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书协顾问言恭达:书法家对文化要有敬畏之心,批评不是谩骂

 文山书院 2022-05-06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中书协顾问言恭达:书法家对文化要有敬畏之心,批评不是谩骂

当前,中国书法经过几十年的繁荣之后,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各种流派,各种声音喧嚣其上。一些行为和言论集中表现为缺乏对传统的敬畏之心,缺乏对他人的宽容之心,缺乏对未来方向的正确把握。
....................................................................
对此,中书协顾问、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言恭达指出:书法家对文化要有敬畏,批评要有建设性,而不是相互谩骂。
....................................................................
图片
....................................................................
言恭达说,一个书法家首先要感恩,第二是敬畏,是对传统的敬畏。除了对传统敬畏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对文化的敬畏。第三是博爱,这需要有一种大爱精神,这种大爱精神,因为任何在历史上留下来的经典,都体现了对社会、对民族的一种大爱。
图片

因此,我感觉到中国书法最终成结为人格,表述为国民性,而体现为社会的大爱精神。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人书俱老,老在哪里?不是单纯的自然生长期的老。

第一,你的心理状态不老,不认老。

第二,你本身所理想的、探索的永远不老,一直在前进,当你生命终结的时候还在探索。
图片

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方向。有的书法家、画家,他探索的路子走偏了。好比我从南京要到北京去,结果我向广东方向走,那就完蛋了,越走越远,因此这个方向感非常重要。方向从哪里来呢?从你自己对书法的一种判断而来。

图片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现在我们书法领域批评的多,建设的少,批评甚至有的就是谩骂,骂这个不行,骂那个不好,那么你有没有指出什么东西是好的呢?什么是行的呢?你以为你自己追求的就是好的吗?我看也未必,需要时间来检验。因此我们大量的需要建设,要破更要立。

图片

我就思考我这一代人如何去变,变就是变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会”是开会的会,而不是文汇报的“汇”,开会的“会”实际上是一种化学反应,是聚合地变化。而汇集的“汇”是以各种流派的形式放在一起。现在情况很多啊,把书法各种书体硬生生地揉在一起,有些人认为我这是创新了。

图片
这种把书法各种书体硬生生地揉在一起的方式,看起来形式是变了,其实内在一点都没有变,还是很陈旧的东西。因此要通会之际,才能人书俱老,要好好地去研究这个问题。
....................................................................
中书协顾问言恭达说书法家对文化要有敬畏,批评要有建设性,而不是相互谩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