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1年被人无意中找到的条约,曾被遗忘了66年,让我国捡了个大漏

 疯癫史鉴 2022-08-25 发布于河北

1991年,我国的科研人员,无意中找到了一份条约。它曾经被人遗忘了66年,一直没有被人重视过。

科研人员发现这份条约时喜出望外,甚至情不自禁地感慨说,这个东西让我国捡了个大漏。

这是怎么回事呢?科研人员找到的东西,名叫斯瓦尔巴条约。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决定斯瓦尔巴群岛的归属问题,协调世界各国的权益,

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极圈,公开资料显示,最早发现斯瓦尔巴群岛的人,是一位来自荷兰的冒险家。

他在1596年6月首次发现斯瓦尔巴群岛,但是没有及时回国。返回途中,他因为饥寒交迫,身体迅速虚弱,最后因为身患坏血病狼狈去世。

他临终前,写了一份探险报告,试图让更多的人知道斯瓦尔巴群岛的事情,但是这份报告没有被及时传出去。

10年后,英国冒险家坐着一艘船来到斯巴尔巴群岛,并且在这里发现了大量海象和鲸鱼。

1858年。芬兰籍瑞典探险家先后5次来到斯瓦尔巴群岛进行考察,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煤矿和其他矿产资源。

因为价值巨大,斯瓦尔巴群岛很快就遭到了很多国家的觊觎。拥有较强军事实力的国家,都想占领斯瓦尔巴群岛,侵吞该地区的所有资源。

但是斯瓦尔巴群岛只有一个,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国家的需求。这些国家为了争夺斯瓦尔巴群岛,接连爆发了很多战争,结果还是没有达成共识。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世界各国都受到了冲击,不想再继续战争,于是决定用和平谈判的方式,确定斯瓦尔巴群岛的归属。

1920年2月,英国,美国,丹麦,法国,意大利等18个国家,为彻底解决斯瓦尔巴群岛的问题,联合签署了一份斯瓦尔巴条约。1925年,中国,苏联,德国等33个国家也加入了这份条约。

根据斯瓦尔巴群岛条约的规定,凡是加入这份条约的国家,都可以自由出入斯瓦尔巴群岛,并且在这里从事生产和商业活动,也可以自由地进行科研活动。

我国签署斯瓦尔巴条约,实力还相对薄弱,总是被西方国家欺负,国内一片混乱,老百姓的生活一天比一天艰难,我们根本没有条件去遥远的南极进行科学研究。

所以这份条约签署后,并没有得到国人的重视,一直被束之高阁,甚至被人遗忘。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的综合实力,有了大幅度提升,不仅让老百姓过上了更好的生活,也有了极强的科研能力。

我国的科研人员很清楚,北极资源丰富,有很多特殊的物质,若是能在北极建立科考研究站的话,会对国家的技术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我国跟西方国家的关系一直比较复杂。我们想去北极进行研究时,遭到了不少西方国家的阻挠。

斯瓦尔巴条约的重见天日,让我国有了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直接粉碎了西方国家的龌龊计划,顺利地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了北极黄河站,并且还安排了不少科研人员过去进行研究。

建立在斯瓦尔巴群岛的科考研究站,如今已经成为了我国的重要科研设施,为我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提供了很多帮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