杰”的辅助。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汉初三杰愿意辅助出身草根的刘邦?

1、张良

对于刘邦来说,张良是自己最为重要的谋士。毕竟在策略制定方面,刘邦的眼界相对有限——当然,刘邦的判断力很强。换而言之,刘邦可能想不出什么策略,但是这个策略是否靠谱,刘邦可以判断出来。

这好比很多美食家一样,虽然自己不会炒菜。但是,厨师做的菜好不好,还是可以判断出来的。

话说张良本是韩国的贵族。根据《史记》记载,张良家几代人都是韩国的相国。因此秦灭韩以后,作为六国旧贵族之一的张良,自然而然要考虑复辟韩国。对张良来说,复辟韩国也是自己的使命。

秦末,刘邦见天下大乱,于是拉了一支队伍。而张良邂逅刘邦后,通过和刘邦的交流,赫然发现:刘邦是个天才。因此张良多次感叹刘邦的天赋。

不过,当时的张良虽然开始辅佐刘邦,但他还是没有断绝和韩国的公子韩成的往来——毕竟,对张良来说,复辟韩国,拥立韩成为王,算是自己不能放弃的理想。而秦朝崩盘后,项羽以韩成功劳太小,于是不给韩复国。随后不久,韩成还被项羽杀害了。

这让张良只剩下唯一的选择:那就是一门心思辅佐刘邦,搞垮项羽。

可以说,项羽杀害韩成,帮张良做了选择。

2、萧何

刘邦原本是沛县的一个亭长,而萧何原本是沛县的一个小吏。萧何算是很优秀的业务骨干。但是在组织力、领导力方面,萧何不得不承认,刘邦是一个善于干事业的人。因此,随着秦末局势大乱,刘邦以丰沛子弟为基本盘,拉起了一支队伍的时候,自然而然,萧何得选择跟随刘邦。

  因为一来,古人认同乡党观念。同乡人就比外乡人值得信任。二来,萧何也觉得刘邦确实是干事业的人物。因此,萧何选择追随刘邦。

  在楚汉相争期间,萧何通过自己的业务素养,结合从秦朝朝廷那里获得的秦朝档案,有效的为刘邦复制了一个能够高效运营的朝政机器。这个机器为刘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战争资源。与其说项羽是被刘邦打败的,不如说是在战争资源消耗的过程中,项羽是被刘邦熬死的。

3、韩信

  最为传奇的莫过于韩信。

  起初韩信选择投靠项羽:毕竟项羽势力大,是头号种子,而刘邦被打发到巴山蜀水吃土。跟着刘邦没啥前途可言。不过,项羽没把韩信当回事儿。因此韩信考虑去投刘邦——我个人猜测,可能是韩信觉得,既然在项羽的大公司混不到希望,不如去刘邦的小公司,闹不好自己能混出个名堂。

  哪料到刘邦也没把韩信当回事儿。甚至还差不点处决韩信。不过好在萧何结识了韩信,并且发现韩信在军事方面有一定的天赋见解。于是多次向刘邦大力推荐韩信。

  刘邦重用韩信,起初有些不情愿。其实这种心态我也理解:毕竟,刘邦手底下有樊哙这样出身丰沛的将领。相比之下,韩信就是个来历不明的外人。既然是外人,能和咱一条心么?

  由于刘邦不认可,韩信一度选择离开刘邦。最终还是萧何把韩信给追了回来。这便是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其实刘邦本身有识人之明。只不过,刘邦考虑到有了樊哙这些武将,因此也不在乎有没有韩信。但随着刘邦和韩信经过交流后,刘邦也意识到:韩信确实是个人才——还是本文开头说的,虽然刘邦不能拿出较好的策略、军事方案,但是判断力极强。通过和韩信的交流,刘邦发现自己确实差不点浪费了一个人才。

  于是刘邦开始器重韩信。而韩信的目的就是得到一个赏识自己的大佬,然后出人头地。所以,韩信自然愿意跟着刘邦打天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