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胀痛、急痛、遇热加重是风热头痛,用这中成药比止痛药好

 平安健康LZJ 2022-05-05 发布于广东

典型症状:起病急,头胀痛,严重时头痛如裂,遇热加重,伴有发热怕风、面红目赤、口舌生疮、口渴欲饮等症状。

风热头痛也是外感头痛的一种,多发生在夏秋季节,由外感风热引起的。风热头痛的典型症状就是起病急,头不仅痛,还发胀,有时还会有灼痛感,遇热症状还会加重,严重时头痛得像快要裂开一样,同时,还会伴有发热怕风、面红目赤、口舌生疮、口渴想喝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等热象。

既然是风热引起的头痛,那么,对风热头痛的治疗,首先就要疏风清热,把风热之邪从体内驱除出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治愈头痛。所以,我们在用药的时候,就要选择那些具有清热解表、疏风止痛作用的方药,建议用中成药芎菊上清丸

芎菊上清丸是由川芎、菊花、黄芩、栀子、蔓荆子(炒)、黄连、薄荷、连翘、荆芥穗、羌活、白芷、甘草、藁本、桔梗、防风15味药物组成。

方中重用菊花,其味甘苦,微寒,擅长疏风清热;川芎辛温升散,擅长祛风止痛,与菊花搭配使用,可起到祛风止痛、清热解表的作用;蔓荆子、薄荷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连翘、黄芩、黄连、栀子都是苦寒药,既能清泻内热积火,又能对辛散祛风药起到制约作用,以防辛散太过;羌活、白芷、防风、荆芥穗、藁本可疏散上部风邪,协助主药以增强疏风解表、通络止痛的功效;桔梗载药上行头面;甘草调和诸药。

这15味药搭配使用,使全方辛温、辛凉、苦寒并用,共同起到疏风止痛、清热解表的作用,对外感风热所致的偏正头痛、怕风身热、鼻流清涕、牙疼喉痛等症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不过,大家需要注意,这个药是针对外感风热头痛的,所以,如果是因肝火上炎、风阳上扰等所致的头痛就不适合服用了。不要与滋补性的药物或食物同时吃,因为补药或补品会让表邪不能外透,反而入里,加重病情。

芎菊上清丸每次吃6克,每天2次,用温开水送服即可。有些人在服药后可能会出现恶心、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停药后就会消失。而有些人则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的现象。比如,原来每天大便1次,服药后每天增加到2-3次,而且大便不成形。这时就应酌情减少每次的药量。如果每天大便3次以上,就得停药了,最好向医生咨询以后再决定是不是继续服用。

另外,因为感受热邪的程度不同,个人体质也不同,每个人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在用药的时候,最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症状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药物来对症治疗。

比如,有的人头晕目眩症状比较严重,这是风热上袭导致的,可服用清眩丸来散风清热。

有的人不仅头晕目眩、牙龈肿痛,还有暴发火眼、口舌生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热象,说明他风热上攻,使肺胃热盛了。这时可服用黄连上清丸来散风清热、泻火止痛。

有的人不仅头痛眩晕,而且还有目赤耳鸣、咽痛、胸闷烦躁、大便燥结等症状。这是热毒内盛的表现,用牛黄上清丸来清热泻火、疏风止痛的效果会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