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号四明狂客,唐朝著名诗人、书法家、官员。贺知章的儿子贺孚,名字是唐玄宗起的。 ![]() 贺知章才名早著,神龙年间便已名动京城。武则天证圣元年,贺知章考中进士,初授国子监四门博士,累迁至礼部尚书。贺知章喜欢饮酒,晚年时曾经在紫极宫遇见李白,并称赞李白是谪仙人。贺知章擅长书法,尤其精通草书和隶书。与当时的书法大家张旭齐名,时人称他们为「贺张」。南宋学者施宿在其编写的《嘉泰会稽志》提到「凡人家厅馆好墙壁及屏障,忽忘机兴发,落笔数行,如虫篆飞走,虽古之张、索不如也。」大意是,当时贺、张二人非常知名,所到之处,人们会备好笔墨纸砚,让他们留下墨宝。 本文选取贺知章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家乡的儿童看见我,都不认识我。 笑着问我:您是从哪里过来的啊? 点评:贺知章告老返乡时,已经年逾八十。除了家乡的老人们对他还有记忆,家乡的孩子们都不认识他,把他误认为是远方来客。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只有门前镜湖的碧水, 春风下还是旧时模样。 点评:「镜湖」位于浙江绍兴会稽山北麓,在贺知章老家旁边。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出来的? 二月的春风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点评: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把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表达得淋漓尽致。实乃千古佳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已经离开家乡很多年了, 回家后才感觉变化太多。 点评:唐玄宗天宝三年,贺知章致仕返回老家。那一年,他已经八十六岁了。从他考中进士算起,已经过去五十年了。年华易逝,沧海桑田,诗人返回家乡感慨万千。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高高的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新叶。 轻轻飘动的柳条,像绿色的丝带。 点评: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绎曾言「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因持荐君子,愿袭芙蓉裳。」萧绎笔下的姑娘貌美如玉,嫁给了汝南王元悦。此处的「碧玉」指的是春天嫩绿的柳叶。 ![]()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今天不会因买酒而发愁了, 我口袋里装满了买酒的钱。 点评:贺知章喜欢饮酒。据《新唐书·李白传》记载,贺知章与李白、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人号称「醉中八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里把贺知章列为第一仙「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李白为第六仙「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为第七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不要说春天结束了,花草就要凋谢完。 还有人在水流之中采摘菱叶和荷叶呢。 点评:「莫言」即不要说的意思。「芰荷」即菱角和荷花。两角的叫作菱,四角的叫作芰。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我与主人素不相识, 来此只为观赏林泉。 点评:出自《题袁氏别业》。贺知章是当时知名的书法家、诗人。别人知道贺知章要来,定会备好笔墨纸砚,盛情邀请他题诗留念。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会稽山雾气散了,山体和草木都显露出来。 如镜子的水面上,没有风却起了涟漪水波。 点评:「镜水」即贺知章老家的镜湖。镜湖有百十个小湖组成,因为落差的原因,所以没有风也会水波荡漾。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陇山之云一半晴,一半雨; 边地早寒,草已经枯黄了。 点评:出自《送人之军》。贺知章写诗,送别长子贺曾从军边塞。此二句写边塞环境奇特,天气寒冷。贺曾后来官至会稽郡司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