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医家论麻木

 我爱健康快乐 2022-05-05 发布于河北

一、痿痹门之麻木

营卫滞而不行则麻木,如坐久倚著,压住一处,麻不能举,理可见矣。

麻则属痰属虚,木则全属湿痰死血,一块不知痛痒,若木然是也。

脉沉滑,体厚人属痰与湿,二术、二陈,先少佐羌、独、桂枝等风药一二味,次兼参、芪补气。

脉微弱,或弦大无力,病久体赢者,属气虚,补中益气加熟附子一片,夏月对生脉散,或清燥汤。

一块不知痛痒,阴寒益甚,或日轻夜重,脉涩而芤或弦,属痰挟死血,宜活血行气,二陈加芎、归、花仁泥、经花、牛膝、韭汁之类。大便见黑而不作泻者,小剂桃核承气汤微利之。

十指麻木,属胃中湿痰死血,二陈加二术、桃仁、红花,小加附子行经。

湿热下流,两脚麻木,或如火燎者,二妙加牛膝作丸,不应,少加肉桂。

东垣治闭眼则浑身麻木,开眼则渐退,久而方止,昼减夜甚,为阳气衰而湿伏阴分也,三痹汤去乌头,加苍术、黄柏。又合眼则麻,开眼即不麻,近火则头旋眩晕者,风气下陷于血分,不得升越而作也,三痹汤去笥头,加羌活、麻黄。凡妇人素有郁悒者,当舒郁,逍遥散加补气行湿药。

出自张氏医通(清代张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