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书法和幸福

 禅艺会 2022-05-05 发布于上海

书法和幸福

文/佐藤胜彦 

译/竹灵子

的确是毫无新意,对我来说,从事书法就是追求自己的幸福。这个理所当然、老生常谈的话题,谁也不会把它作为目标。当有人问“你为什么热衷书法”时,回答“因为我想得到幸福”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回答“因为想把字写得漂亮一点”。

究竟把字写得漂亮能否产生幸福呢?我们与其断言两者毫无联系,不如说是因为争强好胜、歆羡他人、自寻烦恼、处事拘泥,才无法给自己幸福呢?追求书法是为了给自己幸福。如果有这样明确的目标,书法就没有理由偏向于一味地讲求技法。因此只要明确这个目标,那么,可怜的虚荣之满足、权威之竞争就成为愚蠢的举动。 

现代社会中,抱有“不被社会所认可,终究谈不上佳作”的错误观念的人为数众多,任何事情都拿“能否被社会所认可”作为价值判断标准。然而,被称为幸福的东西,必须是自己作为实现价值的主体。因为这个所谓的社会认可而让自我价值受到损伤,一味地卑躬屈膝、盲目追随,主体的自我逐渐去向不明。

不管做任何事情,最要紧的是不从自己的幸福出发,所有的问题得不到实质性的解决。不是社会认可,不是他人承认,而是一切不从主体的自我出发不行。也许我所说的,归根结底是类似幸福论的问题。然而,如果现在不再触及习以为常、谁都听腻的幸福论,面对书法就难以作出说明。 

“书法和幸福”这个题目是恰到好处的。我敢说,坚持这个主张的时代已经到来。拙著的字里行间,正洋溢着我所认为的幸福感。而且,这正是我的书法论。假定从自己的满足开始,让自我的世界得以自然流露的字可以成为佳作,那么,拥有自我者的书写,也就成为安谧祥和之作。 

正如“随处做主”,经常让自我成为主体。不管处境如何,让自我成为主体。这也可以说是信念,有着从容不迫的满足感。不管处境如何,幸与不幸,所有的一切都在于能否善待自我的着数。书法的世界也是如此。是成为幸福之书,还是成为不幸之书,关键在于自我。真正意义上的安谧祥和之作,正是“所有的一切都在于能够善待自我的着数”的心灵之呼吸。通过自我自身的磨砺,拓展自我自身的世界。精彩之作里潜蔵的秘密,正在于此。

著者简介:

佐藤胜彦,男,书画家,陶艺家。一九四零年出生于大连市。六岁时,和兄长一起靠卖香烟给前苏联士兵维持生活。七岁时回到日本冈山县。一九六三年毕业于鸟取大学,在帝塚山学园执教美术二十三年。一九七零年创办报刊《云》,一九七三年出版处女作《好吗,好吗》。一九七五年,杂志《银花》“佐藤胜彦的现代佛道人生”特刊发行八万册,每册镶有一枚亲笔画,成为当时的新闻媒体的热门话题。一九七七年,出版专著《无,无》。是年,其内容在日本三大报刊之一的《每日新闻》专题连载。另外,还多次受电视台特别邀请,在“现代良宽”、“美的世界”等专题节目中出场。已出版的著作还有《佐藤胜彦的世界》、《胜彦阎罗帖》、《胜彦陶艺曼陀罗》、《独一无二》、《让你放心》、《无忧无虑》、《得大自在的胜彦》等多数。

  

译者简介:

竹灵子,又号个个,原名林云峰 ,男,一九七五年出生,福建省福清市人,诗人、书法学硕士,书法学专业博士课程结业。现为日本华侨华人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常务理事全日本华人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兰亭书会东京研究院研究员墨圆会书法讲师。诗文与书画散见于国内外各种纸刊以及网络平台,并多次获奖,入选若干选本。  

《禅艺会》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人人可以订阅,人人可以投稿,人人可有专栏。禅艺文化十八项,由雅道八项(茶道、花道、香道、琴道、书法、绘画、收藏、诗词)、生活六项(建筑、庭院、空间、家具、素食、服饰)和艺术六项(书法、绘画、雕塑、摄影、手艺、法物)组成。在这里,你将看到与众不同的图文资讯。原创无穷、图片无码、转载无限。邂逅之后,不再彷徨。投稿邮箱:zenart@126.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