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元谋番茄产业变迁史,企业凭借什么打入这片7万亩的市场?

 笑大 2022-05-06 发布于湖北

2017年,由于前几年市场行情持续向好,加上产业扶贫等原因,云南多地番茄种植面积大幅提高,元谋的种植面积上涨至7.3万亩左右,其中大果番茄5.8万亩,樱桃番茄1.5万亩。

2017-2018年这一季秋冬番茄不理想的销售情况,给元谋的番茄产业带来了冲击,当地多位行业人士据种子销量预估,2018年番茄秋播面积同比2017年下滑了近40%。

从自封顶到无限生长
品种变化大

结合气候特点及全国不同地区番茄上市的分布区间来看,秋栽冬收是元谋番茄的种植优势,7-8月份播种,上市期可从10月至持续至来年的3月份。元谋羊街、新华和老城的部分山区也有一定面积的早番茄种植,一般在5-7月份移栽。

在元谋,番茄以露地栽培为主,主要种植红果。“2003年以前,元谋番茄种植面积0.6-1万亩,品种主要以国内品种'903’等老品种为主,种子价格约10元/包(5g),大果型,但不太耐长途贮运,且自封顶。”云南金诚种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云南金诚)总经理武成勇表示。他还记得,当时需在刚开始转色时进行采收;那时元谋的番茄普遍产量较低,亩产4吨左右,主要销售市场为云南、四川等地。

2003-2007年期间,在当地企业、种子协会等引进新品种后,元谋番茄种植面积增长至2万亩。“品种出现了较大的改变。”武成勇介绍,引进的品种以硬红为主,如以色列“钢石”番茄,还有北京爱德万斯种子有限公司的“石头”番茄,这些番茄品种为无限生长型,长势旺盛,商品性较以往有了很大提升,且耐贮运。同时,这个时期的种子价格也有所上涨,40-200元/包(5g);同时,元谋番茄的销售区域也扩大到了广东、北京等地,乃至东南亚越南等国家。

2007-2013年,随着TY病毒病(黄化曲叶病毒病)逐渐在元谋等种植区蔓延,抗病尤其是抗TY病毒病等综合抗性突出的品种在此期间脱颖而出,先是以色列泽文种子公司(于2007年被先正达收购)的“拉比”,再者是圣尼斯“德澳特7728”等红果品种先后出现并抢占元谋市场。

“番茄品种综合抗性增强,产量、品质也进一步提升,一亩能产10吨左右。”武成勇告诉记者,此阶段番茄种子价格全面暴涨,2010年后,国外品种售价达500元/袋(1000粒装)。

TY病毒与“拉比”
推动元谋番茄品种优质升级

“2006年以前,云南的番茄TY病毒病就已广泛发生。”云南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思农种业)董事长杨长楷讲述道,我们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后,发现该病很难通过喷施农药等手段防控,尤其是在露地栽培的情况下,只能从品种抗性等方面来解决。因此思农种业开始大批量引种,包括以色列海泽拉、泽文等外企的品种,通过试种来筛选出抗TY病毒的品种。

在以色列泽文的10多个试验品种中,“拉比”高抗TY病毒病,虽然单果果形比国内品种要小,但其属于无限生长型,产量较高。“于是我们开始与泽文合作,在元谋销售'拉比’。”杨长楷表示,虽说抗TY病毒,但由于国外品种售价高,以前一亩地约50元的种子成本直接拔高到超800元(国外品种一亩地需两袋种子),农户一时很难接受。

“为了把高价的种子卖出去,我们开始尝试建苗厂搞育苗。”杨长楷认为,通过卖苗来降低农户的育苗风险,还可防止串货,出售价格相对稳定,能在元谋有效推广“拉比”等高价格国外品种。

“2006年,我们送了5亩苗,到了2007年,就卖了好几百亩了。”杨长楷告诉记者,随着病毒病发病率的逐渐提高,以及其他品种不抗TY病毒,“拉比”的销量开始激增。“2014年,思农一年能卖2.7万袋'拉比’,缔造了单品种、高价位,年销售量达全国第三的市场'神话’。”

“当时先正达的另一抗TY病毒品种'齐达利’在山东也很风靡,但在元谋种植,其果偏软。”杨长楷介绍,“拉比”在山东等地种植,因熟果较小则未曾达到“齐达利”的畅销程度。作为元谋的第一个高价品种,“拉比”推动了元谋番茄品种结构的优质升级,也使得当地种子公司从卖种逐渐转变为售苗。

TY病毒病的爆发,使得高价值的品种在元谋得以被接受,之后,元谋其他种企也开始筛选寻找并代理其他抗TY病毒的番茄品种,并纷纷建苗厂育苗;同时,众多外企也在加快育种速度,选育抗TY病毒品种,主攻元谋市场。

2010年,圣尼斯与云南金诚开展合作,2014年后,“德澳特7728”“德澳特7845”“德澳特4224”等一系列抗TY病毒、商品性更好的红果品种在元谋逐渐抢占并超过“拉比”的市场份额。

2018年,思农种业与圣尼斯的合作红果新品种“品思4018”,凭借较强的抗病性、高产、商品性状好,在市场也有不俗表现。

外企品种种植面积占2/3
粉果、小番茄呈增长趋势

由于元谋的蔬菜主要是外销,因此红果凭借其耐贮运,一直是市场主流。但随着不断有硬粉品种出现,以及华东及南方部分市场对粉果需求增加,元谋的粉果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提升。“2003年以前大红果时代就有少量粉果种植。”武成勇告诉记者,2017年红果与粉果种植面积比在3:1左右,粉果面积近1.5万亩,粉果品种如海泽拉的“罗拉”等在元谋均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据圣尼斯种子(北京)有限公司西南销售经理谢周鹏介绍,圣尼斯与海泽拉两家外企的品种(包含红果、粉果)在元谋占据了近2/3的番茄市场,一系列国外品种的引入为元谋番茄的转型升级和助农增收做出重大贡献。与此同时,元谋的樱桃番茄种植面积也呈增长趋势。

“元谋的小番茄一般每年可种两茬,夏季、冬季均可。”元谋县元蔬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冷尹蕾表示,因南方其他主要两个小番茄市场广西田阳、海南陵水主要是冬季种植,且以粉果为主(夏季受台风影响较大),为错开上市,元谋的小番茄种植大多集中在夏季,因雨水少,品质较好;品种多来自同纬度的台湾,主要是小红果

种植技术发展快
如何创优革新?

品种更新的同时,元谋番茄的种植技术也在悄然提升。“2003年以前,元谋种植番茄的方式还比较粗犷,田间仅搭一些简易的架子。”武成勇回忆道,引进无限生长型的品种后,田间搭架变高,栽培密度也从以往的3000-5000株/亩降至1800-2000株/亩,管理也更加精细,同时开始进行地膜覆盖,起到了很好的保水除草作用。

“2008年至2013年,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设施逐步在元谋普及。”武成勇说,发展至今,元谋的番茄基本实现了100%工厂化育苗。种植技术的革新,提升了元谋露地番茄的品质。

元谋当地番茄种植已覆盖地膜,并配套灌溉设备

依照传统,元谋每年只种一茬番茄,然后与水稻或其他作物轮作。但随着前几年,种植番茄与种植其他作物之间的收益差距加大,有不少农户多年只种番茄,造成当地土壤肥力逐渐下降,病虫害加重,种植成本增加,管理难度提升。而往年2-4元/公斤的收购价,去年降至1元/公斤,甚至更低,极大的打击了农户种植积极性。

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困境?“现在元谋的气候偏热,雨季时间延长,雨水增加。”与番茄打交道30年的元谋平田乡番茄种植大户黄金发告诉记者,计划将1000亩地逐渐全覆盖大棚来种植番茄,并逐渐改种粉果。

杨长楷则认为,不能白白浪费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需坚持番茄秋栽冬收这一茬口,建大棚成本相对过高,且掀棚、盖棚等措施略显繁琐,可通过引进更优良的露地品种,及适宜的种植技术如“套袋”等,来提高商品性与品质;此外,为降低市场风险,应尽量避免单作物种植,根据市场,农户可尝试番茄、辣椒、黄瓜等多作物种植模式。


如何进军元谋番茄市场?

记者调研发现,元谋当地的种子企业与其他地方有明显差异,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种子公司,而是“种子种苗推广+农资配套+技术服务”这样综合服务于整个番茄种植生产链的企业。

多位行业人士表示,元谋乃至整个云南搞番茄育种的企业很少,这是元谋番茄产业的一个短板。与此同时,番茄品种同质化严重,企业之间打价格战,互相杀价,利润较低。

西南番茄看元谋,很多番茄企业都希望进入元谋市场。“一个品种的出现意味着需求的改变。”冷尹蕾认为,以前凭借信息不对称,企业就可赚取利益,但现在需要企业具备极高的市场精准度和专业度,要想进入元谋市场,就得有“特别”的品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