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0岁超高龄的愉妃,却在晚年被乾隆翻牌子?

 历史看兴衰 2022-05-05 发布于湖北

都说乾隆是出了名的花心大猪蹄子,即便到了80岁还在选妃,但最令人称奇的是,70岁超高龄的愉妃,却在晚年被乾隆翻牌子。

愉妃一生活了79岁,算是长寿的妃子了。但青春年华时,乾隆的目光尚且不曾在她的脸上停留,更何况如今人老色衰。那么愉妃晚年有何魅力能在她70岁的时候,反而吸引着后宫佳丽如云的乾隆翻她的牌子呢?

愉妃年轻时:并不受乾隆待见

愉妃姓氏珂里叶特氏,原为蒙古族姓氏,冠汉字姓海,称为海佳氏。后来,也有满族以此为姓者,因此,从血统上来看,愉妃很有可能是一名蒙古族女子。

关于愉妃的家世,史料言简意赅,称其为南苑海子人,父亲额尔吉图只是一个员外郎。

清朝时期,南苑是皇帝休闲打猎的场所,既然属于皇室,也就归内务府管理,因此,愉妃很有可能是一名来自内务府的包衣。

不过,根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愉贵妃的祖上名为海潮龙,海潮龙原是吴三桂属下,吴三桂反叛清廷后,海潮龙率先投诚,成为贵州大定总兵。

后来吴三桂叛乱被平定,海氏一族或被罚入内务府包衣管领,即辛者库。所以愉妃的族人的政治地位一般不是很高。愉妃的父亲额尔吉图只是雍正时期的一个员外郎。

雍正初年,13岁的愉妃在宫女选秀中脱颖而出,随即以使女的身份来到还是皇子的乾隆身边。因为出身不好,所以愉妃在乾隆潜邸的地位是比较低的。

据史料记载,乾隆在雍正五年成婚之前,身边已经有了八九个丫鬟,愉妃就在其中。

愉妃成为侍妾后,乾隆不太待见她,愉妃除了出身低微,她的长相也一般,加上与世无争的性格,在各方面都沾不上边,因此乾隆一直都不是很喜欢她,因为在雍正时期,一直也没有为乾隆生育过孩子。

乾隆继位之后,乾隆潜邸旧人入了宫的侍妾,都应该是被封为妃嫔的,可是给愉妃的名分却只是海常在,与陈氏(婉贵妃)并列常在,这已经是清朝后宫妃嫔等级中比较低级封号了,仅次于最低的答应。这也再次印证了愉妃当初在潜邸的地位确实很低。

不过,愉妃毕竟是旧人。两年之后,乾隆觉得愉妃毕竟从潜邸跟着自己的侍妾,对她不能太苛刻,便下旨将其赐封为贵人,称海贵人。

海贵人生命的转机,出现在乾隆五年,受到了乾隆的宠幸。

乾隆六年,海贵人生产,乾隆第五子爱新觉罗·永琪出生。

乾隆高兴坏了,紫禁城内张灯结彩,在永琪出生六天之后,海贵人被封为愉嫔。

在永琪五岁时,即乾隆十年,愉嫔被册封为愉妃,以愉妃的出身能到妃级身份,实属不易,也算是典型的母凭子贵。

而后来,她所享受到的一切全都是托了儿子的福给带来的。

愉妃产子后:乾隆爱屋及乌

其实,在愉妃没有生育永琪之前,她在后宫中并没有得到乾隆的关注,更别说被宠爱了,她就如那无根的叶子,在后宫这片锦衣玉食的深海中,幽暗寂寞地独自漂浮。

直到永琪的到来,才开始转运,就连愉妃都觉得老天对自己是厚爱的,竟然生了一个最受乾隆喜欢的儿子。所以一向不受乾隆宠爱的愉妃,也因此获得乾隆的关注。

但即使如此,愉妃在乾隆后宫也只是属于混得一般的妃嫔,远不如令妃、纯妃等人。

虽然永琪的降生立刻使愉妃身价倍增,但可能和愉妃的性格有关,她为人忠厚老实,不怎么会讨好别人,所以不讨乾隆的喜爱。后来,她的地位提升如此之快,多数与她儿子五阿哥永琪有很大关系。

不得不承认,父母与儿女的缘分是妙不可言的。尽管永琪出生前,乾隆皇帝已经有了四个儿子,并且在永琪之后还陆续有了其他儿子,但永琪却是乾隆皇帝最为喜爱的一个。

永琪从小聪慧伶俐,文武双全,且永琪性情乖巧,小小年纪便懂礼让,初接触字文,便能过目不忘,令乾隆皇帝甚是惊喜。

永琪虽然小,但知道母亲并不受父皇宠爱,因此更加勤勉自励,凭着自己的学习个努力,在父皇乾隆那里得到了认可,而母亲愉妃也因此得到了相同的款待。

在语言方面极有天赋,除了通晓汉语和满语之外,还精通蒙古语,而且熟谙天文、地理、历算。

他的天文历算方面成就极高,算法极为精密,后来还将他的毕生所学编著成《蕉桐賸稿》一书流传于世,他的儿孙绵亿和奕绘都得到了真传而精于天文历法。

在文化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读书习字,工书善画,每每考测时,都会得到乾隆皇帝的大力称赞。

乾隆的皇十一子永瑆就是清朝著名的书法家,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列“乾隆四家”,他的字也是惊艳了时光,被列为“清四家”之一。而永瑆的书法自幼就由哥哥永琪教导的,永瑆的书法造诣都如此极高,可见永琪在书法造诣是有多高了。

永琪虽然出身不及别的兄弟,但他的才学是其他兄弟不能及的。光从语言和文化等方面就不难发现,永琪是个非常优秀的皇子。

武的方面就更别说了,大清马背上得天下,向来重视弓马骑射的教育,永琪武技高超,对于摔跤方面都很擅长,摔跤在善扑营中鲜少有人是永琪的对手。

至于骑射,他与父亲乾隆不差毫分。在热河围猎中,乾隆一时兴起,与永琪比试骑射,结果乾隆输了,而永琪大获全胜,为此乾隆非常高兴,连连盛赞,可见永琪的骑射武技也非常高超。

用现在的话来说,五阿哥永琪是妥妥的一枚学霸。他的优秀除了体现在文武上,也体现在了他的品格中,他对父亲乾隆是至诚至孝。

乾隆二十八年五月初五,圆明园九州清晏殿失火,当时与乾隆一起的还有弟弟和亲王弘昼,当火灾来临的时候,他的这位弟弟丢下他,自顾自己逃命了。

乾隆还有另一个更不靠谱的弟弟果亲王弘曕,他居住的地方离九州清晏殿最近,但他却等火灾之后才来,而且时跟其他王公贵族有说有笑来见乾隆,一点都不关心乾隆的安全问题。

而第一时间冲入殿内的,是住离九州清晏殿最远的永琪,永琪一句“父皇,儿臣来迟了”后,背起乾隆逃出大火。这件事令乾隆深受感动,这不正是“恪守孝道”最直接的体现吗?

乾隆是一个嫡庶观念很强的人,但自圆明园失火事件之后,乾隆开始重用永琪,给他施展的机会,第一次生出了让永琪继承大统的想法。

乾隆三十年,永琪被封为和硕荣亲王。被封荣亲王的,一般都是皇帝属意其继承大统,荣亲王在清朝宗室十二等封爵中为头等爵位。

顺治帝曾将“天下第一子”的皇四子追封为荣亲王,皇四子是顺治与爱妃董鄂妃所生,但生下数月,即夭折,顺治悲痛万分,就想追封皇四子为太子,但奈何母亲孝庄太后的极力反对,只得追封爱子为荣亲王。

由此可见,荣亲王的爵位与太子之位是有所挂钩的,乾隆封永琪为“荣亲王”,本身就已说明了对他寄寓的厚爱和期望。

所以后宫妃嫔都清楚,永琪就是乾隆属意最佳人选,由此,母亲愉妃在后宫的地位也随之提高了不少,当时后宫中除了继后那拉氏之外,愉妃地位在令妃和舒妃之上,这也是由于乾隆对永琪的厚爱而有意抬高其母地位的。

只是上天从不肯给予任何圆满,在被封为和硕荣亲王的冬月,永琪突然病重。

之前可以治愈的“附骨疮”因发病急,太医对永琪的治疗十分保守,抑制不了永琪的病情,导致一日重于一日。最终第二年,最受乾隆宠爱的五阿哥永琪英年早逝,年仅26。

永琪早逝,乾隆皇帝十分伤心,所以以治疗不当问罪太医张如璠和宋国瑞,严厉处罚二人,先是抄没家产,后流放宁古塔。

此后,乾隆也是时常怀念永琪,每到永琪祭日,乾隆都要为其作诗一首以悼念缅怀。就连第二次秘密立储,都是以永琪的标准来选择,无奈尚在的皇子都太平庸,只有十五子颙琰,也就是嘉庆,虽文武双全,但远不及永琪。

所以乾隆每每想到这个儿子,都对他怀念不已。直到二十年后,乾隆依然对身边的人提及他这个曾经引以为傲的儿子永琪。

可以说,永琪的去世,不仅是愉妃的世界轰然倒塌,也是乾隆一生之痛,所以在他的后半生一直都在怀念这个儿子。

愉妃晚年时:与乾隆一起缅怀儿子永琪

自永琪去世后,乾隆再也没有踏入愉妃宫中半步,愉妃的地位也随着儿子的去世逐渐下降,愉妃因此沉寂了一段很漫长的时光,但愉妃并不在乎这个名利,除了对爱子永琪无尽的思念,就是一直默默陪伴乾隆。

直至乾隆晚年,陪伴乾隆的潜邸旧人相继死去,这时只有温婉贤淑且健康的愉妃健在,所以乾隆翻了愉妃的牌子,让她侍寝。

要知道,按照清朝宫廷规矩,但凡年龄超过50岁的妃子就不会再安排侍寝了,更不会被翻牌子,何况已经是70岁的愉妃。但乾隆为何要破例,执意要翻愉妃的牌子呢?

其实,愉妃和乾隆都已经是70多岁,更多的是为了凑在一起互相取暖,一起诉说衷肠,一起缅怀儿子永琪。

永琪去世对愉妃打击非常大,不是因为唾手可得的尊贵地位骤然消失,而是优秀且孝顺的儿子,却英年早逝。从此看淡名利。

随着时间流逝,愉妃陪伴乾隆一起度过60多年,愉妃见证了无数妃嫔的晋升,见证她们的深受宠爱,令妃成了众妃之首,舒妃后来名位也到了她之上。

但也见证皇帝的冷漠无情,继后那拉氏的不废而废,从姹紫嫣红到水流花谢。时光流转,莺来燕去,只有愉妃古波不惊,安静得像一颗尘埃,好像所有人都忽略了她的存在。

也正因为愉妃的无所谓,不争不抢,一切只随缘的态度,让乾隆对她颇为刮目相看,加上对永琪的怀念不减,所以乾隆频繁翻愉妃的牌子,让她侍寝,只为了缅怀过往。

乾隆五十六年,乾隆再次翻78岁的愉妃牌子,为的就是缅怀过去,缅怀儿子永琪,乾隆感慨,一生中虽然有过许多女人,但是唯独愉妃始终默默地陪伴他自己近一生的时光。

乾隆五十七年,愉妃在静寂紫禁城去世,享年79岁。乾隆感慨愉妃陪伴了自己整整65年,两人相濡以沫,还生育了最优秀的儿子。

愉妃能得到贵妃的封号,完全是因为她活得寿命够长,又是陪伴乾隆近一生的潜邸旧人,并且还生育了最受乾隆厚爱的儿子永琪。

写到最后

愉妃一生虽没有多少荣宠,也没有任何靠山,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生个优秀的儿子。所以愉妃七十多岁还能被乾隆翻牌子,不是乾隆对她有多受宠,而是对永琪钟爱,爱屋及乌,因此永琪去世后,乾隆每当怀念永琪时都会召愉妃侍寝,缅怀他们最优秀的儿子永琪。说起永琪,他的命最不好,父母都长寿,没有继承长寿基因就罢了,还英年早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