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心理学考研 | 百日打卡 Day.64-婴儿言语的发展

 文都比邻心理学 2022-05-05 发布于北京


心理学考研·Day.64

婴儿言语的发展

(一)言语发展理论

1.习得论
习得论也称经验论、后天论,该理论认为言语是习得的。强调家庭和社会环境对言语发展的重要作用。
(1)强化说以斯金纳为代表人物,该理论认为言语的习得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实现的,强化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条件,强化程序是渐进的,盲语发展表现为儿童习得的口头反应的增加。

强化说有其合理性,可以解释某些低级言语的发生过程,但是,它不足以解释人类复杂的言语过程。

(2)模仿说以奥尔波特和班杜拉为代表人物。奥尔波特认为,婴儿语言只是对成人语言的模仿,是成人语言的简单翻版。班杜拉认为,婴儿主要通过对各种社会言语模式的观察学习而获得言语能力,其中大部分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

在婴儿言语习得过程中,模仿确实起作用,但是模仿说无法解释言语获得过程中的全部事实。

2.先天论

该理论否定学习和环境是言语发展的决定因素,强调先天因索在语言获得中的作用。

(1)先天语言能力说也称为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普遍语法能力的表现,语言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换的过程,这个转换是通过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儿童获得的是一套支配语言行为的特定规则系统,因而能产生和理解无限多的新句子,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
转换生成说有其合理之处,但乔姆斯基过于强调天赋和先天性,忽视了环境和后天教育的作用,忽略了语言的社会性。

(2)自然成熟说认为,生物遗传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性因素。语言获得是大脑机能成熟的产物,最容易获得语言的时期是从出生到青春期之间。

3.相互作用论

该理论认为,言语发展是生理成熟、认知发展与不断变化的语言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1)认知相互作用论以皮亚杰为代表,主张从认知结构的发展来说明语言的发展,认为语言是一般认知组织的一部分,儿童的语言能力仅仅是大脑一般认知能力的一 个方面, 而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皮亚杰学派从主客体相互作用来说明儿童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强调认知发展和语言习得的关系,有其合理的方面。但其支持者所进行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和语言习得之间关系的研究,都只能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而不能说明它们的因果关系。

(2)社会相互作用论认为语言发展受到先天的、社会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儿童与成人的语言交流是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因素。语言结构产生于语言的社会交往功能,只有在交往中发挥实际的功能,这种结构才能习得。

不少学者认为这是种折中的观点,不足以说明儿童如何在交往中、在语言输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语言。

小贴士:

学习了这么多言语的发展理论,可以做个表格比较它们的异同。

(二)言语的发展

1.语音的发展
(1) 0-3个月:简单发音阶段(单音节)。
(2) 4~8个月:多音节阶段。

(3) 9~12 个月:有意义的语音阶段。

2.词汇的发展

(1)继续掌握一.些场合限制性较强的词。
(2)已掌握的词开始摆脱场合限制性( 婴儿真正掌握词汇、获得概念的重要途径),获得初步的概括意义。
(3)开始直接掌握:一些具有概括性和指代性功能的词汇。

(4) 10~14个月,开始“懂得”词义,是与成人交际的开始。

3.语法的发展

20~30个月是掌握语法的关键期;3岁时基本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存在“过度规则化”或“规则扩大化”现象,这与婴儿思维的“自我中心性”有关。

4.句子的发展

按儿童所讲的语句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句子可分为不完整句、完整句和复合句几个层次。

(1)不完整句.

不完整句的表面结构不完整,但能表示一个句子的意思。这里主要指单词句和电报句。

这种句子的出现率在2至6岁范围内随儿童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

①单词句(1-1.5 岁)
单词句是指儿童用--个单词来表达--个比该词意义更为丰富的意思。中国儿童在学单词和使用单词句时习惯用叠音词,如“球球”“抱抱”等。
单词句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和动作紧密结合。二是意义不明确,语音不清晰。成人必须根据非语言情境和语调的线索才能推断出意思。三是词性不确定。虽然最先学到名词,但使用时不一定当名词用。

在单词句时期,儿童实际上并没有关于句子结构和语义范畴方面的知识,只不过是用单词对整个情境作笼统的表述。

②电报句(1.5-2 岁)

开始出现了由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的语句, 其表现形式是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的,好像成人的电报式文件,故统称为电报句。这时的儿童主要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而具有语法功能的虚词,如连词、介词等很少使用。

(2)完整句

3岁儿童的话语已基本上都是完整句。句法发展的过程是从无修饰语的简单句到有修饰语的简单句再到复杂句。

①简单句。.
简单句是指句法结构完整的单句,包括没有修饰语和有修饰语两种。

1. 5~2岁,无修饰语的简单句。2. 5岁儿童已开始使用简单修饰语,3岁左右儿童已开始使用较复杂的修饰语。

②复杂句.

复杂句是指由几个相互联结或相互包含的词所组成的单句。

(3)复合句

复合句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关联比较密切的单句合起来而构成的句子。

幼儿的复句中最显著的特点是结构松散,缺少连词,仅由几个单句并列组成。儿童在3岁时开始使用极少数连词,以后虽逐年有所增加,但直到6岁,使用连词的句子仍不多。


--23知识精讲P135-137


01

单选】一个婴儿既寻求与母亲接触,又拒绝母亲的爱抚,其依恋类型是(   )(2007.27)

A.安全型
B.回避型
C.反抗型

D.迟缓型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反抗型:又称矛盾型,这类婴儿对母亲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们既寻求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

02

单选下列有关幼儿言语发展的表述,错误的是(   )(2015.23)

A.口语发展的最佳时期
B.词汇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C.句法结构从简单到复杂
D.自我中心言语是其主要的言语形式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幼儿期是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3-4岁词汇量的年增加率最高。从简单句发展到复杂句。连贯言语和独白言语的发展是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标志。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言语是一种原始和幼稚的言语状态,没有社交作用,只用来伴随、加强和补充自己的行动。

03

单选】下列关于婴儿动作发展的排序,正确的是(   )(2012.24)

A.翻身→坐→抬头→站立→行走
B.抬头→坐→翻身→站立→行走
C.翻身→抬头→坐→站立→行走

D.抬头→翻身→坐→站立→行走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婴儿动作发展遵循头尾原则,具体顺序为抬头翻身站立行走。

04

【单选】在儿童早期,常常会说出一些简略、断续、语法不完整的句子。这一现象被称为(   )(2018.22)

A.单词句
B.电报句
C.词汇爆炸

D.规则扩大化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1.5岁~2岁为电报句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比单词句表达的意思更明确,但仍然简略、断续、不完整。有些看起来更像人们打电报时所用的语言。词汇爆炸是19~21月的儿童掌握新词速度加快的现象;单词句的特点是扩展不足、过度扩展或重叠;规则扩大化是句法爆发期的特点。

05

【多选】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   )(2010.70)


A.由上到下
B.由近及远
C.由边缘到中心

D.由粗大到精细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ABD

解析】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有: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和大小原则。C选项不符合近远原则。

06

综合题在言语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掌握语法的顺序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儿童会在基本相同的时间说出语法结构类似的句子。例如:

“你看我跳舞。”
“兔兔!”
“爸爸穿新衣服。”
“妈妈坐腿。”

根据儿童言语发展的规律,对上列句子按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并描述每一时期的句法特点。(2021.82)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要点】

(1)按语法发展顺序排序

①“兔兔!”,是有意义的单词,属于单词句阶段,在儿童1岁到1.5岁左右开始;

②“妈妈坐腿”,是由“妈妈”、“坐”、“腿”三词组合在一起的语句,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属于电报句阶段,约从1.5岁到2岁左右开始出现;

③“爸爸穿新衣服”,是有修饰的主谓宾句,属于简单句阶段,约2.5岁的儿童开始出现一定数量的简单修饰句;

④“你看我跳舞”,是由一个动宾结构和一个主谓结构套在一起,动宾结构中的宾语充当主谓结构中主语的递系句,属于复杂句阶段,约在儿童2.5~6岁时儿童的言语中出现这样的复杂句。

(2)各阶段的句法特点

按照儿童所讲的语句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句子可分为不完整句、完整句和复合句几个层次,题干涉及的句子属于不完整句和完整句。

不完整句指表面结构不完整,但能表示一个句子的意思,主要指单词句和电报句。

①单词句:儿童在1岁到1.5岁左右开始说出有意义的单词,这些最初的单词只是作为事物或动作的一般标志,随后不久就出现了单词句。单词句是指儿童用一个单词来表达一个比该词意义更为丰富的意思。中国儿童在学单词和使用单词句时习惯使用叠音词,如题目中的“兔兔”,当儿童说“兔兔”时,在不同的情景下可能表示几种不同的意思,如“这是兔兔”、“我要兔兔”等。

单词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和动作紧密结合,当儿童用单词表达某个意思时常伴随着动作和表情;二是意义不明确,语音不清晰;三是词性不确定。

②电报句:约从1.5~2岁开始出现了由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的语句,如题目中的“妈妈坐腿”。这种句子在表达一个意思时虽较单词句明确,但其表现形式是断断续续的、简略的、结构不完整,好像成人的电报式文件,故统称为电报句。我们猜测儿童想表达的完整语句也许是“妈妈盘着腿坐”,或者“我坐在妈妈腿上”,具体含义需要结合当时语境才能理解。

完整句是相对于不完整句对语义关系的粗略表达,儿童学会区别和表达意义的细微差别,作意义的调整,大大增加了意义表达的精确性。句法发展的过程是从无修饰语的简单句到有修饰语的简单句再到复杂句。

③简单句:指句法结构完整的单句,包括没有修饰语和有修饰语。没有修饰语的简单句有主谓句(他觉觉了)、主谓宾句(妹妹读书)、主谓双宾句(阿姨给我糖)。2.5岁儿童开始出现一定数量的简单修饰句(爸爸穿新衣服),3岁左右儿童已开始使用较复杂的修饰语。

④复杂句:是指由几个结构相互连接或相互包含所组成的单句。2.5~6岁的幼儿言语中出现了三类复杂:一是由几个动词性结构连用的连动词,即句子中几个动词共同说明一个主句(红吃完饭就看电视);二是由一个动兵结构和一个主谓结构连在一起的递系句子(你看我跳舞);三是句子中的主语或宾语中又包含主谓结构的句子(两个小朋友在一起玩就好了)。

Tips:这道题较难,对儿童言语发展考查的非常细致。同学们紧紧把握住“单词句(1~1.5岁)—电报句(1.5~2)—简单句(2~3)—复杂句(2.5~6岁)”这一发展线索进行分析。答案解析是根据多本发心教材中的研究结果进行的综合,同学们在自己答题时可不用详述特别具体的年龄划分和语法句型。

07

【综合题】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言语发展过程的时候发现,无论哪个种族的儿童,其言语发展的过程极为相似。


具体表现为:大约1岁时,能说出被他人理解的词;2岁末能说出词组;4~5岁能说出符合语法结构的句子。

这表明,儿童在出生后的4~5年内即获得了基本的听说能力。试选用两种不同的言语获得理论解释上述现象。(2008.82)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要点】言语获得理论归结起来有三种(可任选两种作答):

(1)习得(或经验)论:言语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强调家庭和社会环境对言语发展的重要作用。

①强化说认为,儿童语言的习得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实现的,强化是学习语言的必要条件,强化的程序是渐进的。言语发展表现为儿童习得的口头反应的增加。

②模仿说认为,儿童是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通过观察、模仿而学习语言的。结合理论恰当地解释现象。

(2)先天论:语言能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

①先天语言能力说认为,语言是普遍语法能力(知识)的表现,语言获得过程就是由普遍语法向个别语法转换的过程,这个转换是通过语言获得装置(LAD)实现的。儿童获得的是一套支配语言行为的特定的规则系统,因而能产生和理解无限多的新句子,表现出很大的创造性。

②自然成熟说认为,生物遗传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性因素。语言获得是大脑机能成熟的产物,最容易获得语言的时期是从出生到青春期之间。结合理论恰当地解释现象。

(3)相互作用:言语发展是生理成熟、认知发展与不断变化的语言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①认知相互作用论认为,语言是儿童许多符号功能的一种,认知结构是言语发展的基础,言语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源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②社会相互作用论强调儿童与同伴或成人的交往在语言获得中的作用。结合理论恰当地解释现象。



今天是不是也是满满的收获,

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教学工作的启示。

(2009. 82)

评论区打卡留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