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扫黑风暴》是一部教育片,“套路贷”背后的那些“套路”

 张大匆 2022-05-06 发布于浙江

要说当下最热门的电视剧,《扫黑风暴》必定当仁不让。

不管是猫眼还是灯塔,亦或者豆瓣、知乎,该剧热度都是稳居第一位。

《扫黑风暴》能成为一部现象级热剧的因素有很多,剧本精良、老戏骨飙戏、全员狠人.....

不管是匆匆一面的配角,还是重点刻画的主角,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极为丰满。

手眼通天,派出所所长都要看其脸色的高明远;与胡笑伟沆瀣一气,坑害徐英子姐弟的孙兴;

为给丈夫讨回公道,十四年坚持揭发检举的薛梅......

正派和反派,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如果电视剧的类型、电影的质感,满足了众多网友挑剔的胃口。

那么把黑社会团伙经常涉及到的“套路贷”“美丽贷”“校园贷”这些违法行为摆在台面上,就大大超出了网友预期。

当然,有赞赏就有质疑。

很多网友吐槽,江疏影扮演的黄希这个角色太“多余”。

其实,黄希在“套路贷”“校园贷”这些敏感话题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是都被网友给忽略了。

《扫黑风暴》中,有太多花季少女因掉入黑社会的“美丽”陷阱,而迫不得已去会所打工还债。

小敏,就是其中之一。

上大学时,小敏想去做微整形手术,遭到了父母反对。

一心想变漂亮的她,偷偷去借了“美丽贷”。

小敏能考上大学,起码证明人不傻,她是评估过自己的还贷能力之后才去的。

可做完手术还钱时,却发现怎么都还不清。

原来,她计算利息的方式跟借贷人的计算方式不同。

简单来说,她被骗了。

没钱怎么办?

暴力催讨、频繁骚扰。

没其他办法的小敏,只好去了夜总会做三陪,还被拍了不雅照。

从那以后,小敏就一直被这伙人牢牢控制在手里。

在剧中,从放贷、收款到夜总会,全部都掌握在孙兴一人手中。

犯罪团伙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一环扣一环。

一旦有人上钩,在签字的那一刻,她后面的人生就已经不属于她自己了。

即使真的有能力还钱,犯罪团伙也会用各种手段阻止按时还款,这样在利滚利的无限加持下,就算家里有矿,也根本还不起。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小敏在夜总会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完全适应了这种生活。

当她听到美丽贷窝点被端了时,表现出的不是看到救命稻草般的惊喜,反而是“就知道抓虾米,大鱼一条都抓不住”的抱怨。

这就意味着小敏已经知道了“美丽贷”背后的利益链。

所以即使贷款的地方被警察端掉,她仍然不敢逃离上班的会所。

相比照片的威胁,孙兴背后的势力才是真正让小敏害怕的。

而且长期在那种纸醉迷金的环境中浸染,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呢?

自甘堕落,成了小敏逃避的方式。

如果剧中的小敏是因爱美被骗,那么现实中的“美丽贷”却有着百般面貌,让人防不胜防。

小张是一名00后,毕业后在某平台找到一份女主播的工作。

招聘信息中提到的不菲的收入”“明星梦打动了小张。

可面试时,公司老板以小张外貌不达标为由,让她先做一个微整形手术。

被高薪冲昏头脑的小张决定赌一把,最后签了数万元的贷款。

做完手术后,小张等来的却是公司老板的人间蒸发以及堪比高利贷利息的贷款。

而之前许诺的零息”“零本金都只是引她入套的诱饵罢了。

除此之外,《扫黑风暴》中逼迫年轻女孩卖淫的情节,同样取材于真实案例。

一些不法人员开辟了模特培训、整容贷款、坐台陪酒一条龙的产业链,现实中有太多女孩被骗入其中无法脱身。

剧中小敏,就是这些女孩的代表。

不法分子为了谋取利益而弄出的不法贷款成了祸害年轻人的毒瘤,所以今年6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关于规范医疗美容相关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倡议》,用来规范金融机构和医美机构。

但这样远远不够,提高个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诈骗意识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有网友说江疏影扮演的记者戏份有些多余,好似完全是为了跟张艺兴谈恋爱存在的。

黄希这个角色其实很有现实意义。

她以记者的视角暗访采集素材,揭露非法借贷的真实面目,并以此为基础制作出相关警示栏目。

这个栏目,实际上都是给屏幕前的观众看的。

如果《扫黑风暴》只是把“套路贷”当成一个可有可无的背景,那么在观众的视角里根本不会重视这件事。

编剧独具匠心的把提醒和风险加入到剧情中,让观众潜移默化中吸收到这些知识。

当网友们在不断吐槽江疏影的戏份多余时,相关信息却已经记在了心里,也就达到了宣传防诈骗的作用。

所以,黄希这个角色不是没有作用,只是大家没有意识到她发挥了作用。

点个“关注”,鼓励鼓励。(。・`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