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治病有误解,认为医生就应该很快地治好病。 这真是大错特错,我一直跟病人讲,治病是很难的事情。 越是小的问题,越难治,为什么?小问题症状不明显,诊断很难,那些给你保证治好的人,你要小心了,他可能盯着你的口袋呢。 治病,难在识证,不是难在用药。 曾经一个病人也是咳嗽,住院,针灸、汤药,小半年,就是治不好,找我我也没给治好。当然,受到条件限制,我没能仔细地看。 说这个的目的,是想说,治病真的很难,病人要有思想准备,就算是小小的咳嗽也很难治,更别说别的了。 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真实记录,分享给大家:女,35岁,咳嗽半月,咳嗽的时候胸口疼,胸闷,无痰,百合泡水无效。 因为没见病人,之前用麻杏石甘汤治疗过她的支原体肺炎,因为无痰,考虑肺热,竹叶石膏汤加减: 3付。 三天后反馈:效果不明显,还是咳嗽。 蒙圈!重新问诊,辨证。 病人说服药后,有点变声,还是咳嗽,嗓子干痒,咳嗽的时候气管疼,少痰,无发烧,头疼,流涕,口干不明显。 口苦吗? 不苦。 觉得上火吗? 没有,口干不蹿火。 舌苔如下: 舌不红,热像不明显,苔润,所以,这个上次的思路是错的。 那么应该选什么方?脑子里突然就出来半夏厚朴汤,你问我为什么选这个方? 我其实,真!的!不!知!道! 但是脑子里就出来了,如果非得给出个答案,那就说是肺气不降吧! 处方: 3付。 反馈如下: 效果可以,再服三剂。 这里要讲讲半夏厚朴汤这个方子,这个方子非常出名,中医用来治梅核气的。中医讲的梅核气,现代医学称为咽异感症,又常被诊为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癔球。这个病好发于青中年人,以女性居多,典型的症状就是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肝病、咽喉疾病、精神疾病时均可见此病证。 我常跟病人讲,这个病的病根在胃,但是有胃病的人不一定会有这个症状,它的最常见的诱因是生气,一生气气机就乱了。 前两天还用这个方子治了一个梅核气,病人也是有胃病,脾气还不大好,最近因为孩子在家上网课,经常生气,所以诱发了梅核气。 从中医的病因来分析,梅核气的病因是因情志不遂,肝气瘀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所致,所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
妇人多郁证,怒则气机不畅,痰气郁结,上壅于咽,致使咽中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 临床上,半夏厚朴汤扩展使用,常用来治疗咳嗽和胃病,疗效确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