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身边的抗疫英雄【征文】

 冬歌文苑 2022-05-06 发布于北京

身边的抗疫英雄

这些日子,我总被九七级同学群和他们朋友圈里的一些东西感动着。他们都是我身边生活中很平凡的人,原来甚至都不知道在具体干什么。但在这次突发的疫情面前,他们的名字一个个就这样鲜明亮丽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题记

急母校之所急

九七级同学齐出手。4月2日,鸡泽疫情日显严重。九七级校友公益联盟——龙腾联盟紧急召开视频会议,主要负责人卢国强号召大家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抗疫,并初步计划捐赠事宜。他们大多数身在异乡已经扎下了根,很多在自己的工作领域获得了相当的建树,但他们始终不忘初心,始终没有忘记曾为他们的理想插上腾飞翅膀的鸡泽一中,始终没有忘记,生于斯养于斯的家乡。鸡泽县4月1日以来的疫情更时时刻刻紧揪着他们的心。4月4日,从一中柴刚亮老师口中得知,疫情爆发前,学校已然封闭二十余天。疫情突然加重,猝不及防,最为紧缺的是口罩,老师和学生们都很着急。得知这一情况后,龙腾联盟决定火速驰援母校,捐赠八万只口罩物资,由龙腾驻地办负责人武占勇落实采购。九七级校友王彦丰也急忙找来了有资质的车辆协助运送。4月5日傍晚时分,他们将满满一车的四十多箱口罩送到一中门口。在汤校长和柴老师等人的安排下,口罩迅速发到每个老师和学生手中。

从决定驰援到物资进校,前前后后用了不到四个小时,小小的口罩带着众多九七校友的心返回了母校。

这正是:

疫情来突然,母校有困难。

龙腾急相助,学生笑开颜。

生命的“摆渡人”

97级同学李月伟。不管是3月份驰援沧州,还是4月份忙着家乡抗疫,身在医疗战线上的李月伟一直负责新冠患者、无症状阳性患者、密接的转运工作,真可以称为“生命的'摆渡人'”。“干着干着天就亮了,还有一辆车没有卸人……”这是他4月10发在朋友圈小视频里的非常疲惫的一句话,令很多人感动不已,这也正是他工作的写照。他悄悄地给我透露,他二月份驰援沧州时穿的是冬季的衣服,如今冬早去夏也快来了。薄衣服不能回家拿,也没地儿去买。在防护服里天天桑拿……他又嘿嘿地笑着说:“这个,你可要保密啊……这其实不算个事……完全可以克服!”由于任务的特殊性,李月伟时刻处于待命状态,手机24小时开机,常常是“白+黑”连轴转。白日里,有时刚点了餐,突然就接到出车任务,来不及吃,回来时饭菜已经凉了。到了夜里,他也不能安心入睡,有时才睡了一两个小时,就要起来接送隔离人员,但是他没有怨言,只要一个电话,立即出发前往。

李月伟同学退伍不褪色。一个多月来,他发扬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优良作风,一直冲在抗疫一线。

这正是:

驰援沧州忙家乡,军人风采为荣光。

联盟号召急响应,危险劳累又何妨。

屡过家门而不入

97级同学赵建芬。她大学毕业后在肥乡工作。面对家乡疫情,她焦急万分,“狠心”抛下年幼的孩子,在最后出征前递补进援助鸡泽医疗队,火速驰援家乡。接下来的日子,她们每天都是早起晚睡,到不同的地点进行核酸采集和消毒等工作,每天穿着防护服,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赵建芬有好几次从家门口路过,多想看看年老多病的父母,过年时就因为疫情值班就没能回家尽孝。但,工作纪律和理智告诉她不能回家。这真是自古以来,忠孝难以两全。还有一段时间,由于不能按时吃饭,还犯了胃病。赵建芬同学忍着巨大的心理的折磨和身体的病痛,一直坚持在抗疫第一线。

这正是:

姑娘本是故乡花,响应号召离开家。

疫魔猖狂浑不怕,山花烂漫再陪妈。

留守重担一肩挑

97级同学张利勋。他毕业后一直在鸡泽县中心医院工作。4月6日全院被要求隔离。然而此时,原本就在医院治病的五十多名患者,还需要继续住院治疗。张利勋主动请缨,要求留下。他带领一同留下的另外两位护士共同坚守岗位,承担起这个原本由十几位医护人员来负责的重担。除了不分昼夜为患者正常诊治、一日三餐等日常事务之外,疫情当前,更重要的是要为这五十多位患者进行疫情防护和消毒工作,繁重程度可想而知。

多日以来,张利勋同学脏活重活总是带头多干,真可谓“衣不解带”,无论昼夜,任何一点状况都要及时而动。面对千斤重担,他选择了勇于担当。

这正是:

疫情突然来,多人隔离开。

临危请授命,砥柱显德才。

此外,还有很多的九七级同学、龙腾成员纷纷主动地参加抗疫大军,共筑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田静伟坚守在邯郸抗疫检测点,焦顺平自发捐助村委会抗疫物资,刘渊发挥特长编写抗疫手册,张书苗坚守在牛庄检测点,贾占军长期志愿服务。

我的很多同学,还有我身边众多的普普通通的人在疫情面前选择了挺身而出,他们都可以称作当代最可爱的人。他们有的无畏无惧、白衣执甲,有的连续作战、死守岗位,有的几月如一日地志愿服务。他们用臂膀扛起了塌陷的岁月,扛起了整个春天,扛起了这如山的责任。这怎能让我不深深感动?试想,若是我中华民族人人可以时刻皆英雄,还有哪个敢在我们的海岸线上架炮?

图片/网络

作家简介

 

金利波,笔名,金立、金子,河北鸡泽人,鸡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协会注册诗人,八零后文学和书法爱好者。自携笔从戎开始,就在军内外各类媒体发表作品,至今一直笔耕未辍,执笔若狂。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